一年級上冊數學加法教案(通用9篇)
一年級上冊數學加法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經歷整理加法表的活動,初步了解算式之間的聯系,提高20以內數的加法計算正確率。
2、 在觀察、交流等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學重點 能熟練計算20以內數的加法。
教學難點 能夠通過觀察思考,在加法表中找規律。
教學方法 嘗試指導,效果回授教學法
教具準備口算卡片、20以內進位加法表
教學活動設計 修訂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20以內的所有加法,今天我們和以前一樣,系統的整理我們學過的所有20以內的進位加法算式。整理成20以內的進位加法表。你們有信心嗎?
(設計意圖:明確要學習的內容,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為小組合作學習創設良好的氛圍。)
二、探究新知:
1.整理加法表。
師:先在小組內把學過的20以內的進位加法算式寫在卡片上,注意寫得越完整越好。(學生在小組內共同討論寫卡片。)
師:想一想先確定一個標準,按什么分類整理呢?
學生可能會說:
?找出得數是11的加法算式排成一排。
?找出得數是12的算式排成一排。
?有些加法算式里面都有9等。
通過再次引導整理加法表時,引導學生明確整理的依據和標準,并給出部分例子做參考,降低教學難度,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如:學生會發現:
第一行兩個數相加都是11。
師:想一想第二行的算式呢?
?第二行兩個數相加都是12。往下寫8+4、7+5……
師:你還有那些發現?
師:你明白同學們說的意思了嗎?請和同桌合作,一起仿照上面同學的發現開始整理,完成課本P87的表格吧!(教師巡視指導小組活動,關注學生的合作。 )
組織交流展示各小組合作探究的結果。
2.再次探索規律。
師:下面請同學們看加法表(出示加法表),我們再來仔細看看從中我們都發現了哪些規律?
設計意圖:表中算式的排列有明顯的規律,也有隱含的規律,通過學生的觀察、思考,歸納、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梳理能力。
三、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今天你們的表現很出色,學會了整理20以內進位加法算式,而且還有很多有趣的發現,找到了很多藏起來的秘密,請和更多的朋友分享你的發現和快樂。
板書設計 做個加法表
把加法表填完整。
作業設計 做個加法表
課后反思
一年級上冊數學加法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和是8的加法和相應減法的計算方法。
2、在觀察與合作交流中逐步培養比較、聯想的能力和創新的意識,體現思維的靈活性。
3、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逐步發展數學思考的能力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4、在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在觀察思考、合作交流的活動中,掌握和是8的加法及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能聯系實際解決簡單的問題。
三、教學難點:
理解算式的含義和認識加減法算式之間的關系。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
五、教學過程:
(一)引人。
1、小朋友們,炎熱的夏天剛剛過去,夏天里你們最喜歡干什么?(游泳)
每次游泳時,你有沒有發現或想到這里面的數學問題呢?今天,我們一起再到游泳池邊去看一看。(多媒體展示游泳池圖)
2、現在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這個畫面,四人一個小組,互相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二)展開。
1、自主探究新知。
(1)在小組內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試著列出算式。
(2)小組交流后集體反饋。剛才小朋友們都提出了什么問題?能說給大家聽聽嗎?學生匯報。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①游泳池里有5個小朋友,游泳池邊有3個小朋友,一共有幾個小朋友?
②游泳池邊有3個小朋友,游泳池里有5個小朋友,一共有幾個小朋友?
③游泳館里有8個小朋友,游泳池里有5個小朋友,游泳池邊有兒個小朋友?
④游泳館里有8個小朋友,游泳池邊有3個小朋友,游泳池里有幾個小朋友?
⑤游泳館里有3個小女孩,5個小男孩,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以及相關的其他問題。
⑥游泳館里有1個戴帽子的,7個沒戴帽子的,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以及相關的其他問題。
⑦游泳館里有6個沒帶游泳圈的,有2個帶游泳圈的,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以及相關的其他問題。
提問:你能根據自己提的問題列出算式嗎?教師適時板書:
5+3=8 2+6=8 7+1=8 3+5=8 6+2=8 1+7=8
8-3=5 8-2=6 8-1=7 8-5=3 8-6=2 8-7=1
(3)引導觀察。
5+3=8 2+6=8 7+1=8 3+5=8 6+2=8 1+7=8看看這些算式,你有什么想法嗎?(先在小組內說一說,再集體交流)
(4)再次引導觀察。
由同一幅圖列出四道算式。看看這四道算式,你有什么想法嗎?(先在小組內說一說,再集體交流)
(5)“試一試”。
小朋友真了不起!根據一幅圖就列出這么多算式。你們瞧,小白兔為獎勵大家正背著簍子給大家拔蘿呢!(多媒體展示)
①觀察交流圖意,提出問題后獨立填寫算式及得數。
②交流評價:說出所列算式表示的意思和計算的想法。
2、鞏固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題。小朋友們表現得真不錯,下面我們再去玩具店逛一逛。
①學生觀察圖(多媒體展示),根據圖意列出算式。
②交流評價:結合圖意,說出算式的含義,思考為什么第二幅圖只列出了兩道算式。
(2)“想想做做”第2題。
今天,小熊可能遇到困難了。因為今天是小熊的生日,媽媽答應它去公園玩,但它必須找出這樣兩張數字卡片,使得它們相加等于8,看它多著急。我們幫幫它好嗎?
①同桌學生出示卡片操作,請兩名同學板演。
②交流評價。
(3)小熊終于可以去公園了,阿姨給小熊一張特殊的門票,完成上面的題還有禮物。
①出示“想想做做”第3題。
②獨立完成。
③交流評價。
(4)大家可真聰明,阿姨為小熊準備了一些鞭炮,為小熊祝賀生引用卡片逐題出示“想想做做”第4題,指名口答。如答對,其余學生發"澎、啪"聲;如答錯,則發"噬"聲。
(5)放完鞭炮,我們跟著小熊到處走一走吧!看,小熊遇見誰了?
①出示"想想做做"第5題。
②學生討論圖意,獨立列式。
③交流:結合圖意,說算式的意思。
一年級上冊數學加法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2~73頁的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2、初步感悟加減法之間的聯系,初步了解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
3、經歷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感悟同一道加法或減法有不同的計算方法。
4、計算方法的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從中產生主動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小棒、計數器、口算題卡。學生準備小棒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數數。
2、師:小朋友,請你算一算。(課件出示)抽生口答
3+2=
5-2=
10+7=
10+9=
師:同學們真棒!下面再來看一道題。(課件出示:13)
師:在13這個數里面,3在什么位上?
生:3在個位上。
師:個位上的3表示什么?
生:表示3個一
師: 那1在什么位上?
生:1在十位上位。
師:十位上的1表示什么?
生:表示1個十。
3、師:今天我們就用以前學的舊知識來學習新知識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學例1
師:小紅到商店里去買鉛筆,她先買了13枝鉛筆,又買了2只鉛筆。小紅一共有多少枝鉛筆?(課件演示買鉛筆圖)
師:你能列出算式嗎?
生:13+2= (板書:13+2= )
1、擺小棒
師:那13+2等于多少呢?我們用小棒代替鉛筆擺一擺。請同學們先拿出13根小棒擺在桌子上,再擺2根小棒,合起來是多少根呢? (15根)
師:(課件演示擺小棒)我先擺13根小棒,再擺2根小棒。老師想知道是把2根小棒加在3根小棒里呢,還是加在一捆里?
生:加在3根小棒里。
師:為什么要把2根小棒加在3根小棒里呢?
師引生:3根小棒表示3個一,2根小棒表示2個一。合起來就是5個一。 再加上一捆小棒,一共就是15。
2、計數器
師:除了擺小棒,我們還可以用計數器算13+2。誰會撥算珠?(抽生上臺)
先撥13, 再加2。 這2顆算珠是加在個位上還是十位上?
生:個位 為什么要加在個位上?
生:2表示2個一。(生撥珠) 13+2=15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剛才小朋友撥算珠的過程。(課件演示撥算珠)先撥13, 還要加2顆算珠。這2顆算珠該加在哪位上呢?
生:個位 為什么要加在個位上?
生:2表示2個一。
師:就是個位對齊個位加。 現在個位上是5,十位上是1,合起來就是15。不管是擺小棒還是撥算珠,都要個位對齊個位加。(板書)
3、口算
師:如果不用小棒和計數器,你還有什么方法算 13+2=?呢?
生:我們是從13起接著數2個數:14,15。 (板書:接著數)
生:3+2=5,10+5=15
4、練習(課件出示: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抽生口答說算法
14+2=
13+4=
13+6=
12+6=
5、介紹加法各部分名稱
師:在加法算式里,每一部分都有他自己的名字,你知道嗎? (板書:加數、加數、和)
(二)教學例2
師:小紅買了15枝鉛筆,送了2枝給明明。小紅還剩多少枝鉛筆?(課件演示送鉛筆圖)
師:你能列出算式嗎?
生:15-2= (板書:15-2= )
師:那15-2=等于多少呢?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
1、擺小棒
哪些小朋友是用擺小棒的方法算的?
師:(課件演示擺小棒)我先擺15根小棒,再拿走2根小棒,你是從5根小棒里拿出的2根,還是一捆里拿出2根小棒?
生:從5根小棒里。
師:為什么要從5根小棒里拿出的2根呢?
師引生:5根小棒表示5個一,拿出2個一。等于3個一 現在還剩下多少根小棒? (13根)
2、計數器
師:誰會用計數器算15-2= ?(抽生上臺邊撥邊說) 先撥15, 再減去2。 是從哪位上減去2顆算珠?
生:個位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剛才小朋友撥算珠的過程。(課件演示撥算珠)先撥15,再減去2 。從哪位上減去2顆算珠?
生:個位為什么要從個位上減去2?
生:2表示2個一。 等于13。
師:說明我們做減法的時候也要注意個位對齊個位減。和剛才個位對齊個位加和起來,我們可以這樣說個位對齊個位加、減(板書)
3、口算
師:做減法的時候也要注意個位對齊個位減。
生:5-2=3,10+3=13
生:13+2=15,15-2=13 (板書:想加法,做減法)
生:我們是從15起倒著數2個數:14,13。(板書:倒著數)
4、鞏固練習(課件出示: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抽生口答說算法
18-4= 17-5=
5、介紹減法各部分名稱
師:在減法算式里,每一部分也有他自己的名字,想知道嗎? (板書:被減數、減數、差)
三、課堂作業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
師:在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個位對齊個位加、減)
1、看圖填數。(課件出示:教材74頁練習九第1題)
2、計算。(小黑板出示:教材74頁練習九第2題)
12+5=
8+11=
16+2=
17-4=
7+10=
13+6=
16-5=
20-10=
3、看圖填算式。
一年級上冊數學加法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經歷探索8加幾的計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計算8加幾的加法。
2、 能運用所學的知識,提出并解決相應的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掌握8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不同的“湊十”方法。
教學方法 問題探究
教具準備CAI課件,小棒。
教學活動設計 修訂
一、游戲導入
師:我們來做一做找朋友的游戲,老師問你們答。9的好朋友是幾?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還記得春姑娘來了,萬物都睜開了眼睛,冰雪融化了,柳樹發芽了,動物們樂了,這種景色美嗎?
師:為了讓天更藍,水更綠,人們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這一天人們都要種很多很多的樹綠化我們的環境,學校也為了保護環境,使小朋友有更好的學習氛圍,淘氣他們在校園里開展了植樹活動,這是他們一年級兩個班的植樹情況:[出示課件] 先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
數一數一班種了幾棵樹?
師:我們再來看看二班種了幾棵樹?
師:從圖中你都知道哪些數學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
三 、探索新知
1、師:我們來一起解決“兩個班一共植了多少棵?”
想一想,你是如何列式呢?
生:8+6或6+8
2、師:請同學們先試著做一做,可以把我們的好朋友小棒找來幫忙,用它來幫一幫。
師:把你認為好的想法說給小組的同學們聽聽吧!
3、 全班交流8+6你是怎樣算的?
誰來展示一下你們小組的方法?
小組討論交流,尋找最優計算方法。
4、觀察這兩個算式,看看它們有什么共同點?這兩種方法你覺得哪個計算更簡便呢?
5、試一試8+8=7+8=8+4=5+8=
6、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學會8+幾的加法,在計算時,我們往往看大數,分小數,先湊十,在計算,這樣計算起來更簡便。
四、鞏固練習
1、圈一圈,算一算。
讀圖,動手圈一圈,如:先把10個圈在一起,再計算出結果。
2、指導完成練一練。
第1題:通過擺一擺,結合數學模型來鞏固“湊十”法。
第2題:通過圈一圈,算一算,體會“湊十”的過程,鞏固“湊十”的計算方法。
第3題:結合圖進一步鞏固進位加法。
第5題:通過連一連來鞏固進位加法。
第6題目的:結合生活實際問題,運用進位加法來解決問題。
五、在這節課有哪些收獲?請一位小朋友給大家說一說。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
板書設計 有幾棵樹(8加幾)
8 + 6 = 14 8 + 6 = 14
作業設計 練一練 P82 第4題。
課后反思
一年級上冊數學加法教案 篇5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有:20以內的進位加法、解決問題。
20以內的進位加法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運用,并且它是20以內退位減法和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這部分內容是進一步學習數學必須練好的基本功之一。而用加法解決問題,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既有利于學生進一步領會加法的含義,又可以為發現和解決稍復雜的問題打下基礎。
本單元教材的編排遵循兒童認知發展的基本規律;突出了“湊十”的計算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突出了一般步驟和策略;滲透了集合、函數、統計等數學思想。
備內容
9加幾(1課時)→9加幾的計算方法
8、7、6加幾(1課時)→8、7、6加幾的計算方法
20以內的進位加法
解決問題(一)(1課時)→從不同角度尋找信息解決問題
5、4、3、2加幾(1課時)→5、4、3、2加幾的計算方法
解決問題(二)(1課時)→運用畫圖的策略解決“逆向”的加法問題
備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本計算方法,即“拆數湊十法”。
2、能熟練運用“湊十法”準確口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
3、掌握用加法求總數的解題方法。
過程與方法
1、經歷探索20以內進位加法計算方法的過程,通過觀察、操作、比較、分析和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數學思考的能力,增強與同伴合作的意識。
2、在交流不同算法的過程中,感受算法多樣化,初步培養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
3、使學生經歷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積累一些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經驗,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觀察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操作、討論、交流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學習興趣,使學生想學、樂學、會學。
備重難點
重點
1、學會用“湊十法”口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
2、學會用加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難點
1、正確、熟練地“拆數”。
2、能從不同角度尋找信息解決問題。
一年級上冊數學加法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4頁的例,第44~45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和是6、7的加法算式。
2、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認識和理解加法的含義,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發展初步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簡單的函數的思想。
教學重點: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認識和理解加法的含義,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發展初步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簡單的函數的思想。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
在所有的數字娃娃中,6和7是最要好的兄弟。有一天,他們卻吵起來了,6說:“兩個數相加,和是6的算式比和7的算式多。”7說:“不對,不對,兩個數相加,和是7的算式比較多。”小朋友,你認為誰說得對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和是6、7的加法。(出示課題:和是6、7的加法)
二、自主探索,體會領悟
1、操作學具
請小朋友拿出學具來擺一擺,看看能寫出幾個和是6、7的加法算式,填在下表里。再比一比,到底誰的加法算式多?
2、教學例1
電腦演示學生植樹的動畫,讓學生說說動畫的意思。
提問:要算一共有幾個小朋友,可以怎樣列式?
質疑:為什么同一幅圖可以列出兩道不同的算式,而得數卻相同?
教師左手拿2支筆站在學生中,分別叫前后的學生列算式,得到不同的算式。(2+5=7,5+2=7)
提問:從這兩道題中你發現了什么?
3、教學例2
電腦出示例2圖:3個青辣椒,4個紅辣椒,再出示括線和問號,告訴學生:這是括線和問號。
讓學生猜括線和問號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請學生互相說一說整個圖的意思,再指名說。
4、“想想做做”第2題——說一說
讓同桌學生說一說圖畫的意思,再指名說,然后把算式寫在書上。
5、小結
剛才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提問:黑板上的算式有點亂,誰來整理一下?說一說為什么這樣整理。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敘述:小朋友表現很好,老師帶你們到動物世界去輕松一下,好不好?(完成“想想做做”第3~5題)
四、小結與質疑
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問題或新的想法嗎?
六、 教學后:1 學生基本上能掌握本節課的內容。
2 學會通過數的分合來學習新知識。
3 對于利用加法求減法,還有一部分學生不能利用。
4 計算的時間太長,有一部分學生不能快的反應出來
一年級上冊數學加法教案 篇7
課題:
加法的驗算
教學目標
1.掌握加法驗算的方法.
2.培養加法驗算的靈活性,提高計算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驗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加法驗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在原豎式進行驗算的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口算卡片等.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投影片)
4+9 9+4 7+8 6+9 3+7 40+10+10
30+70+10 50+60+10 800+500+100 200+300+100
2.堅式計算例3:809+3764
3.豎式計算,把例3中兩個加數調換位置相加.
4.計算下面各題,然后再調換兩個加數位置相加,從中發現什么?
使學生明確:調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5.同桌同學編題練習,說一說這樣做有什么好處.
使學生明確:用調換加數的位置再加一遍計算,可以知道原來計算得對不對.
教師說明:為了使我們知道計算是否正確,就需要檢驗.我們可以調換加數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進行驗算,如果兩次計算結果一樣,說明我們計算的正確,這種方法在數學上叫做驗算.板書:加法的驗算.
今后我們進行加法計算時,要用這種方法進行驗算,養成好習慣,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4
(1)出示例4.
(2)教師板書豎式,并注意鞏固計算法則.
(3)提問:要檢驗加法算得對不對,怎樣驗算呢?(啟發學生說出驗算方法.)
(4)要求學生根據上面的結論調換加數位置并列出豎式計算.(一人板演,全班齊練.)
(5)引導學生比較兩次運算的結果.指出:如果兩次運算的結果相同,說明計算正確;如果兩次結果不同,則需要重新計算一遍.
在驗算時,要注意調換加數位置后,一定要重新算,不能照抄前次的結果.
2.認識用原式進行驗算的方法.
(1)向學生指出:在題目沒有要求驗算時,可以利用原來的豎式把每位上的數從下往上再加一遍,看得數與計算出的答案是否相等.
(2)教師口述利用原豎式從下往上的驗算方法.
3.教師小結加法的'驗算方法及要求.
驗算加法,可以用調換加數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檢驗,也可以利用原來豎式從下往上加一遍的方法檢驗.
做練習的時候,要養成驗算的好習慣.題目要求驗算的,要寫出驗算的豎式;沒有要求驗算的,就用原來的豎式驗算.
4.反饋練習.
計算下面各題,并驗算.
(三)全課小結
教師明確:今后做練習時,要養成驗算的好習慣.題目里要求驗算的,要寫出驗算的豎式;沒有要求驗算的,要自覺地驗算,可以在原豎式上驗算.
隨堂練習
1.新華書店運來一批故事書,賣了326本,還剩547本,運來了多少本?
2.學校體育組購進27個足球,購進的小皮球比足球多135個,購進小皮球多少個?
3.填空.
4.在下面的方格中填上合適的數.
5.在下面同樣的圖形中,填上同樣的數字.
布置作業
1.用原來的豎式檢驗下面各題,把做錯的改正過來.
2.新華書店運來一批《十萬個為什么》,賣了247本,還剩103本.運來了多少本?
一年級上冊數學加法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理解加法的含義,認識“+”。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能正確計算5以內數的加法。
二、加法的含義:
可以用小棒等學具代替氣球,動手操作,感知合并的過程,理解加法的意義。
加號“+”表示合起來的意思。感知加法的含義:把兩部分合在一起的意思,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計算。仔細觀察上圖,小丑一共有多少個氣球?
求3個紅氣球和1個綠氣球放在一起一共有多少個氣球,就是把兩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計算。●●●+●=●●●●,可以看出來3個和1個合起來是4個。
3.列加法算式。
把3和1合起來,用符號“+”連接,算式與合在一起的結果用“=”連接。
根據題意寫成加法算式為:3+1=4,讀作:3加1等于4。
三、加法的計算方法
有幾只小松鼠在樹上玩耍,它們有的在吃松子,有的在樹枝間跳來跳去。那樹上一共有幾只松鼠呢?
1.理解題意:樹上有3只松鼠,又跑來2只,求一共有幾只松鼠。用一個●表示一只松鼠,試著畫一畫,●●●+●●=●●●●●,即3+2=5。
2.探究3+2的計算方法
⑴方法一:點數法。用點數法計算就是按順序一只一只地數出松鼠的只數。
一只一只地數出松鼠的數量:1、2、3、4、5,一共5只。所以3+2=5。
⑵方法二:接著數。用接著數計算就是在原有松鼠只數的基礎上接著往下數,數到幾,一共就有幾只。
樹上原來有3只松鼠,那我們就從3后面接著數:4、5,一共5只。所以3+2=5。
⑶方法三:用數的合成計算。利用數的合成計算,幾和幾組成一個數,幾加幾就等于這個數。3和2合起來可以組成5,所以:3+2=5
四、看圖計算:
1.“︸”叫大括號,是“合起來”的一種圖示表達方式。把左右兩邊的物體
起來,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計算。
2.看圖列加法算式時,直接把圖中左、右(上、下)兩部分的個數相加即可。兩個數相加時,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最后的計算結果不變。
一年級上冊數學加法教案 篇9
課題 有幾只小鳥
(7、6、5加幾的`進位加法) 課型 新授課
教學目標
1、 結合具體的操作活動,進一步探索7,6,5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2、 能正確計算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
3、 能運用進位加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到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能正確計算7加幾、6加幾、5加幾、4加幾、3加幾,掌握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遷移能力,會舉一反三。
教學方法 嘗試指導法。
教具準備CAI課件,小棒
教學活動設計 修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在一片美麗的大森林里,有一棵很大很大的樹,樹上有9只小鳥,瞧!又飛來了6只,現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鳥呢?誰能算出來?
生 :(回答算式,并說說計算方法。)
(2)如果樹上有8只小鳥,又飛來6只,一共有多少只呢?這次誰又會算?(學生根據創設的故事情境,繼續思考并回答。)
(3)請你們繼續接受挑戰:如果樹上有7只小鳥,又飛來6只呢?怎么提問?怎樣計算?
(4)小結:今天我們將用前幾天學習的計算方法繼續學習7、6、5、4、3加幾。(板書課題)
二、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1、共同學習7+6.
(1)同桌之間動手擺小棒,說一說可以怎樣想?
(2)指名匯報。(指名到講臺前,邊操作邊講解,師點撥)
(3)根據學生回答,師相應板書。
2、做一做,說一說。
(能看懂多種形式的操作活動闡釋出的算理。)
3、圈一圈,算一算。
進一步體會“湊十”的策略和計算過程。
4、 想一想,填一填。
( 意圖:(1)鞏固學生的計算技能;(2)通過計算,觀察、繼續填寫算式,引導學生發現算式之間的規律)。
四、 鞏固練習,加深體驗。
指導學生完成練一練習題。
(教師放手,讓學生大膽嘗試,獨立探究,開拓思維。)
如: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交流,你是怎樣圈的?那種方法最簡便?說一說你是怎樣快速做完的,有什么巧辦法?你還發現了什么規律?)
五、 課堂小結,優化算法。
今天我們發現可以用很多種方法來計算7、6、5、4、3、2加幾,你能說一說這些方法嗎?你覺得那種方法簡便就用哪種方法來計算。
板書設計 有幾只小鳥(7、6、5、4、3加幾)
7 + 6 = 13 7 + 6 = 13
作業設計 P84 第3題。
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