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學反思 > 數學教學反思 > 在快樂和分享中學習數學—《對稱》的教學片段及反思(精選5篇)

在快樂和分享中學習數學—《對稱》的教學片段及反思

發布時間:2023-07-27

在快樂和分享中學習數學—《對稱》的教學片段及反思(精選5篇)

在快樂和分享中學習數學—《對稱》的教學片段及反思 篇1

  背景與導讀

  《對稱》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觀察物體》第2課時的內容。教材主要借助生活中的實例和學生操作活動判斷哪些物體是對稱的,找出對稱軸,并初步地、直觀地了解軸對稱圖形的性質。

  一節成功的課堂教學,不僅是要讓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創造一種和諧愉悅的氣氛,讓學生能夠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并主動地去探求知識,發展思維。因此,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中,我力圖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反映和體現《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

  1. 從興趣入手,以興趣為先導,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童話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在情境中發現數學信息,找出數學規律。

  2. 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3. 通過大量的動手操作,如拼一拼、畫一畫、折一折等,使學生通過大量的感性經驗形成表象,進一步體會軸對稱的含義,變“學”數學為“做”數學,提高動手實踐能力,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4. 讓學生學會評價他人,評價自己,喚醒學生自我許價的意識,讓學生建立自信,超越自我。

  片段與反思

  [片段一]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今天春光明媚,森林藝術學校的小動物們就要出國演出了。同學們,你們想不想認識一下這些為國爭光的小藝術家們呢?

  生:想!

  師:看,它們來了!

  (教師一邊說,一邊演示課件;學生一邊看課件,一邊說……)

  師:看看,這些小動物藝術家們多可愛呀!同學們,請仔細觀察,每個小動物藝術家面部的左右兩部分,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能把它找出來嗎?

  生1:小動物面部兩邊的大小是一樣的。

  生2:小動物面部圖形的左邊和右邊是相同的。

  師:你怎么知道它們面部左邊和右邊的大小是一樣的,形狀是相同的呢?

  生:我是看出來的。

  師:還有別的辦法嗎?

  生:把小動物對折起來,看它的左右兩邊重不重合。

  師:同學們真聰明!現在老師就用對折的方法來驗證一下,看看它們面部的左右兩邊真是一樣的嗎?

  (課件演示,在動物們的中間出現對稱軸,對稱軸兩邊的大小和形狀是一模一樣的。)

  師:老師把這些小動物沿著這條直線對折,對折后兩邊完全一樣,這樣的圖形我們叫它為對稱圖形,中間的這條直線就叫做這個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課件演示:圖形對折后完全重合的全過程。)

  師:其實這種對稱現象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有許許多多,比如:

  師:你們還能舉出一些特點和上面一樣的對稱圖形嗎?

  生l:我們教室黑板的形狀是對稱的。

  生2:我們家吃飯用的方桌是對稱的。

  生3:我家用的多用插座左右兩邊是對稱的。

  生4:我家桌子上的像框是對稱的。

  [反思]

  用學生喜歡的小動物導入,從學生年齡特點出發,選取學生感興趣的素材,伴隨著優美的音樂,讓學生在熟悉、親切的背景素材中,充分發揮聽覺、視覺的作用,自然地找出規律,體會對稱的特點。創設這樣的情境,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有利于使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課件的動態演示,貼近了生活的實際,把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數學學習緊密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生活中找數學,在生活中學數學。

  [片斷二] 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師:請同學們找一找,下面每一類圖形中的哪些圖形是對稱圖形?哪些不是?并說出為什么。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商量,愿意選擇哪一類就選擇哪一類。)

  數字類:

  0  5  9  8  4  707  9779  10000

  〔評析者語:這里用多位數作為對稱圖形的判斷不太合適,建議改用0~9這10個數字,讓學生找一找數字中的對稱圖形。〕

  圖形類:

  國旗類:

  標志類:

  魚  類:

  生活用品類:

  昆蟲類

  (各組選派代表在全班作交流,組間互評,獎智慧星以示鼓勵。)

  組1:老師,我們組選擇的是生活用品類,我們組認為牙刷、剪刀、酒柜是對稱圖形。

  師:有沒有和他們意見不一樣的同學?

  生1:酒柜不是對稱圖形,因為酒柜右邊有4個酒杯,左邊沒有。

  生2:我看酒柜的形狀是對稱的,它里面放的東西不是對稱的。

  師:你們說的都有道理,酒柜的輪廓是對稱的,但里面放的東西一邊有,一邊沒有,所以它不是對稱的。

  〔評析者語:我們所研究的對稱圖形都是平面圖形,即教材中所說的“剪出來的圖形”(厚度忽略不計)。那么這里用實物圖片是否合適?會不會誤導學生?這是值得我們大家思考的。這里的酒柜是用的實物圖片,而不是平面圖形,所以才出現了“你們說的都有道理”的結果,這是不妥的。還有茶壺也是用的實物圖片,如果采用俯視的角度從上往下看,那它又是不是對稱的?另外,折扇的形狀呢?〕

  組2:老師,我們選擇的是昆蟲類,我們組的答案是,四種昆蟲全部是對稱圖形。

  師:那你們組能不能派一個代表來指一指,它們的對稱軸在哪里呢?

  生:它們的對稱軸在這里。(該生到前面指出。)

  師:同學們,他指的對不對?

  生:對!

  師: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對稱圖形,只要看它們對折后是否能夠重合,能夠重合的就是對稱圖形。

  [反思]

  教師挖掘了各種種類的圖案,加強了學科間的滲透,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對數學本身的感受、領悟和欣賞。在學生自主探索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兩個層面的合作交流,第一個層面是組內交流,第二個層面是全班交流。通過交流使學生感受到別人的思維方法和思維過程,以改變自己在認知方式上的單一性,促進其全面發展。同時,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也有助于反思并完善自己的認知方式,從而達到個性發展的目的。讓學生在相互爭論、補充、交流中尋找知識的答案,體會學習的樂趣。

  [片段三] 動手操作,勇于創新。

  師:請同學們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你喜歡的對稱圖形。

  師:同學們,你們拼的對稱圖形很美吧!現在請發揮你們的想象力,在彩紙上畫一個對稱圖形。

  ……

  師:同學們,請拿出你們學具袋中的圖形,折一折,看一看,看哪些圖形是對稱圖形,并畫出他們的對稱軸。

  ……

  師:同學們,你們能不能動手剪一剪,剪出一個對稱圖形呢?

  師:同學們,老師發現有的同學剪得又快又好,能不能告訴大家,你是用什么方法剪得又快又好的呢?

  生1:我剪的是一朵花。我是這樣剪的,先把紙對折,然后畫出花的形狀的一半,再剪下來,打開后就是一朵對稱的花。 生2:我剪的是一個圓形,我是這樣剪的,先把紙對折,剪出圓形的一半,打開后就是一個對稱的圓。

  師:(邊說邊演示課件)這個方法真好!我們剪對稱圖形的時候,就可以用同學們說的這個方法,先把紙對折一下,再在紙的一側畫上要剪的圖形的一半,然后沿著畫的線剪下來,打開后就是一個對稱圖形了。

  師:我們一起來欣賞自己的作品吧!

  (教師把學生的作品依次投影在大屏幕上,和全班同學一起欣賞。)

  [反思]

  通過拼一拼、畫一畫、折一折、剪一剪對稱圖形的活動,力圖讓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開放地去探索、去發現、去再創造,以張揚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學生在整個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對稱圖形的形成,感受對稱圖形的內在美。通過欣賞自己的作品這一活動,使學生在欣賞漂亮圖案的同時與大家分享“創造美”的愉悅,體驗數學的美和創造的美。學生在相互交流和觀摩同學作品的過程中也會受到啟發而獲得一份寶貴的學習資源。

  [片斷四] 自我評價,拓展延伸。

  師:這節課中我們一起欣賞了許多美麗的對稱圖形,而且同學們還親自參與了設計,老師相信每個同學都會有自己的收獲,這節課你認為誰最棒?你對自己滿意嗎?

  ……

  師:通過我們今天的學習,同學們知道了什么是對稱圖形,課后大家可以自己設計或收集一些對稱圖形,來裝點我們的教室,讓我們的教室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反思]

  過去,在人們的心目中教師總是知識的擁有者和主宰者,理所當然地也是教學成果的評價者,而作為評價主體的學生往往被忽視了。這一教學環節,充分體現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喚醒學生自我評價的意識。學生學會了既會欣賞、發現自己,也會欣賞別人、幫助別人,在互相評價中提高了自己,完善了人格,讓學生建立自信,超越自我。

  對稱圖形是這么的有趣,一節課的時間難以滿足學生的興趣與欲望。因此,我布置了一個具有開放性、趣味性、挑戰性的練習,給學生提供了發揮創造力的舞臺空間,使學生的學習活動不局限在課內,而且延伸到課外,讓學生體會到學有所用,用有所樂!

  點評與拓展

  這是一節快樂的數學課!在這節課中——

  學生知識的獲得是輕松的。你看,在美麗的童話情境中,伴隨著優美的音樂,同學每在觀察、比較這些小動物們頭部的特點。隨著你一言、我一語的交流,隨著“對折”的驗證,同學們輕松地知道了什么是對稱,什么樣的圖形是對稱圖形,什么是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并且還能找出生活中的對稱現象。

  學生學習的材料是豐富的。你看,王詠梅老師為了學生能快樂的學習,可謂費盡心機,收集了許多漂亮的圖片,有小動物,有生活中的物品,有數字卡片,有幾何圖形,有各國國旗,還有各種標志、魚類、生活用品和昆蟲,真是琳瑯滿目,豐富多彩。但學生絕不僅是停留在圖片上學“對稱”,他們還聯系生活中的對稱現象,還動手拼、折、剪對稱圖形。如此豐富的“對稱”世界,如此生動的學習活動,怎不叫人“樂在其中”!

  學生創造的作品是美麗的。你看,一塊塊七巧板在桌面上移動著,一會兒,它們變成了美麗的對稱圖形;一把把小剪刀在小手中舞動著,一會兒,從它們的口中飄出了一朵朵美麗的花兒,也許其中還有一朵梅花呢,那是孩子們對王老師的贊賞;一張張稚氣的臉在作品的賞析中綻放出了美麗的笑容,這是我們的創造,這是我們的成果,我們欣賞著作品,我們享受著快樂!

  學生的情感體驗是愉悅的。你看,在“對稱”的世界里,他們觀看著有趣的童話,或聆聽著優美的音樂;他們探索著“對稱”的奧秘,或交流著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他們欣賞著美麗的圖形,或自己創造著“美”;他們互相評價著“誰最棒”,他們對自己表示“最滿意”,他們還想讓自己的教室、自己的生活變的更加絢麗多彩!

  這節課是快樂的,愿我們在新課程的理念下更多地享受快樂吧!

在快樂和分享中學習數學—《對稱》的教學片段及反思 篇2

  一、教學實錄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

  教材簡析:對稱是一種最基本的圖形變換。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對稱性質的事物很多,學生對于對稱現象并不很陌生。本節課按照知識引入──概念教學──知識應用的順序逐步展開的,體現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我先設計了“貼蜻蜓”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又引導學生觀察一組對稱的實物圖(樹葉、松樹、蝴蝶、魚等),分析它們的共同特點,引出“對稱”的概念,然后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剪紙的活動,同學們在觀察、交流、合作的過程中發現了“對稱的秘密”,了解了對稱軸。

  教學目標: 

  1.經歷直觀演示、動手操作的過程,了解對稱現象,并能識別對稱圖形。

  2.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對生活事物及相應圖形的欣賞,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學會欣賞數學美。

  學與教的材料準備:CAI課件、剪刀、彩紙、圖片

  教學過程:

  (一)情景活動、感知對稱 

  1.貼蜻蜓,感知“對稱”

  師:(電腦播放)我們一起來欣賞一幅美麗的畫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在夏日的傍晚,我們經常能見到滿天飛舞的蜻蜓。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兩只蜻蜓的圖片,誰愿意幫我貼一貼?(出示紅、黃兩只蜻蜓圖片)

  (同學們看后大笑).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兩位同學貼的蜻蜓,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生1:黃色的蜻蜓兩邊的翅膀一樣大。

  生2:紅色的蜻蜓翅膀大大小小不一樣,怎么能飛呀?(4個翅膀大小都不一樣)

  師:你說得非常好!怎樣才能讓紅色的蜻蜓飛起來!

  生3:把它兩邊的翅膀換成一樣大就行了。

  師:對!要讓紅蜻蜓飛起來呀,必須要兩邊的翅膀一樣大。(手指著說)今天,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圖片。(先貼一半,再貼另一半)(有:樹葉、蝴蝶、衣服、葫蘆、樹) 

  2.觀察討論、揭示課題師:誰能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生1:我發現老師是一半一半的貼。

  生2:我發現左邊一半和右邊一半同樣大。

  生3:我發現這些圓形兩邊是一樣大的。

  師:大家都說得非常好!象這樣兩邊一樣大的圖形,我們就說他們是對稱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

  對稱[板書]。

  [評析:采用有趣的貼蜻蜓比賽導入,讓學生經歷了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過程,非常巧妙,抓住了學生的心理,讓學生在游戲的活動中體驗、感知對稱,從參與面上看,全班學生都調動起來了,參與熱情也比較高,并且教師很注意順著學生的思維發展,通過學生的釋疑,很自然地引出課題。] 

  (二)動手操作、探究對稱 1.剪一剪,議一議。師:你能試著用剪子剪出一個象這樣對稱的圖形嗎?試試看!(教師巡視、輔導,并貼圖)

  師:請同學們先停下手中的剪刀,我們一起來欣賞這幾幅圖( )你認為哪些圖形是對稱的?哪些不是對稱的?

  生1:我認為1號、2號、3號圖不是對稱的。

  生2:我認為4號圖也不是對稱的。

  生3:我認為5號、6號、7號、8號圖是對稱的。

  師:(指2號圖)你能說說你是怎么剪的嗎?

  生:我這樣用剪子彎了一下。

  師:(指3號圖)你能給大家說說是怎么剪的嗎?

  生:我拿著紙,這樣剪了一下,又剪一下。

  師:噢!原來你們是隨意剪的。看來,這樣是很難剪出對稱的圖形。

  師:我們就請(5號圖形)這位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怎么剪的吧!

  生:我先這樣一折,再用剪子剪。

  師:很好!來,示范一次給大家看。(指6號圖)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

  生:我先對折,然后再剪,就剪出這個圖形了。

  師:真棒!(掌聲)同學們想一想,為什么(5-8號)他們能剪出對稱的圖形,而他們(1-4號)不能呢?秘密在哪兒?

  生齊說:他們沒對折。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你能在這些對稱的圖形中發現什么?

  生1:有一條印。

  生2:有一條線。

  生3:都有折痕。師:對!這個折痕在數學上我們就叫它“對稱軸”。請同學們讀兩遍。師:誰能上來畫畫其它圖形的對稱軸?其余的同學請在自己剪的圖形中畫出對稱軸。 [評析:讓學生剪一剪、議一議,探究出了對稱的秘密。恰當的評價,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關注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更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2.猜一猜,折一折。師:(出示長方形紙片)它是對稱的嗎?猜一猜,它有幾條對稱軸?師:到底有幾條對稱軸?請大家動手折一折,誰能給大家演示一遍。師:對!長方形有2條對稱軸。再猜猜看,正方形有幾條對稱軸? 師:誰能說說圓又有幾條對稱軸?然后動手折折看。生1:有一條。生2:有四條。生3:有十條。生4:有一百條。師:看來,同學們的意見都不一樣,我們請電腦來幫忙。(電腦畫面顯示很多條對稱軸并伴隨著聲音:我也折累了,不想再折了。)師:圓到底有多少條對稱軸?生1:數不清。生2:無數條。師:對!圓形有無數條對稱軸。

  [評析:說出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各有幾條對稱軸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充分讓學生猜一猜,并動手折一折,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學生的潛能和主觀能動性,巧妙地、有效地突破了難點,加深了對對稱知識的體驗和感悟。] 

  (三)拓展運用、強化表象師: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這些圖形是對稱的以外,還有許多物體也是對稱的,你能舉例說一說嗎?(學生舉例有:桌子、椅子、文具盒、橡皮、窗戶、黑板、衣服、飛機、臉、人等等)師:你能指一指人的對稱軸在哪兒嗎?師:誰能指一指書本的對稱軸在哪兒?師:在自然界中,還有很多物體是對稱的,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電腦播放:蝴蝶、蜻蜓、臉譜、小鹿、飛鶴、8.A、北京體育館、艾菲爾鐵塔、民間剪紙等)師:欣賞完美麗的畫面,你們想不想動手剪一剪?發揮你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剪出一個更美麗的圖案!試試看。(在學生動手剪時播放音樂)(學生剪完后自己將作品粘貼在黑板上)師: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剪的象什么?生1:我剪的象窗簾。生2:我剪的象梅花。生3:我剪的象火箭。生4:我剪的象宇宙飛船,我長大了要當宇航員。 ……

  [評析:讓學生感悟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數學廣泛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教師巧妙地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科學”、“藝術”、“建筑”等學科中,注重了學科知識的整合,不僅降低了學生理解上的難度,還使得單調的內容變得豐富多彩,進一步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應用價值。] 

  (四)全課總結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對稱”,這些對稱的圖形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1:很美麗!生2:很好看!生3:很有趣!師:對!這些對稱的圖形是很美,老師送給大家一個“美”字。(貼一個對稱的“美”)

  [總評:這節課采用開放式的課堂教學,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教學中,教師充分給學生創設了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機會,課堂教學通過貼對稱感知___剪對稱探究___拓展對稱___應用對稱的過程使學生在交流和分享探索知識的快樂中,主動學習知識,形成了技能,掌握了數學方法。

  ] 二、課后反思《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結合新課標的精神,回顧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在以下三個方面體現的較為突出: 

  1.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主動學習。生活中有許多的物體(包括建筑物)是對稱的,這樣就很容易找到學生學習這個知識的生長點。因此,在設計這節課時,無論是從導入到探索新知,還是欣賞操作活動,我都注重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人人動手、動腦、動口參與實踐活動,營造出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情境。教學以比賽“貼蜻蜓”導入,我出示兩只紅、黃顏色不同的蜻蜓,讓學生們比賽貼。這樣設計是因為學生對蜻蜓很熟悉,而在貼的過程中,學生發現了紅色的蜻蜓翅膀大大小小不一樣,就笑了起來,紛紛說:“紅蜻蜓怎么能飛起來呢?”這樣也暗示了蜻蜓兩邊的翅膀一樣大才行。貼蜻蜓的活動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探究“對稱”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進行剪紙、折紙,人人經歷剪的過程,發現了只有對折后才能剪出對稱的圖形;而折紙的過程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對稱軸的認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極限思想。 

  2.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對教材進一步的加工處理。在鉆研教材的過程中,我發現教材是按知識引入──概念教學──知識應用的順序逐步展開的。在知識引入這一環節中,我采用了“貼”的方法,在貼的過程中促使學生產生了疑問:為什么紅蜻蜓飛不起來?黃蜻蜓能飛起來呢?在教學“對稱”時,我不是直接教給學生先對折,再剪,而是讓學生在發現“兩邊一樣大”的基礎上,自己隨意去剪。這樣,一部分會剪的同學就對折了,不會剪的同學從他們的演示、介紹中也明白了“必須要對折”,非常輕松地發現了對稱的秘密。

  3.引導學生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去經歷、去體驗,建構自己的數學知識。在探究“對稱”的知識過程中,先讓學生試著剪一剪,然后比較、演示,揭示“對稱”的秘密,然后又通過畫一畫、猜一猜、折一折、舉例等活動,讓學生充分去體驗、去感悟“兩邊大小一樣”。鞏固應用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再創造,學生舉例說出了很多身邊對稱的物體,并指出了它們的對稱軸,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最后一次的剪紙,是學生認識和技能上的提高,他們這一次剪出的圖形很象生活中某些物體的模型,更值得一提的是:有少數同學先對折,然后畫圖、再剪。剪出的這些圖形確實給大家留下了一個很美的印象,整節課在“美”字中結束。

在快樂和分享中學習數學—《對稱》的教學片段及反思 篇3

  【設計意圖】

  對稱的物體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對稱的形式不僅美化著我們的生活,而且蘊含著一定的科學知識。而折印的方法就像一座學習的橋,讓小朋友很容易就能理解對稱的原理。我們力圖通過這種生活中最常見的形象,培養幼兒關注生活,并在生活中學習、思考的習慣。

  【活動目標】

  1.了解、欣賞對稱圖形的美,嘗試制作對稱的藝術作品。

  2.培養幼兒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活動準備】

  1.卡紙、水粉、剪刀等。對稱的物品若干(蝴蝶、橋、風箏、中國結等)。

  2.知識準備:幼兒排練過有對稱動作的舞蹈,進行過有關對稱的親子裁剪活動等。

  3.收集各種圖片,如:蝴蝶、亭子、風箏、小船、寶塔、楓葉、天安門、獎杯、汽車、窗子、古代青銅器、天壇、中國結、窗花、鐵橋、飛機等,并準備好小組學習的資料。(分為六個小組。)

  【活動過程】

  一、玩魔術游戲1.以魔術游戲導入。

  老師在一張對折后有中心軸印的紙上,緊靠著軸線用水粉畫大、小圓兩個,請小朋友看老師玩魔術游戲,對折紙后會出現什么現象。

  2.幼兒討論現象出現的原因。

  師:你知道為什么會這樣嗎?你能變這個魔術嗎?

  3.幼兒嘗試這個游戲,了解這種處理方法折印,了解這種處理效果對稱。(重點幫助幼兒理解對稱,就是樣子和大小都一樣,而方向不一樣。)4.展示幼兒嘗試的作品,引導幼兒分享、欣賞他人的創作。

  二、新的折印方法1.提出更新的折印方法:

  師:有沒有其他的折印方法,出現新的折印效果呢?老師給你們材料,大家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注意怎樣才能折出不同的`對稱圖。

  幼兒分組進行討論是不是對稱圖,為什么。各組整理討論結果,清晰地表達組內的想法。

  2.幼兒操作,通過折印畫檢驗自己的想法。

  師:用你想到的辦法能把它表現出來嗎?你愿意去試試嗎?

  3.幼兒互相欣賞作品。

  三、生活創造1.利用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學習。

  師: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有許多東西是對稱的,我們先從收集的圖片資料中找找,能發現什么呢?

  幼兒分成六個學習小組。分析收集到的圖片,并將分析的結果清晰地表達出來。

  師:你認為對稱的理由是什么?不對稱的理由是什么?

  2.游戲:猜猜這是什么?

  教師出示只有一半圖形的物品圖案,請小朋友看圖猜這個物品是什么。

  3.幼兒運用對稱手法進行設計比賽。

  師:會動手動腦的小朋友,應該會靈活運用學到的本領。我們可以用色彩來表現對稱的物體,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來表現對稱的效果。想想還可以用什么形式來表現呢?幫助幼兒確定一個主題進行設計比賽,鼓勵幼兒用剪紙、模型、舞蹈等形式來嘗試表現對稱的效果。

  【設計評析】

  進人大班,小朋友們更會利用資料進行學習了。這個活動從小的知識點入手,通過多層次的操作游戲,針對一個原理讓小朋友們不斷思考、操作嘗試,實現自己的想法,并發現新的方法。希望這個活動讓這些小朋友進入小學后,能夠運用學習到的有用原理,通過自己的思維進行遷移及推理,從而有效提升運用知識的實踐能力。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標已經基本完成,整個活動清晰流暢,能一步一步的引導幼兒理解對稱的含義,寓教于游戲中。活動中,我給予了孩子自己探索和實踐的空間,體現了孩子在活動中的地位。當然在一些小細節的處理上還需改進:

  1.在幼兒用筆操作時,應當讓幼兒搬椅子上位,坐在小椅子上,這樣有助于孩子的操作。

  2.第一關當中三個圖形應當有標記,這樣有利于孩子準確的找到。

  3.操作時,第五關畫的圖形有點復雜,可以適當的改簡單一點。

在快樂和分享中學習數學—《對稱》的教學片段及反思 篇4

  在學習《對稱》之前,我布置學生回家動手做書上的小衣服、小樹、心和葫蘆。大多數孩子都是從中間對折著剪的,只有幾個學生是畫下來再剪的。于是,我就拿著這幾個不對稱的圖形問孩子:“你們覺得這幾個圖形跟你剪的有什么不一樣的嗎?”孩子們都說,兩邊不一樣大。于是我又說,那你們幾個能想個辦法讓它們變得跟大家的一樣嗎?那幾個孩子很輕松的就知道先從中間對折,然后再去剪。剪完之后,我問學生,這下跟大家的一樣了嗎?學生們都紛紛點頭。這樣一來學生對對稱圖形就有了直觀的、感性的認識,比老師講效果好得多。我緊接著說,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對稱圖形,對稱圖形都有對稱軸,你能找出它們的對稱軸嗎?學生搶著舉手說,那條對折的線就是對稱軸,我肯定了學生,然后把圖形粘到黑板上,教學生畫對稱軸時要用虛線,這個難點順理成章地就突破了。只有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去備課,我想上課其實很簡單。

在快樂和分享中學習數學—《對稱》的教學片段及反思 篇5

  執教:湖北省棗陽市第一實驗小學 鄧華陽、何子宏

  評析:湖北省棗陽市教學研究室 李和平

  一、教學實錄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

  教材簡析:對稱是一種最基本的圖形變換。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對稱性質的事物很多,學生對于對稱現象并不很陌生。本節課按照知識引入──概念教學──知識應用的順序逐步展開的,體現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我先設計了“貼蜻蜓”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又引導學生觀察一組對稱的實物圖(樹葉、松樹、蝴蝶、魚等),分析它們的共同特點,引出“對稱”的概念,然后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剪紙的活動,同學們在觀察、交流、合作的過程中發現了“對稱的秘密”,了解了對稱軸。

  教學目標:

  1.經歷直觀演示、動手操作的過程,了解對稱現象,并能識別對稱圖形。

  2.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對生活事物及相應圖形的欣賞,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學會欣賞數學美。

  學與教的材料準備:cai課件、剪刀、彩紙、圖片

  教學過程:

  (一)情景活動、感知對稱

  1.貼蜻蜓,感知“對稱”

  師:(電腦播放)我們一起來欣賞一幅美麗的畫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在夏日的傍晚,我們經常能見到滿天飛舞的蜻蜓。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兩只蜻蜓的圖片,誰愿意幫我貼一貼?(出示紅、黃兩只蜻蜓圖片)(同學們看后大笑).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兩位同學貼的蜻蜓,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生1:黃色的蜻蜓兩邊的翅膀一樣大。

  生2:紅色的蜻蜓翅膀大大小小不一樣,怎么能飛呀?(4個翅膀大小都不一樣)

  師:你說得非常好!怎樣才能讓紅色的蜻蜓飛起來!

  生3:把它兩邊的翅膀換成一樣大就行了。

  師:對!要讓紅蜻蜓飛起來呀,必須要兩邊的翅膀一樣大。(手指著說)今天,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圖片。(先貼一半,再貼另一半)

  (有:樹葉、蝴蝶、衣服、葫蘆、樹)

  2.觀察討論、揭示課題

  師:誰能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生1:我發現老師是一半一半的貼。

  生2:我發現左邊一半和右邊一半同樣大。

  生3:我發現這些圓形兩邊是一樣大的。

  師:大家都說得非常好!象這樣兩邊一樣大的圖形,我們就說他們是對稱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對稱[板書]。

  [評析:采用有趣的貼蜻蜓比賽導入,讓學生經歷了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過程,非常巧妙,抓住了學生的心理,讓學生在游戲的活動中體驗、感知對稱,從參與面上看,全班學生都調動起來了,參與熱情也比較高,并且教師很注意順著學生的思維發展,通過學生的釋疑,很自然地引出課題。]

  (二)動手操作、探究對稱

  1.剪一剪,議一議。

  師:你能試著用剪子剪出一個象這樣對稱的圖形嗎?試試看!

  (教師巡視、輔導,并貼圖)

  師:請同學們先停下手中的剪刀,我們一起來欣賞這幾幅圖( )你認為哪些圖形是對稱的?哪些不是對稱的?

  生1:我認為1號、2號、3號圖不是對稱的。

  生2:我認為4號圖也不是對稱的。

  生3:我認為5號、6號、7號、8號圖是對稱的。

  師:(指2號圖)你能說說你是怎么剪的嗎?

  生:我這樣用剪子彎了一下。

  師:(指3號圖)你能給大家說說是怎么剪的嗎?

  生:我拿著紙,這樣剪了一下,又剪一下。

  師:噢!原來你們是隨意剪的。看來,這樣是很難剪出對稱的圖形。

  師:我們就請(5號圖形)這位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怎么剪的吧!

  生:我先這樣一折,再用剪子剪。

  師:很好!來,示范一次給大家看。

  (指6號圖)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

  生:我先對折,然后再剪,就剪出這個圖形了。

  師:真棒!(掌聲)同學們想一想,為什么(5-8號)他們能剪出對稱的圖形,而他們(1-4號)不能呢?秘密在哪兒?

  生齊說:他們沒對折。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你能在這些對稱的圖形中發現什么?

  生1:有一條印。

  生2:有一條線。

  生3:都有折痕。

  師:對!這個折痕在數學上我們就叫它“對稱軸”。請同學們讀兩遍。

  師:誰能上來畫畫其它圖形的對稱軸?其余的同學請在自己剪的圖形中畫出對稱軸。

  [評析:讓學生剪一剪、議一議,探究出了對稱的秘密。恰當的評價,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關注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更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2.猜一猜,折一折。

  師:(出示長方形紙片)它是對稱的嗎?猜一猜,它有幾條對稱軸?

  師:到底有幾條對稱軸?請大家動手折一折,誰能給大家演示一遍。

  師:對!長方形有2條對稱軸。再猜猜看,正方形有幾條對稱軸?

  師:誰能說說圓又有幾條對稱軸?然后動手折折看。

  生1:有一條。

  生2:有四條。

  生3:有十條。

  生4:有一百條。

  師:看來,同學們的意見都不一樣,我們請電腦來幫忙。(電腦畫面顯示很多條對稱軸并伴隨著聲音:我也折累了,不想再折了。)

  師:圓到底有多少條對稱軸?

  生1:數不清。

  生2:無數條。

  師:對!圓形有無數條對稱軸。

  [評析:說出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各有幾條對稱軸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充分讓學生猜一猜,并動手折一折,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學生的潛能和主觀能動性,巧妙地、有效地突破了難點,加深了對對稱知識的體驗和感悟。]

  (三)拓展運用、強化表象

  師: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這些圖形是對稱的以外,還有許多物體也是對稱的,你能舉例說一說嗎?

  (學生舉例有:桌子、椅子、文具盒、橡皮、窗戶、黑板、衣服、飛機、臉、人等等)

  師:你能指一指人的對稱軸在哪兒嗎?

  師:誰能指一指書本的對稱軸在哪兒?

  師:在自然界中,還有很多物體是對稱的,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電腦播放:蝴蝶、蜻蜓、臉譜、小鹿、飛鶴、8.a、北京體育館、艾菲爾鐵塔、民間剪紙等)

  師:欣賞完美麗的畫面,你們想不想動手剪一剪?發揮你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剪出一個更美麗的圖案!試試看。

  (在學生動手剪時播放音樂)

  (學生剪完后自己將作品粘貼在黑板上)

  師: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剪的象什么?

  生1:我剪的象窗簾。

  生2:我剪的象梅花。

  生3:我剪的象火箭。

  生4:我剪的象宇宙飛船,我長大了要當宇航員。

  ……

  [評析:讓學生感悟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數學廣泛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教師巧妙地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科學”、“藝術”、“建筑”等學科中,注重了學科知識的整合,不僅降低了學生理解上的難度,還使得單調的內容變得豐富多彩,進一步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應用價值。]

  (四)全課總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對稱”,這些對稱的圖形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1:很美麗!

  生2:很好看!

  生3:很有趣!

  師:對!這些對稱的圖形是很美,老師送給大家一個“美”字。(貼一個對稱的“美”)

  [總評:這節課采用開放式的課堂教學,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教學中,教師充分給學生創設了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機會,課堂教學通過貼對稱感知___剪對稱探究___拓展對稱___應用對稱的過程使學生在交流和分享探索知識的快樂中,主動學習知識,形成了技能,掌握了數學方法。]

  二、課后反思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結合新課標的精神,回顧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在以下三個方面體現的較為突出:

  1.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主動學習。

  生活中有許多的物體(包括建筑物)是對稱的,這樣就很容易找到學生學習這個知識的生長點。因此,在設計這節課時,無論是從導入到探索新知,還是欣賞操作活動,我都注重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人人動手、動腦、動口參與實踐活動,營造出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情境。

  教學以比賽“貼蜻蜓”導入,我出示兩只紅、黃顏色不同的蜻蜓,讓學生們比賽貼。這樣設計是因為學生對蜻蜓很熟悉,而在貼的過程中,學生發現了紅色的蜻蜓翅膀大大小小不一樣,就笑了起來,紛紛說:“紅蜻蜓怎么能飛起來呢?”這樣也暗示了蜻蜓兩邊的翅膀一樣大才行。貼蜻蜓的活動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探究“對稱”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進行剪紙、折紙,人人經歷剪的過程,發現了只有對折后才能剪出對稱的圖形;而折紙的過程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對稱軸的認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極限思想。

  2.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對教材進一步的加工處理。

  在鉆研教材的過程中,我發現教材是按知識引入──概念教學──知識應用的順序逐步展開的。在知識引入這一環節中,我采用了“貼”的方法,在貼的過程中促使學生產生了疑問:為什么紅蜻蜓飛不起來?黃蜻蜓能飛起來呢?

  在教學“對稱”時,我不是直接教給學生先對折,再剪,而是讓學生在發現“兩邊一樣大”的基礎上,自己隨意去剪。這樣,一部分會剪的同學就對折了,不會剪的同學從他們的演示、介紹中也明白了“必須要對折”,非常輕松地發現了對稱的秘密。

  3.引導學生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去經歷、去體驗,建構自己的數學知識。

  在探究“對稱”的知識過程中,先讓學生試著剪一剪,然后比較、演示,揭示“對稱”的秘密,然后又通過畫一畫、猜一猜、折一折、舉例等活動,讓學生充分去體驗、去感悟“兩邊大小一樣”。

  鞏固應用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再創造,學生舉例說出了很多身邊對稱的物體,并指出了它們的對稱軸,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最后一次的剪紙,是學生認識和技能上的提高,他們這一次剪出的圖形很象生活中某些物體的模型,更值得一提的是:有少數同學先對折,然后畫圖、再剪。剪出的這些圖形確實給大家留下了一個很美的印象,整節課在“美”字中結束。

在快樂和分享中學習數學—《對稱》的教學片段及反思(精選5篇) 相關內容:
  • 《貝殼》教學設計及反思(精選2篇)

    《貝殼》是人教版初中語文新增的一篇自讀課文,在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我按照新課程標準去引導學生自讀課文,感悟人生,現將上課情況簡介如下并略做評述。...

  • 《小蝦》教學設計及反思(通用12篇)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8個,會寫生字10個。 本課生字有一定難度,如“缸”的部首是“缶”,應指導學生正確書寫;“甚”的部首是“其”。...

  • 《秋游》教案及反思(精選13篇)

    導入新課一、釋題提問:什么叫做秋游,就是秋天出去游玩。齊讀課題。那春天出去游玩,叫做什么呢?春游!今天王老師要帶領大家進行一次紙上的秋游。二、新授1.第一自然段。...

  • 《山寨》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及反思(通用7篇)

    教材分析:本課教材描寫的是山寨的自然風光,旨在讓學生通過閱讀體會山的美麗與神奇,引導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體驗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感受。...

  • 《西門豹》教學案例及反思(精選16篇)

    《西門豹》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主要講了戰國時候,魏王派西門豹管理鄴這個地方,西門豹深入群眾,調查研究,破除迷信,興修水利,使這里年年得到好收成。...

  • 《影子》教學實錄及反思(精選16篇)

    一、有關背景該班的學生思維較活躍,表現欲望較強,且活潑、好動、愛玩,控制能力差。在教師的培養和指導下,已經初步形成了“小組合作學習” 的習慣,養成了“質疑問難” 的問題意識。...

  • 《燕子》教學案例及反思(通用17篇)

    教學目標:一、知識能力:1、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詞語的意思。2、朗讀課文。找出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燕子的,表現了燕子怎樣的特點。3、學習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的觀察方法。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摘抄積累句子。...

  • 《頤和園》教學案例及反思(精選12篇)

    【情景說明】1、教材分析:頤和園是一座依山抱水、氣象萬千的皇家園林,是中國傳統造園藝術的典范。長于鑒賞的乾隆皇帝有詩云:“何處燕山最暢情,無雙風月屬昆明。...

  • 中班手美術教案及反思(精選5篇)

    一、活動目標:1,認識手的外形特征和功能,知道人人都有一雙手,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幫助成人做 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2、培養幼兒的觀察興趣和仔細觀察的習慣。...

  • 《世界多美呀》教學案例及反思(精選3篇)

    案例分析:《世界多美呀》是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中的一篇課文。課文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出現,借一只剛出生的小雞的口吻,敘述了她認識世界的全過程,從中感受大自然之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 《西門豹》教學設計及反思(通用15篇)

    教學目標:1.通過了解西門豹懲辦首惡,教育百姓的經過,認識西門豹是一個具備仁、智、勇三種可貴品質的人才,即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的三達德。2.學習抓住人物表現體會人物品質的方法。3.培養學生閱讀要有一定速度的意識。...

  • 《秋游》教學設計、說課及反思(精選16篇)

    《秋游》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 《翠鳥》教案及反思(通用15篇)

    5、翠鳥學習目標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翠鳥、葦稈、腹部、襯衫、透亮、泡泡、又尖又長、清脆、一眨眼、逃脫、飼養、漁翁、石壁、打消、念頭等詞語,摘抄描寫翠鳥外形和動作特點的句子。...

  • 《藏戲》的精品教案及反思(精選15篇)

    《藏戲》從藏寫的形成和特色兩方面對藏戲進行了詳細具體的說明。文章在內容、寫作順序和表達方式上都有其獨特之處。如何把知識點不露痕跡地融合在教學過程中,是教者要認真考慮的。...

  • 卡羅納教案及反思(精選2篇)

    一、教學目標:1、認識5個生字。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3、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的情感。二、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大家在卡羅納遭到不幸時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閱讀體會和感受。...

  • 數學教學反思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二三区 |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麻豆 | 精品视频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亚洲综合性久久久影院 | 亚洲精品久中文字幕花红影视 | 依依激情网 | 欧美熟妇bbbbbb搡bbbb | 国模私拍xvideos | 久久久SS麻豆欧美国产日韩 | 欧美日韩精品伦理作品在线免费观看 | 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 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片视频 | 欧美人妻少妇精品久久黑人 | 亚洲第一黄网站 | av今日在线 | 亚洲在线一区 |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欧美 | 黄色视频网站夜夜嗨转域97 |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69影院一 | 国产日日夜夜操 | xvideos官网入口 | 国产日韩欧美亚欧在线 | 在线播放国产不卡免费视频 |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午夜激情视频 | 亚洲乱码无人区卡1卡2卡3 | 亚洲午夜免费 |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蜜 | 日本的黄色一级片 | 91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 中国一级特黄真人毛片免费观看 | 人人爽亚洲AV人人爽AV人人片 | 久久久久久久毛片 | 黄色a在线 | 欧美综合人人做人人爱 |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 天天干夜夜透 | 欧洲成年人性生活免费视频 | 久久精品卫校国产小美女 | 成人免费黄色毛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