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品德第二單元備課教案
3、討論二:如何回報爸爸的辛勞? 4、交流:你了解自己的父母的工作嗎?和大家說一下。
(三)今天我當家
1、出示一組對比數據:(各國少年兒童家務量統計數據)
中國12分鐘 英國30分鐘 法國分鐘 韓國42分鐘 美國72分鐘
2、談談這組數據反映了什么情況?
3、學習制訂“今天我當家”計劃表:
(1) 出示兩個計劃表進行比較,看哪個安排更合理。(2)學生自主制訂計劃表。制訂計劃表可以是一天,也可以是一天中的某個時間段或某一件事情。(3) 收集典型計劃表,交流。(4) 分組評比,每個小組選送一個最佳方案,進行示范學習。
4、實踐活動:完成一篇體驗日記,記述“當家”活動中發生的有趣的事,重點寫出體驗和感受。
3、爸爸媽媽的心,我能懂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懂得家庭成員之間要互相溝通、互相理解、互相關心,家庭才會更加和睦溫馨。2、指導學生學會在與父母發生沖突時或在家人遇到困難時,主動找父母談心,并付諸具體行動。3、指導學生學會用“愛心留言條”等不同形式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愛。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和爸爸媽媽談心
1、指導學生看圖,了解同一件事為什么孩子與父母之間會有不同的看法。2、你和父母談過心了嗎? 3、你因何事與父母談心?結果如何? 4、討論:(1) 討論:“與父母發生沖突時怎么辦”。(2) 討論:“媽媽下崗了,我……”或是“爸爸生病了,我……”
(二)愛心留言條
1、老師出示留言條。
2、讀一讀,這是誰給誰的留言條,說了什么?
3、你收到過留言條嗎?說給我們聽一聽,當收到留言條時,你有什么想法?
4、學寫留言條:(1) 指導寫作格式。(2) 練習:學會給家里成員寫一張留言條。
5、你寫好了留言條,準備放在哪呢?為什么?
6、討論:師:除了“愛心留言條”外,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式來表達自己對父母的關心?讓學生知道:一句話、一張卡、一幅畫、一首小詩、給父母搬凳子等不同形式都是表達愛心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