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人版八下思品第18課 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教學設計
第二框 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教學目標(一)情感、態度和價值觀:①通過對一些真實案例的分析,深刻認識“人治”的危害及“法治”的重要性,增強法治觀念。②通過對憲法是最高行為準則的正確理解和認識,感受到憲法具有的最大權威,樹立憲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觀念。③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意識到公民的基本義務是公民必須承擔的責任,初步培養承擔依法治國的歷史責任感。(二)能力:①結合憲法和法律的有關原則和規范,具備基本的辨別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或公民個人行為是否違憲違法的能力;②通過對相關案例的分析,認識到任何人都要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不能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權。(三)知識: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最高的行為準則。教學重點憲法是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教學難點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課前準備1、了解憲法相關知識;近幾年我國查處的幾個大案要案。2、查閱資料,了解我國有哪些團體和組織。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案例導入新課
教師投放視頻材料:《七旬老人“民告官” 終獲賠償》
(視頻播放時間1分半)
議一議:
上述案例說明了什么道理?“民告官”勝訴的原因是什么?教師小結:七旬老人勝訴,憲法作為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它不僅是國家的根本大法,而且還是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團體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今天我們就來共同研究這個問題。多媒體投放課題: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學生觀看視頻,思考并談談自己的認識。(學生應該主要從上節課的內容來說明。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從內容、效力、程序等方面)(3分鐘)第一目: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
環節一:
教師投放材料:
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國家領導人都發表講話:
說:“我一定忠誠地履行憲法賦予的職責,恪守職責,勤于工作,竭誠為國家和人民服務,不辜負各位代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重托。”吳邦國委員長說:“我們將同全體代表一道,以對國家,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忠實模范地遵守憲法,盡心盡力地做好工作,竭誠為祖國、為人民服務,決不辜負全國各族人民的期望。”總理說:“我絕不辜負人民的期望,一定要以人民給我的信心、勇氣和力量,忠實地履行憲法賦予我的職責,殫精竭慮,鞠躬盡瘁,不負眾望。”
議一議:
國家領導人為什么都一再說自己要忠實模范地遵守憲法?
教師小結: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黨和國家機關的領導干部及其工作人員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
環節二:自主探究、全面理解閱讀教材p888頁,思考: (1)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誰?人民通過什么方式管理國家的?(2)各級政府法院檢察院分別行使哪些國家權力?
教師小結:
投影:
政府(國務院)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權 力管理權審判權檢察權國 家委托
環節三:案例分析教師投放案例材料:案例一:青年張杰(化名),于xx年6月30日參加了安徽省國家公務員考試,成績第一,然而在體檢中卻被檢查出了乙肝病毒;蕪湖人事局宣布張杰體檢不合格不被錄取。張杰于是狀告人事部門“歧視乙肝患者” 。張杰的訴訟代理人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周偉表示,他將從“行政機關違反我國《憲法》賦予公民自由生活和工作的權利”的角度來打這場官司。 案例二:xx年9月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發生交通事故,兩名學生被撞后司機逃逸,在場群眾紛紛報警,半小時后警車才到,憤怒的群眾當場將警車掀翻,并支持孩子的父母將110告上法庭。案例三:某縣公安局為增加收入,招募民警,在101國道設卡收費,記者在采訪該縣公安局局長時,局長卻說國道在我縣境內,我們有收費權。問題:三個案例分別體現了憲法作為最高行為準則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哪些方面的要求?教師指導學生分析:教師小結:投影一是不得做憲法禁止做的事;二是不得拒絕做憲法規定做的事;三是不得做憲法未授權的事。學生快速閱讀材料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班內展示討論成果。(5分鐘)學生閱讀教材,自主學習,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知識點,并且理清各概念之間的關系。(3分鐘)學生快速閱讀案例材料,逐一進行分析,結合課文內容,得出結論。(4分鐘)第二目: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環節一:慧眼看世界投影材料: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 ——引自《中國共產黨章程》本會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為一切活動的根本準則 ——引自《中國民主建國會章程》中國民主同盟一切活動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為根本準則 ——引自《中國民主同盟章程》分組討論:包括共產黨在內的團體和組織的章程中共同規定了什么?為什么要這樣規定?這說明了什么?教師小結: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環節二:明辨是非投影材料:下面是兩個同學在學習憲法的過程中各自的認識:同學甲: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制定了憲法,就必須模范地遵守憲法。同學乙: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制定了憲法,中國共產黨可以不受憲法的約束。問題:你認為以上哪位同學的觀點是正確的?為什么?談談自己的認識。教師適時給予點撥、指導,引導學生進行分析生討論。教師小結:憲法是中國共產黨的基本方針、政策的法制化。黨更應該模范地遵守憲法。堅持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否則會削弱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和擁護。學生閱讀材料和教材,小組內進行交流和探究。(4分鐘)小組內進行討論,然后在組間進行交流,并進行辯論,明確“黨要模范地遵守憲法”這一觀點。(5分鐘)第三目:憲法是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環節一:案例說法播放視頻:《王益受賄案》請同學們思考:“王益受賄案”說明了什么道理?教師小結:有我國,任何人都必須在憲法范圍內活動,把遵守憲法作為自己的最高行為準則,依照憲法規范自己的行為,決不允許特殊人物存在。環節二:關注社會投影材料:我國從開始把每年的12月4日定為全國法制宣傳日。xx年我國法制宣傳日的主題是“增強憲法觀念,推進依法治國”。xx年的主題是“學習宣傳憲法,推進民主法制建設”。xx年的主題是 “弘揚憲法精神,爭強法制觀念”。xx年的主題是 “弘揚憲法精神,構建和諧社會”。說:“要在全社會廣泛宣傳憲法,讓憲法家喻戶曉、深入人……”問題:在我國,為什么要讓憲法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作為青少年,我們應該怎么增強憲法觀念?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第90頁內容,組織學生進行分析、探究、交流。教師小結:投影憲法是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青少年要學習憲法、了解憲法,日常生活中養成遵守憲法和維護憲法的習慣,敢于同違憲的行為作斗爭,殷鑒捍衛憲法的尊嚴。組內小結歸納,加強對問題的理解,交流后說出問題答案。(時間約3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