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與尊重個人隱私教學設計
② 運用法律制止侵犯個人隱私的行為。
如:第一,停止侵害。就是當加害人正在實施侵害的時候,受害人可以依法請求停止侵害。
第二,賠禮道歉。也就是加害人通過口頭或書面的方式,向受害人進行道歉,取得諒解。
第三,賠償損失。這里面的賠償損失主要指的是非財產(chǎn)損害賠償,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精神損害賠償。
感悟隱私:
學會依法維護隱私權,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給自己的隱私上把鎖,把自己封閉起來,與世隔絕! 你認為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小結:(“法律導航”p45末段)
③保護隱私不等于自我封閉
第一、為了使自己健康成長,我們也應該學會與值得信任的人分享快樂與苦惱
第二、困惑的時候,應及時與老師、家長、或親密的朋友溝通以獲得成長所需要的經(jīng)驗與支持。溝通與交流有利于我們自己成長。
我們希望維護和尊重自己的隱私,那么對待別人的隱私,我們應該怎么做呢?你覺得要尊重他人的隱私權,我們又應該怎么做?(小組討論并回答)
師小結:(“法律導航”p45)
2、尊重他人隱私,要做到:
未經(jīng)同意,不私看他人的信件或日記;不私自闖入他人住宅;不私自發(fā)布和傳播他人的隱私不隨意打聽他人的制,別人不愿告訴自己的秘密不要逼迫他人說;尊重他人的生活習慣,不得將他人的私生活進行傳播和張揚;對有劣跡或身心有缺陷的人,不要存心揭短,抓住不放;不能非法利用他人隱私來嘩眾取寵。
窺視和傳播他人的隱私,是不道德的,也是違法的。我們希望別人尊重自己的隱私權,同樣也要尊重別人的隱私權。尊重和保護他人的隱私,實際上也是尊重他人人格的表現(xiàn)。
保護隱私,尊重隱私權,是現(xiàn)代文明的重要標志。
(三)心靈碰撞
但是現(xiàn)實生活中又常常出現(xiàn)侵犯別人隱私的現(xiàn)象。特別是家庭中,我們的有些家長往往出于善意,擔心未成年人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什么自己不能妥善處理的事或不能解決的煩惱,未經(jīng)我們的同意就偷看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記、聊天記錄、手機短信,甚至偷聽我們的電話等,對此你想對我們的家長說點什么?
略。
溫馨提醒:尊重他人隱私,給隱私一個自由的空間,這是道德的期盼,更是法律的要求!
讓我們行動起來,強化自我保護意識,依法維護自身的隱私權!
(四)學以致用:
1.小王在校傳達室拿到小李的信后,心想他是我的好朋友,看看沒關系,于是帶著好奇心私拆了這封信。小李見信被拆后十分惱火,狠狠地揍了小王一頓。
結合所學的知識,分析兩人的行為。
2.近來,一種被稱作“電子家長”的電腦監(jiān)控軟件在廣東的家庭中逐漸流行起來。一些為孩子上網(wǎng)失控而傷透腦筋的家長,嘗試著給家里的電腦裝上監(jiān)控程序,限制孩子的上網(wǎng)時間和內容。記者在幾個廣州的家庭里看到了這種“電子家長”,它不但可以由家長來設定子女的開機時段、上網(wǎng)時間和休息時間,也可以過濾掉一些不健康的網(wǎng)站,并且限制運行某些應用程序,比如游戲等等。更令人關注的是,其監(jiān)護功能還可以使家長看到孩子的上網(wǎng)紀錄、聊天紀錄等。
對上述行為你怎么評價?
(五)課后作業(yè):完成《隨堂練習》的相關練習
(六)板書設計
三、維護與尊重個人隱私
1、維護和尊重自己的隱私權
①不到處宣揚自己的一些私人秘密
②運用法律制止侵犯個人隱私權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