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思品教案1
討論。教師提問:“今天我們也來看一看自己學校的變化,看一看它的過去與現在有什么不同,談一談你在課前為研究學校的歷史發展做了些什么,是怎樣做的,都發現了什么?”請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對學生的發言及時做出評價和指導。
3、 制作過程。教師與學生共同討論,如何完成教科書第31頁的學校變化年表。
(1)了解 并記錄爸爸、媽媽上小學時的學校條件。
(2)將原始記錄進行整理,填寫在教科書的表格中。
(3)同學間互相交流、評價。
4、 總結。“我們的國家和社會都十分重視教育的發展,在家鄉的發展變化中,學校的變化是最大的。家鄉最好的建筑之一就是學校,學校各方面的條件都在不斷地改善,所以我們要珍惜幸福的學校生活。”
5、 布置家庭作業
(1)將今天在課堂上討論的情況和自己的表現向家長做匯報。
(2)完成教科書第13頁的學校變化年表。
(3)向家長或其他成人了解過去的兒童游戲。
教學后記:結合自己學校的現實,學生都能深刻感受到學校的變化與進步。
課題3 生活中的智慧(1課時)
教學目標
1、 模擬使用過去的生活用品,體驗生活的變化與進步。
2、 通過體驗活動,感受普通勞動者的智慧,培養尊重勞動和勞動者的情感。
3、 認識簡單的實物年表,理解年表的作用,學習制作簡單的年表。
教學準備
1、 請學生收集過去的日常用品。
2、 準備一兩種供小組體驗活動時使用的舊式生活用品。
3、 詢問家長,教科書上呈現的東西和自己搜集的舊物品,它們分別屬于什么歷史年代,有什么用途。
教學過程
1、 導入。請學生閱讀教科書第32頁的課文,并就下面的問題發表意見:平時你見過這些東西嗎?你知道這些東西的用途嗎?“這些舊式生活用品記錄著過去年代人們的生活情況,反映了過去人們生活中的智慧,通過對舊物品的回顧和體驗,我們會對家鄉人生活的變化有進一步的了解。”
2、 展示。請搜集到舊物品的學生向全班做介紹,展示自己帶來的物品,請其他同學猜一猜這些東西的大致年代和用途。教師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當時,這些東西為什么被人們所喜愛和利用?現在哪些東西已經被淘汰了,哪些東西現在還在使用,為什么?”(這些生活用品的發明給當時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然而后來人們不斷在生活中有了新的發明和創造,代替了原來舊有的東西,使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生活用品不斷更新換代。)
3、 體驗生活。每個小組選擇一種用具,新身體驗一下它的用途,時間大約在20分鐘左右。
4、 學看年表。引導學生看年表,說一說,每一橫排中的內容是什么(同一類用品),最上面的小標題說明什么(不同時期),這張年表告訴了我們什么(告訴了我們洗衣用具、照明用具、納涼用具、燙衣用具經歷的不同時期的變化)。
5、 討論。“你剛才使用了什么用具,有什么體驗?結合年表談一談自己的感受。”(引導學生理解,這些生活用品今天用起來可能覺得不是很方便,甚至有些笨拙,但是在當時確是很了不起的發明,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年表還告訴我們,在這些用品之前是更加笨拙、更加不方便的用具。)
家庭作業
1、 向家長講一講今天在課堂上自己使用了哪種用具。
2、 選擇一種用具來制作年表。
教學后記:通過引導學生小組合作自學,他們對三代人不同的日常生活用品,產生較大的興趣,體驗到今昔人們生活條件的變化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