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旅行——《麥先生的旅行》繪本閱讀教學設計
(3)男女配樂賽讀
2、自選畫面,分享感悟
帶著這份憂傷,麥先生還到過哪兒?選擇你最感動的一幅畫面細細地看,說說你的感受。
(1)馬戲團場景:
指名讀。觀察畫面,麥先生的動作,此時,麥先生在干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語言訓練:麥先生也去看馬戲。每一次馬戲結束后,觀眾們都笑著離開了,只有麥先生還會在舞臺中央安靜地呆上一會兒。只見他 ,他回想起 。
(2)沙灘場景:
指名讀。語言訓練:有一天,火車停在了海邊。海浪輕輕地拍打著沙灘,在那里,麥先生看見了一座沙丘城堡,他看了很久很久。在這里,他 。
四、品讀希望之旅,感悟愛“子”之情
1、全班配樂朗讀:
在世界的盡頭,麥先生遇到了一個男孩。男孩哭著告訴他:戰爭毀了他的家!
為此,男孩哭了三天三夜。他唯一能找到的,只有一個洋娃娃。
麥先生發現了一把小木椅。
他修好了椅子并把它給了男孩。
男孩挨著麥先生坐下來,他們一起聆聽鳥兒的歌唱和樹葉在風中輕輕說話。 麥先生把泰迪熊給了男孩。男孩輕輕拍打著泰迪熊的大鼻子,講起了自己和洋娃娃的故事。
從那天起,麥先生和男孩就肩并著肩、手拉著手,一起開始了旅行。
2、此時此刻,你想到了什么?(再談感受)
(師引導:麥先生遇到小男孩之后是怎么想的?當他把小椅子交給小男孩后會對小男孩說些什么?麥先生和小男孩新的旅行會是一段怎樣的旅行呢?)
五、小組合作交流,發揮想象,改編故事:《麥先生與小男孩的旅行》。
各組派代表展示成果。(配樂訴說故事)
六、總結談話:同學們,今天我們閱讀了一本耐人尋味的繪本——《麥先生的旅行》,你有什么感受?(感受升華)
讓我們祝愿這對新生的父子在這一段愛的旅行中一路走好!
繪本教學《麥先生的旅行》教學反思
天河區銀河小學 陳昕昕
這是一部榮獲加拿大總督文學獎的繪本作品,作品以鮮明的色彩對比,生動感人的畫面,純美的文字,講述了一個從憂傷走向希望的故事。現對本節課反思如下:
一、音文共鳴,以音樂調動孩子的情感。
這節課最大的特點是輕柔的音樂聲貫穿整個課堂。整節課的配樂一共出現了六次,既有老師的配樂范讀,又有學生的配樂品讀,還有配樂改寫。文本與音樂的巧妙結合,讓學生在欣賞音樂、放松心情的同時,讀懂故事,感受內涵,升華情感,切切實實地提高了課堂朗讀教學的有效性,達到了“音文共鳴”的境地。
二、刪繁就簡,感悟“憂傷——快樂”的情感變化。
閱讀教學注重合理取舍,同樣,在這次繪本閱讀的教學中,我根據教學重點,對多達27幅畫面的閱讀內容,做了合理的取舍。我著重選取了其中的兩組圖片:一組是麥先生在游樂場上“走來走去,嘴里哼著比微風還要輕柔的催眠曲”、在馬戲團“觀眾們都笑著離開了,只有麥先生還會在舞臺中央安靜地呆上一會兒”、在海邊“麥先生看見了一座沙丘城堡,他看了很久很久……”的場景;一組是“麥先生和男孩就肩并著肩、手拉著手,一起開始了旅行”的畫面。這兩組圖很好地體現了麥先生情感變化:憂傷——快樂。在品讀這兩組畫面的同時,我配以相應的語言訓練,以畫面補白和改寫繪本的形式,讓學生在訓練中進一步感悟麥先生的內心感受。整節課,我用在這兩組圖上的教學時間,占了課堂時間的大半,其余內容一帶而過,刪繁就簡,大大提高了課堂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