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思品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教案
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
【教材與學情分析】
這一課是八年級下冊的第一個課題,這也是本單元的開始和基礎。主要是讓學生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體會“團結就是力量”,從而珍視集體的團結,為集體的團結貢獻力量,也為下一課時:《我為集體添光彩》做好鋪墊。
根據我對教材的把握和學生及我校的實際,我確立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 真切感受團結就是力量,珍視集體的團結。
能力 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為集體的團結出謀劃策。
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培養小組的團隊意識,鍛煉小組的協調能力。
知識 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理解個人離不開集體,集體離不開個人。
教學重點:我們要想建立一個和諧的社會,需要我們每一人能從集體的角度出發,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深切感受集體的力量,才能在生活中去關心他人,顧全大局,同時也能成為一個受人歡迎,容易被集體和社會接納的人。所以引導學生體會“團結就是力量”,教育學生珍視集體的團結并自覺維護集體的團結,就成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要想突破這一個重點,必須能正確認識和理解個人與集體的關系,顯然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必須讓學生有一個正確理解和掌握。
難點:引導學生對集體進行進一步認識,并對集體的概念進行界定,以對下面的學習奠定基礎。可以聯系以前學過《良好的班集體是個人成長的樂園》進行講解。
【教法與學法】
今年是我們國家悲喜交加的一年,抗震救災、 奧運會 、“神七”發射等眾所周知的事件,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案例。所以這節課重視以情感人,讓學生既根據自己的集體生活,又聯系學校、社會、國家,在情感、態度方面加以引導,水到渠成的得到升華。在此基礎上展開小組討論,歸納總結出學習的要點,做到既加深重點,又突破難點,從而完成了本課的教學。我還注重對學生的評價,采用激勵性的語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環環相扣的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表現空間,鍛煉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1 讓學生收集有關的具體事例,整理好,以備上課時來讀或說。
2 以小組為單位,聯系歷史,把中國的近代史以簡潔的語言進行概述,從中能得什么結論,上課時組長代表小組發言。
3 讓學生先把本課的提綱列出來,能對知識之間的聯系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從而培養自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