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思品 面對發展變化的社會生活教案
環節二:合作與探究——積極參與社會生活
匯報后的探究
師:面對美好的明天和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我們青少年應該怎么做呢?
生:思考并回答
師:針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小結(關鍵內容:面對美好的明天和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我們青少年應該積極參與到社會生活中去,適應社會,發展自己。)
圖片中的思考
多媒體展示圖片:“快樂營銷員”和“社會調查小組”
思考與交流:
①仔細觀察,他們在做什么?臉上有何表情?從他們的表情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②你參加過哪些社會活動?結合你的經歷談一談這些社會活動對你的影響?
小組討論、交流
小組代表發言 班內交流
師:結合大家的發言,請大家整理一下“中學生參與社會生活有什么積極意義?”
生:回答
師:在肯定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指出:積極參與社會生活,有助于我們認識社會,適應社會,促進自己的全面發展。
環節三:生活劇場——社會的復雜性和盲從心理
師:我們的社會生活充滿了陽光,但也孕育著風雨,它是一個萬花筒,復雜而多變。
生活劇場:小明和小樂的選擇
情景一:小明的選擇
劇本概況:(在周六放學回家的路上,小明遇到了自己幼時的小伙伴——小強)
鏡頭一:
小明:小強,你穿的是什么服裝?
小強:f4,現在都流行這個。
情境二:小樂的選擇
劇本概況:在上學的路上,小樂看到:
鏡頭一:幾個學生正在幫人推車;
鏡頭二:一個學生隨手關掉了正在嘩嘩流水的水龍頭;
鏡頭三:一個學生正在細致幫助同學解決問題:
鏡頭四:小樂面對腳底下的一塊香蕉皮,輕輕的揀起,放在了路邊的果皮箱里。
思考:
①小明和小樂在劇情中有何相同之處,又有何不同?
②你認為這兩種不同的選擇會給他們分別帶來什么樣的后果?
③假如是你,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生:思考、討論、交流
師:在小樂和小明身上體現了一種正常的社會心理現象——從眾心理。對于從眾心理,我們應一分為二的來認識,即從眾可以使我們接受社會環境的積極影響,養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但是,盲目從眾則會使個人容易接受社會環境的消極影響,助長社會中的歪風邪氣。故我們應練就一雙慧眼,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抵制社會生活中的不良誘惑。
課堂小結
師:社會生活是美好的,但也是復雜的,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成長的樂園,也給我們制造了許多成長的誘惑和陷阱,那我們該如何面對呢?讓我們齊聲誦讀汪國真的詩《生活的回敬》,微笑著走向社會,走向生活。
附詩文:
《生活的回敬》
•汪國真•
我微笑著走向生活,
無論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
報我以平坦嗎?
我是一條歡樂奔流的小河。
報我以崎嶇嗎?
我是一座大山莊嚴的思索。
報我以幸福嗎?
我是一只凌空飛翔的燕子。
報我以不幸嗎?
我是一根勁竹經得起千擊萬磨!
生活里不能沒有笑聲,
沒有笑聲的世界該是多么寂寞。
什么也改變不了我對生活的熱愛,
我微笑著走向火熱的生活。
[課外作業]
1、以“我與社會生活快樂同行”為主題,在積極開展社會調查和資料搜集的基礎上,撰寫政治小論文。
2、利用節假日參與一次社區或社會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