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第5課 感受村民選舉教學設計
《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第5課 感受村民選舉教學設計
本課教學目標 :
1.知識:了解村官的職責;知道村干部官雖不大,但是責任十分重大;懂得我國村干部和居民委員會實行民主選舉制,民主選舉干部好處多;了解按照我國的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村民可通過民主程序罷免不稱職的村干部;了解居委會的性質及工作任務。
2.情感:激發學生們對好村官的敬佩之情,激發對居委會工作人員的尊重之情。
3.能力: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以及民主參與集體生活的能力,能自覺履行我國憲法所賦予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學會成為未來生活的主人,成為自覺守法的好公民。
第1課時
一、課前準備
1.設計課前調查表,內容是了解所在村村長的職責及一年來為村民們做的工作)。
2.請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搜集身邊好村官的故事。
3.準備錄音故事:李小東家的故事。
4.錄像:好村官李元龍的新聞報道片段,錄像:大型人物電視專題片《吳仁寶》片段。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故事導人:
(1)聽錄音:李小東家的故事。
(2)前些日子,李小東有什么煩心事兒?
后來,他們家的苦惱是怎樣解決的呢?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了解村官們的故事。
板書課題:第5課感受村民選舉
(設計意圖:一開始由故事導入,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對村官有了第一印象,由此引出本課的主要內容:了解村官們的故事較為自然。)
(二)互動交流
1.調查交流。
(1)每個村都有村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是村民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我們村的村民委員會是由哪些人組成的呢?村長是誰?請學生介紹自己所在村的村民委員會的成員。請屬同村的同學合成一組交流補充。
(2)我們村的這些村干部們一年來為村民們做了哪些工作呢?老師課前讓大伙兒進行了一項調查,調查過了嗎?下面老師就請同學們交流一下調查的結果。學生交流,形式不限。
(3)通過剛才的交流,誰來說一說村干部們的職責是什么呢?
2.好村官的故事。
(1)錄像:好村官李元龍的新聞報道片段。
設疑:為什么數千村民都含淚趕來向村支書李元龍作最后的告別呢?
(2) 自學課文,了解李元龍的故事。
(3)除了書上介紹的這些動人情節,你還知道李元龍的哪些故事呢?在學生介紹的基礎上,教師適時補充一些李元龍的動人事跡。
(4)看完、聽完李元龍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呢?
(5)像李元龍那樣的好村官還有很多很多,你還知道哪些好村官的故事
(6)學生交流搜集到的好村官的故事。
(7)錄像:大型人物電視專題片《吳仁寶》片段。
(讓學生交流,并談所感)
3.不稱職的村官。
(1)過渡:稱職的村官,造福村民,人人愛戴。但是,也有的村干部卻不能盡心盡職,還以權謀私,他們給村民帶來很大的危害。
(2)自讀書上37頁內容:如此村官危害大,并談談讀后感想。
(3)學生暢所欲言,由課文走向課外談一談自己所了解的一些不稱職的村官。
(4)小組討論:如果村官們不為村集體著想,辦事不民主、不公道、不廉潔奉公,甚至虧受賄,以權謀私,會對全村的經濟發展和村民的生活帶來哪些危害?
(5)教師小結。
(設計意圖:本環節圍繞正反對比事例:“好村官的感人事跡”和“如此村官危害大”的案例進行教學,通過看錄像、聽故事、討論辨析等手段使學生明白什么樣的村官是好村官,知道以權謀私的村官給村民帶來的危害。并調動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利于激發學生對好村官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