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思品生活中的各行各業教學設計
二、關注課程內容的綜合性、開放性和課堂活動方式的實效性
課程內容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就是課堂。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我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活用教材和處理教材。這節課我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指導學生到校園、到餐廳、到辦公室,以采訪為主要溝通方式,寓教育于活動之中,了解工作在各個行業的人們的辛勞。在這節課上,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理特點,采取有效的課堂實施策略。利用學生喜歡的、感興趣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的學習興趣盎然,滿足學生的愿望,體現組織活動的實效性。
三、關注學生的價值取向
從認識上講,四年級的學生生活范圍擴大,必然要接觸到家庭,鄰里和學校以外的人。怎樣看待不同行業的人與自己的關系是這一年齡必須解決的問題。有的受成年人影響,已經無意識地形成了一些偏見,如果任由這些偏見生根,我們就很難培養出有開放心態的現代人。從客觀上看,現代社會市場經濟體制下,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越來越突出:消費者是上帝,許多人認為只要自己出了錢,別人理所當然要提供服務,不必心存感激;現實生活中不同工作部門的條件、待遇確實存在明顯差別,有的工作很平凡,有的卻影響很大,有的工作條件艱苦,有的工作條件優越,有的待遇不高,有的報酬豐厚……學生由于遠離他們,對勞動者及其勞動缺乏切身的體驗,他們很容易成人影響,對別人勞動不理解和不尊重,進而產生對從事勞動的人的不理解。我以“說一天的的生活”為切入點,讓學生回顧一天的生活,用“假如有一天,工作在各個行業的勞動者停止了勞動,我們的生活會怎樣?”從反面引導學生思考,引發對身邊人的關注,并且通過“采訪”去觀察,訪問工作在不同行業的人,最后引導兒童思索“有這么多行業的勞動者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我們應怎么對待他們?”讓學生帶著思考走出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