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和血管》五年級科學教案青島版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所提出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在學習中主動查閱書刊以及其他信息源,學會利用簡單表格、圖形、統計等方法整理有關資料。培養學生想知道、愛提問、尊重證據、愿意合作交流的科學情感態度價值觀
2.過程與方法:學生進行探究了解心跳與哪些因素有關,會制作簡易聽診器的學習活動,提高動腦動手的科學學習能力,能設計制作帶有創造性的科技作品,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的創新精神。
3.知識與技能: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學生能夠珍愛生命,了解和掌握心臟和血管的作用以及保健方法,知道人體血液循環的途徑、路線。
二、教學重點:心臟和血管的作用以及保健方法,知道人體血液循環的途徑、路線的學習活動。
三、教學難點:學生對人體心臟和血管作用以及血液循環途徑的認識學習活動。
四、教學準備
課前搜集關于心臟和血管各個方面的文字圖片資料,制作簡易聽診器的材料:漏斗、剪刀、長膠管等,醫用聽診器。
五、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1.在父母的幫助下,在手腕找到自己的脈搏。測一測自己和父母的脈搏,一分鐘跳動的次數。你有什么發現?
2.什么是血管,血管分為哪幾類?
3.心臟在我們身體的哪里?大小如何?在下圖中標出各個部分。
課題3:心臟和血管
二)預習匯報。
1.小組內交流自己的預習成果。
2.預習匯報。小組選派代表進行匯報。(方式:一個小組只需要匯報一個問題。)
三)【自主學習】(認真讀書看圖)
1.在下圖中標出人體的動脈,靜脈、毛細血管、心臟的部分結構名稱,并用箭頭標出血流方向。
課題3:心臟和血管課題3:心臟和血管課題3:心臟和血管課題3:心臟和血管課題3:心臟和血管課題3:心臟和血管課題3:心臟和血管課題3:心臟和血管課題3:心臟和血管
2.心臟是怎樣進行工作的?
3.血管有什么作用?
4.怎樣注意心臟和血管的保健?(結合所搜集資料)
5.在小組內交流討論上述問題。(小組長主持)
四)【自主學習展示】
小組代表進行講解。鼓勵學生作圖,板書進行講解。也可以利用多媒體。
五)【實驗(觀察)探究】
1.討論:脈搏的每分跳動的次數和什么因素有關?怎樣去驗證?(先思考后發言)
2.體驗活動:(首先填寫下表然后進行活動)
活動目的:驗證 脈搏的跳動快慢。
實驗過程與結論:
一個人不同狀態
內容
脈搏跳動次數(1分鐘)
結論
3.組內交流結論。
三)【活動展示質疑】(一個組一名發言人進行展示,同伴進行補充。其他組可以提問質疑)
向全班展示實驗結果。
六)【檢測】(5分鐘)
1.心臟位于胸腔 側。它的形狀像一個倒置的梨,上寬下窄,大小和自己的 差不多。
2.心臟的內部有4個腔。分別為 、 、 、 。
3. 是血液在全身中循環時所經過的管狀構造,它遍布在人的全身。
4.血管遍布全身.分為 、 、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