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種類繁多的動物》教學實錄
執教老師:特級教師 錢教學目標:1.能夠根據自己確定的標準給常見的動物分類。2.能夠說出動物按身體內有無脊柱可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3.試著總結昆蟲、魚類、鳥類、哺乳動物各自的身體特征,能為各種動物增添新成員。4.能夠欣賞并感受大自然因動物的多樣而美麗。
教學準備: 學生寫動物詞語卡片
課前談話:下面老師多不多?到這里上課喜歡不喜歡?老師也很高興,激動了好長時間。你們激動嗎?開心嗎?我們一起學習,有沒有信心?
課堂教學實錄:
(14:15開始上課)
【導入】
上課之前,老師發了你一張小卡片:請每位同學寫出你熟悉的動物。現在,哪位同學愿意說一下:你寫了幾種動物
——16種
——32種
如果給你時間,寫得完嗎?
——寫不完
為什么?
——太多了
是啊,太多了,寫不完。
(注,教學意圖: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收集本課教學資源,為教學作好準備)
【給常見的動物分類】
為了研究動物,我們把寫的動物拿出來,擺一擺,分分類。擺好后不要動,小組內看一看有什么需要改進的,統計一下你們小組有幾種分類方法
(14:18每位學生活動:擺卡片分類)
(教師中途插話):每個同學分好后,可以互相看一看有沒有需要改進的,統計你們小組共有幾種分類方法,等會兒要交流的。
哪位同學能代表小組向全班交流:我們小組由幾種分類方法?分別是怎么分的?
——根據生殖分類,分兩種:卵生、胎生;還根據生活在什么地方分的,分:分生活在水里的、陸地上的;還根據大小分類;根據昆蟲和動物分類的
——我們組根據“食什么”來分的,食肉的、食草的(師:還有一種雜食)
——根據動物分類的,哺乳動物、軟體動物、兩棲類、家禽類……
看來我們同學有自己的標準,有根有據。有的從動物吃什么去考慮,將動物分成植食動物、肉食動物、雜食動物;有的根據它的運動,分成地上的、空中的;有的根據繁殖的分兩類;有的根據住在哪里分野生的和飼養的。看來,動物那么多。
(注,教學意圖:讓學生領悟分類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確定的標準給動物分類,在分類活動中感受動物世界的多種多樣。該環節指導學生自己確定標準,給生活中常見的動物分類 )
【比較動物的骨骼】
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幾種動物,(出示:死的鯽魚、螃蟹)認識嗎?
——鯽魚、螃蟹
找找它們的骨架在哪里?
——螃蟹的骨架在外部,鯽魚的骨架在里面。
老師也帶來了這些,(出示鯽魚、鳥類的骨架)觀察一下;這兩類動物的骨架有什么共同點?
——都有脊椎
這個叫脊柱。人有沒有?在哪里?摸摸看。
誰能寫出來?
(學生板書:脊柱)
脊柱其實是一塊塊骨頭構成的,這一塊塊的骨頭叫脊椎,是軟骨構成的。所以把身體里有脊柱的叫脊椎動物。沒有脊柱的動物交無脊椎動物。
(學生補充板書: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
(學生打開課本看書)
為什么有脊柱的叫脊椎動物,不叫脊柱動物呢?因為脊柱是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椎動物結構復雜,又可以分為……請把第78頁的內動念一念。
(學生齊讀:……叫昆蟲、……叫魚類、……叫鳥類、……叫哺乳動物)
誰能幫助老師把板書補充下去
(學生板書:鳥類、魚類)
(上面的學生在板書,下面同時進行師生問答)什么叫昆蟲?
——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有三對足、兩對翅膀、一對觸角的動物是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