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第二周教育活動方案(周三至周五)
上午活動一:
音樂游戲:朋友碰一碰
目標:
1、感受2/4拍音樂節奏,學著按節奏走步。
1、體驗與同伴交流的快樂情感。
準備:
1、錄音磁帶《朋友碰一碰》。
2、木偶娃娃兩個。
過程:
1、聽辨旋律:
“我們都有很多好朋友,請你找一位好朋友。”
幼兒跟著音樂節奏邊拍手邊走步(一拍一步)。
2、學唱歌曲:
“好朋友見面可高興啦,怎樣表示呢?”
(1)幼兒與相鄰的好朋友互相做友好動作。出示木偶娃娃并進行表演。
“兩個娃娃在干什么?”(握手、擁抱等動作)
(2)教師邊唱歌邊表演木偶戲,演示歌曲中好朋友相碰的部位。
(3)幼兒學唱歌曲。
3、音樂游戲:朋友碰一碰
(1)玩法:幼兒邊唱邊走步找朋友,音樂終止時,教師說出好朋友相碰的部位,幼兒按指令找朋友碰一碰。
(2)幼兒游戲若干次。
活動二:
小動物模仿操
繼續學習模仿操(小雞、小猴)。
戶外活動:
玩大型玩具(學會輪流。)排隊,懂得按序
下午活動一:
玩沙玩水
活動目標:認識玩沙玩具,嘗試用玩具玩沙,體驗沙的特點。
活動準備:玩沙玩具、清理沙池
活動過程:
1、認識玩沙玩具
2、動動小手,感受沙的特點。
3、幼兒自由玩沙。
活動二:
節日活動:慶團圓
活動設計意圖: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它代表著團圓與吉祥。對于剛入圓的小班孩子來說,他們并不了解中秋節的意義和傳統風俗習慣。今年的中秋,意義非同尋常,國家特為中秋團圓節設立了節假日。所以,在我班開展的“慶團圓”活動中,我們主要以“快樂”為中心點,讓幼兒體驗幼兒園這個大家庭的團圓與快樂,激發孩子們樂意上幼兒園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1、請家長給孩子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教一首有關月亮的歌曲、詩歌等。
2、請家長帶幼兒觀察月亮的變化,知道八月十五晚上的月亮最圓、最亮。
3、帶孩子去超市,觀察各式各樣的月餅,并帶月餅入園。
活動過程:1、組織幼兒去音樂大廳開展活動。
2、教師向幼兒介紹中秋節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這天的月亮特別亮、特別圓。我們中國人有一個習慣,中秋節晚上一家人要一邊看月亮一邊吃月餅,還可以放煙火、玩燈,一家人團團圓圓,真快樂。所以中秋節也叫團圓節,中秋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
3、欣賞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幫助幼兒了解“月”的變化。
4、“慶團圓”節目表演,幼兒表演自備節目。
5、師生一邊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一邊品嘗月餅,并對同伴、老師說祝福的話,共享節日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