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進 位 乘
小猴在干什么?(有2只小猴在采桃子)每只猴子采了多少個桃子?(每只猴子采了14個桃子)14個桃子怎么放的?(先10個一筐,放了2筐,再4個一筐,也放了2筐)
小朋友們,我們怎么玩呢?老師提議,我們一起來做看物編乘法算式的游戲,
好嗎?
1、學生看圖自編乘法算式,小組交流,再派代表匯報。
2、學生交流:
(1)你們編的哪些算式自己會口算的?
(2)“20×3=”這道算式怎樣算呢?14×2呢?
(3)我們已學過哪些乘法呢?會算的同學將自己的計算方法說給大家聽聽?不會算的同學再想想,看能不能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和方法把這些題算出來。
【評析】由有趣的編題引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增強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更主要的是富有童趣的畫面,有利于學生探索不同方法,幫助學生在下面的學習中感悟算法。
二、分組討論,尋找方法
(一)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最后組內推薦一人向大家匯報。教師巡回了解學習情況并參與學習比較困難的小組討論、指導。
(二)學生匯報交流:
1、匯報口算“20×3”這道題的口算思路。(可能會出現)
方法一:20+20+20=60
方法二:3個2堆是6堆,6堆木頭就是60根。
方法三:2個十乘3得6個十,6個十就是60。
方法四:因為2×3=6,所以20×3=60。
2、引導發現
(1)你喜歡哪種方法?我們現在來想一想,照這樣算,8頭大象一共運了多少根木頭呢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再小組交流,最后選出比較簡單的方法匯報,匯報時,要求相同做法不重復說。
(3)那么口算整十數乘一位數時,用哪一種方法比較簡單呢?
(4)歸納小結:口算時,只要想幾乘幾等于幾,那么,幾個十乘幾就等于幾個十。
【評析】這里注意鼓勵學生應用已有經驗探索新的計算問題,在學生獨立思考解決的基礎上,再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觀念,傾聽同伴的解法,這樣的教學,有利于學生間的數學交流,有利于幫助學生養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
3、鞏固: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師出示卡片,學生口算。
4、匯報14×2的計算方法:(可能會出現以下口算方法)
方法一:14+14=28
方法二:2×10=20,2×4=8,20+8=28
幫助學生看圖理解:這就是把14分成幾和幾?先算幾個10?(2個10)再算幾個4?(2個4)合起來是多少?(28)
【評析】筆算乘法的算理與口算乘法是相通的。這里著重幫助學生理解一位數乘兩位數的意義及其結果所表示的數,以便通過知識的遷移,使學生理解筆算乘法的計算過程及方法。
這一計算過程我們也可以用豎式來表示。怎樣列豎式計算呢?請同學們打開書看第82頁的中間,看看白菜老師是怎樣用豎式來計算的。
5、學生看書自學。
師生交流:
(1)要先寫出橫式,再列豎式算得數。(板書:14×2=)
(2)列豎式先寫什么?再寫什么和什么?誰和誰對齊?然后用尺畫上橫線,邊說明邊列出豎式。
(3)想一想剛才口算14×2是分幾步算的?
引導學生明白為了計算方便,筆算要用2先乘4,再乘10,然后相加。
先算2乘個位上4得多少?
再算2乘多少?為什么這里的“1”是10?得多少?“20”的“2”寫在哪一位上?“0”呢?
最后要怎樣算?
板書:
1 4
× 2
8 ……4×2=8
2 0 ……10×2=20
2 8 ……8+20=28
誰能說一說筆算14×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