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認識”教學設計
2.“想想做做”第2題。談話:好學的小貓覺得小朋友學得不錯,于是來請教我們了。課件展示“想想做做”第2題,圖中各有幾個角,說給同桌聽。
3.“想想做做”第3、第5題。談話:聰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領這么棒,終于忍不住也要來考考我們,課件展示題目。小組討論后在班內交流。
4.“想想做做”第4題。談話:山羊老師對大家很滿意,決定帶小朋友玩一玩。
(1)動手拉扇子、合攏剪子。說說你看到的角有什么變化?
(2)給一張長方形的紙剪去一個角,還剩幾個角?啟發學生充分考慮各種可能的情況。
[設計意圖:借助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練習更加生動有趣,激起學生的興趣。]
四、總結全課,布置作業
談話: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回家給爸爸媽媽展示一下你今天學到的本領,找找你們家哪些物體上有角。
課后反思
1. 引導學生善于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激活生活經驗。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材料與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相聯系時,學生對學習才會有興趣!稊祵W課程標準(實驗稿)》也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學要讓學生充分體驗數學知識,理解數學知識,并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踐活動。我通過設計“在生活中常見的物體身上找角”,使學生覺得數學與生活有著密切聯系,增進了學生對數學價值和作用的認識,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2. 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促進數學思考。
教學中我能注重引導學生動手實踐,在操作中理解知識,發展思維。一改教師主宰課堂的局面,大膽放手,變過去的單純看教師演示為學生自己動手,使學生的聽覺、視覺、觸覺多種感官協同作用。本節課設計的“找”、“摸”、“說”、“做”的環節,幫助學生在數學活動中認識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學習興趣較為濃厚。這一環節也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表達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地貫徹執行新課標的理念與目標并非易事。本節課我對學生學習水平的差異關注不夠,這方面,今后還應作更多的思考,并嘗試更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