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數學第9 單元 統計與猜測教案
第 9 單元 統計與猜測
單元編寫意圖:本單元包括“生日”“買書”和“拋硬幣”三節。前兩節是統計的內容,第三節是概率的起始課。統計的學習內容,重在發展學生統計活動的經驗,進一步感受統計的必要性;概率,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必須通過“拋硬幣”“摸球”等學生熟悉的游戲活動,使他們感受現實世界中大量的不確定現象,這是學習概率的基礎。 單元教學目標:1、使學生經歷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通過簡單的概率,讓學生根據已知條件通過活動來判斷出結論,感受簡單推理的過程,初步獲得一些簡單的推理的經驗。 3、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的、全面的思考問題的意識 單元課時安排:教學時間為5課時
1 生 日 教學內容:教材90頁 教材分析:由于一年級的學生對統計活動已經有了初步的感知,所以,本課側重于學生對過程的評價與體驗,并以調動學生的學習情感為主,讓學生親身經歷收集數據、整理表格的過程,在發展統計觀念的同時,提高比較、分析、推理、交流的能力。本課設計重在讓學生體驗,讓學生運用各種感官“聽一聽,說一說,分一分”,寓學于玩。本課的特色在于讓學生近距離地感受生活,學會數據的調查、收集、整理,在實踐性的活動中應用知識。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1、在具體的“生日”情境中,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有所體驗,學會收集一些數據。 2、能夠根據圖表種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和推力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在具體環境中,體會數據的調查、收集、整理的過程,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有所體驗。 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調查方法,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收集和整理調查得到的數據。 2、鼓勵學生根據圖畫種的信息想學生或家長介紹自己班級的信息。 3、 能夠與同伴交流想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幫助學生感受統計的必要性,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 2.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愿望和興趣 3.滲透概率思想 教學重點:能夠根據圖表種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和推力能力。 教學難點:感受統計的必要性,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愿望和興趣。 課前準備:放大的90頁“涂一涂” 方法:自主調查收集 教學過程: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情 景 創 設
課前教師在教室內反復播放《生日快樂歌》的錄音磁帶。 談話激越: 你們剛才聽到的這首歌曲會唱嗎?這首歌一般是在什么時候唱?學生在無意識狀態下聽《生日快樂》的錄音。
學生對感興趣的話題非常關注,積極踴躍地回答老師的問話。 大聲齊唱。
學生喜歡的、親切悅耳的歌曲播放,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以飽滿的情緒投入學習,同時創設了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問 題 探 究
教學按月份劃分季節。 你的生日在哪一天?是什么季節? 課件出示: 三、四、五月為春季; 六、七、八月是夏季; 九、十、十一月是秋季; 十二、一、二月是冬季。 小調查。 談話引導:每個同學都有屬于自己的生日,老師現在想調查一下,同學們的生日都在什么季節,每個季節有多少名學生過生日等一些情況,可這么多學生怎么樣調查即省時又省力呢?誰能幫老師想個好主意,怎樣調查才好? 組織調查: 調查研究的方法有了,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開始調查吧! 組織匯總: 組織各小組長進行匯總。學生在小組內紛紛說出自己的生日日期和所屬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