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 認識人民幣 ,
(4)實踐購物。①師:小朋友們通過剛才的學習你們已經認識了人民幣,還知道了人民幣可以用來購物,也看到了小動物們購物的場景,你們想不想也來試一試呀?教師講清活動的規則:(課件演示)第一,4人小組合作。第二,文明購物。第三,互相交流。②活動(課件播放音樂)教師巡視。③小營業員匯報,表揚合格的營業員。
[設計意圖:這是在清晰識別人民幣,掌握元角十進關系和元角之間的換算關系的基礎上,對應用能力和創造精神的培養。為每個學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時空。在熱烈的購物之后,提升成功的意義,滿足學生成功的欲望]
三、回顧歸納,鼓勵發現
⒈師:時間過的真快,一會兒幾個月過去了,(播放課件)小豬把他的錢全花光了,小兔把他的錢存進儲蓄罐,舍不得用,每天都拿出來看一看,數一數。小猴子開了一家文具店,生意可好了,還幫助了許多生活中有困難的小動物。小朋友們,今天的故事好聽嗎?你們最喜歡哪只小動物?你們回去把這個故事告訴你的爸爸媽媽好嗎?
⒉師:說說你這節課都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呀?[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對自己學習過程的回顧,輔之于教師的補充。使學生對本節課學習的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設計思路:本節課的教學,我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注重了以下幾方面的教學:1、緊密聯系生活,創設故事情境,激發學習興趣。通過童話故事導入,遵循了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認知規律。2、充分體現數學的思想和方法。
如在“計算小豬的紅包有多少錢”、“小羊的紅包中有幾張1元”、“小狐貍的紅包中可能有幾張2角幾張1角”、“小狗買文具”、“小豬逛超市”、“小兔存錢”等環節都讓學生對結果用數學的思想和方法進行驗證,處處體現數學的精神。3、充分展示數學思維的美。數學課的核心即思維,本節課我在教學中非常重視這方面的引導,如在學生小組合作完如何付1元錢之后,我又追問了一句,“那怎樣想才能拿得又對又快呀?”接著我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對1元錢的付法進行了有規律的概括,歸納出了三種類型的付法,即單種人民幣的付法,兩種人民幣的付法,三種人民幣的付法。又如在練習的呈現上我也非常注重這方面的引導,使學生明白單位相同才能直接向加減,如在“小豬逛超市”這一環節的練習上先出示全部是元的計算、再出示全部是角的計算,接著在“小兔存錢”這一環節的練習中先出示有元有角的混合練習、再出示多張人民幣的混合計算。符合學生思維的順序,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的有順序、有層次的發展。
4、重視小組學習,促進合作交流。實踐證明,小組討論有利于全體學生主動性的發揮,有利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信息交流,有利于不同思維的碰撞。認識人民幣的知識比較適合運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讓學生說一說,結合情境擺一擺,給學生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機會,提高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如讓學生在小組中說一說都認識哪些人民幣,如何付1元錢等,學生在學習中互相交流,提高了觀察、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5、聯系實際用數學,提高探究能力。現代教育理論主張:讓學生動手做數學,而不是用耳朵聽數學。也就是說,在教學中要結合實際給學生創設實踐的機會。課程標準中也提出:要充分提供有趣的、與兒童生活背景有關的素材,題材宜多樣化,呈現方式也應豐富多彩。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為學生提供了:“幫小狗購買文具、小豬買蛋糕和氣球、小兔存錢”、“小組模擬購物”等實踐環節,使學生體會做數學的樂趣。學生在活動中通過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不僅增強了學習積極性,而且進一步感悟到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提高了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