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 > 表內除法---第二種分法(精選10篇)

表內除法---第二種分法

發布時間:2022-11-15

表內除法---第二種分法(精選10篇)

表內除法---第二種分法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實物圖,使學生進一步了解除法的的第二種分法.

  2.能夠看一幅圖列出相應的除法算式(進一步掌握第二種分東西的方法一份一份分的方法).

  3.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認真觀察、分析數量關系的習慣.

  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第二種分法的的含義.

  教學難點

  看一幅圖列相應的除法算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教師拍手4下,問:老師拍了幾下?

  2.請學生以老師拍的次數為一份,拍出2個4、5個4.

  3.教師再次拍5個2后,問:誰聽出來了,老師一共拍了多少下?一份是幾下?拍了相同的幾份?

  二、探究新知

  1.講解例6

  (1)直接出示例6的圖

  (2)問:通過看圖,你都知道了些什么?[生:一共有8個蘋果;每2個蘋果為一份;這道題是要我們求出:一共有8個蘋果,每2個蘋果為一份,可以分成幾份?]

  (3)要求:按照每2個蘋果一份,在書上畫一畫,再把書上的空格填完.

  (4)指名匯報例6

  (5)想:(今天學習的知識與上節課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只想不回答.

  2.講解例7

  (1)出示例7實物圖,問:通過看圖,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2)自己按要求在書上畫一畫,并把書上的空格填完.

  (3)指名匯報

  (4)教師重點講解:12塊餅干,每3塊一份,分成了4份.這時,我們就說:12里面有4個3.

  (5)誰能仿照這個例子說一說,例6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在例6中,因為有8個蘋果,每2個一份,分成了4份.所以還可以說,8里面有4個2.)

  3.歸納對比

  我們今天學習這兩道題與上節課學習題目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

  (1)分東西的方法是相同的,都是在一份一份的分;

  (2)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是相同的,都表示總數里包含著幾個一份的數.

  不同點:

  (1)這節課學習的題目比上節課要難了;

  (2)上節課時,一份數、份數和總數題目中都是直接給出的,這節課要通過看圖先知道一份是幾,然后再畫一畫,才能求出總數里包含著幾個一份的數.)

  三、鞏固發展

  1.先圈一圈,再在□里填上數.

  12÷4=□

  □個☆,每□個一份,分成了□份.

  12里面有□個4.

  2.

  __________ 6里面有□個2.

  3.自己根據自己的水平完成P 45、1-4

  (1)

  表示有□個,每□個 表示有□個,每□個

  一份,分成了□份. 一份,分成了□份.

  (2)

  8÷4=□ 10÷5=□

  (3)先圈一圈,再在□里填上數.

  □里面有□個□ □里面有□個□

  (4)

  6里面有□個3 12里面有□個□

  四、歸納質疑

  1.比較今天所學習的知識與上節課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2.上節課與今天學習的知識都是第二種分東西的方法,第二種分東西的方法與第一種分東西的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五、布置作業 (略)

  板書設計

表內除法---第二種分法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實物圖,使學生進一步了解除法的的第二種分法.

  2.能夠看一幅圖列出相應的除法算式(進一步掌握第二種分東西的方法一份一份分的方法).

  3.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認真觀察、分析數量關系的習慣.

  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第二種分法的的含義.

  教學難點

  看一幅圖列相應的除法算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教師拍手4下,問:老師拍了幾下?

  2.請學生以老師拍的次數為一份,拍出2個4、5個4.

  3.教師再次拍5個2后,問:誰聽出來了,老師一共拍了多少下?一份是幾下?拍了相同的幾份?

  二、探究新知

  1.講解例6

  (1)直接出示例6的圖

  (2)問:通過看圖,你都知道了些什么?[生:一共有8個蘋果;每2個蘋果為一份;這道題是要我們求出:一共有8個蘋果,每2個蘋果為一份,可以分成幾份?]

  (3)要求:按照每2個蘋果一份,在書上畫一畫,再把書上的空格填完.

  (4)指名匯報例6

  (5)想:(今天學習的知識與上節課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只想不回答.

  2.講解例7

  (1)出示例7實物圖,問:通過看圖,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2)自己按要求在書上畫一畫,并把書上的空格填完.

  (3)指名匯報

  (4)教師重點講解:12塊餅干,每3塊一份,分成了4份.這時,我們就說:12里面有4個3.

  (5)誰能仿照這個例子說一說,例6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在例6中,因為有8個蘋果,每2個一份,分成了4份.所以還可以說,8里面有4個2.)

  3.歸納對比

  我們今天學習這兩道題與上節課學習題目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

  (1)分東西的方法是相同的,都是在一份一份的分;

  (2)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是相同的,都表示總數里包含著幾個一份的數.

  不同點:

  (1)這節課學習的題目比上節課要難了;

  (2)上節課時,一份數、份數和總數題目中都是直接給出的,這節課要通過看圖先知道一份是幾,然后再畫一畫,才能求出總數里包含著幾個一份的數.)

  三、鞏固發展

  1.先圈一圈,再在□里填上數.

  12÷4=□

  □個☆,每□個一份,分成了□份.

  12里面有□個4.

  2.

  __________ 6里面有□個2.

  3.自己根據自己的水平完成P 45、1-4

  (1)

  表示有□個,每□個 表示有□個,每□個

  一份,分成了□份. 一份,分成了□份.

  (2)

  8÷4=□ 10÷5=□

  (3)先圈一圈,再在□里填上數.

  □里面有□個□ □里面有□個□

  (4)

  6里面有□個3 12里面有□個□

  四、歸納質疑

  1.比較今天所學習的知識與上節課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2.上節課與今天學習的知識都是第二種分東西的方法,第二種分東西的方法與第一種分東西的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五、布置作業 (略)

  板書設計

表內除法---第二種分法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第二種分法的含義,并知道這種分法為什么用除法計算,該怎樣用除法算式表示.

  2.培養學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使學生能正確表述分的過程及結果,理解除法含義.學會操作第二種分法分的過程.

  3.使學生通過參與“分”的過程,受到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初步感悟到“普遍的聯系”的觀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使學生明確“把一個數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這是第二種分法”,能知道這種方法怎樣用算式來表示;而且知道這種分法與第一種分法是緊密聯系的.

  教學難點

  理解第二種分法的含義.初步感悟到兩種方法的內在聯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實物演示,復習上節課所講的內容,為對比做好準備)

  1.問:誰能用簡單的語言來說說,我們上節課主要學習了什么知識?

  2.實物演示

  (1)復習回顧P40、例1

  ①出示P40、例1(用板條貼在黑板上):把8個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每份幾個?

  ②請一個學生到黑板前來,一邊分,一邊說

  下面幾個提問可以用投影片(或實物投影)顯示.

  ③問:根據他剛才分的過程,誰能列出一個除法算式?(8÷4=2)

  ④問:算式中的每個數的名稱各是什么?(算式中,8叫被除數,4叫除數,2叫商.)

  ⑤問:這個算式該怎么讀?(讀作:8除以4等于2.)

  ⑥問: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這個算式表示: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

  (2)復習回顧P40、例2

  ①出示P40、例2(用板條貼在黑板上):有6個桃,平均分在3個盤里,每盤(  )個.

  ②請一個學生道黑板前來,一邊分,一邊說

  下面的步驟同例1的第③~第⑥

  3.教師談話:今天,我們要在上節課的基礎上,繼續學習分東西的另一種方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4.

  (1)出示例4,移動例1的板條得到例4

  8個正方體,每2個放一堆,能分成幾堆?

  (2)師問:這道題跟剛才的題目有什么聯系,又有什么區別?

  (3)請同學們試著按要求分一分.(學生自己邊說邊擺,實際動手分一分,教師巡視,觀察學生操作過程.)

  (4)教師找學生在實物投影上邊說邊擺分的過程.(有8個小正方體,每2個放一堆,也就是每2個正方體為一份,每次就拿出2個小正方體,沒分完,再拿出2個正方體放1堆,直到分完為止.)

  (5)問:“8個正方體,每2個放一堆,能分成幾堆?”

  8個正方體,每2個放一堆,能分成4堆.(板書:4)

  2.教學例5.

  (1)出示例5,移動例2的板條得到例5

  有6個桃,每2個放一盤,能放(  )盤?

  (2)師問:這道題跟剛才的題目有什么聯系,又有什么區別?

  (3)提問:“每2個放一盤,”是什么意思? (每2個放一盤,就是說每份是2個,每盤要放得同樣多.)

  (4)請同學們試著按要求分一分.(學生自己邊說邊擺,實際動手分一分,教師巡視,觀察學生操作過程.)

  在分桃子之前教師讓學生回想剛才分正方體的方法,引導學生思考應先怎么分,再怎么分.在獨立思考后同桌討論.然后再動手實際的分一分.

  (5)學生匯報分的過程和結果,教師同時演示.(如果時間允許,還可以再讓1個學生邊說,邊操作一下分桃子的全過程.)

  師生小結:6個桃,每2個放一盤,放了3盤.(板書:3)

  (6)問:我們已經知道了,平均分用除法表示,誰能把剛才我們分桃子的過程用一個除法算式表示出來?[生:6÷2=3(盤)]

  (7)問: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先叫幾個學生試著說一說)

  (8)教師說出算式表示的意思,同時板書:有6個,每2個分一份,分成了3份.

  3.對比感悟

  (1)師問: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一種分東西的方法,也就是一個一個分的方法.題目的特點是已知要分的總數是多少,要把總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這節課我們學習的題目有什么特點,誰能簡單說說今天學習的這種分東西的方法?

  (今天學習的是第二種分東西的分法,也就是一份一份分東西的方法.題目的特點是:已知要分的總數和一份的數各是多少,求能分成多少份.)

  (2)問:這兩種分東西的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又有什么不同點?

  4.師:這節課學習了哪些知識?教師板書:除法的初步認識,第二種分法.

  三、鞏固練習

  1.先擺一擺,再寫出算式.

  (1)12根小棒,每2根一份,能分成幾份?

  12÷□=□

  (2)12根小棒,每6根一份,能分成幾份?

  __________

  2.看一看這兩道題的算式,你有什么發現?

  (引導學生知道:

  (1)要分的總數不變,每一份的數越小,分得的份數就越多;

  (2)反之,要分的總數不變,每一份的數越大,分得的份數就越多少.)

  四、歸納質疑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大家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五、布置作業 (略)

  板書設計

表內除法---第二種分法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實物圖,使學生進一步了解除法的的第二種分法.

  2.能夠看一幅圖列出相應的除法算式(進一步掌握第二種分東西的方法一份一份分的方法).

  3.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認真觀察、分析數量關系的習慣.

  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第二種分法的的含義.

  教學難點 

  看一幅圖列相應的除法算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教師拍手4下,問:老師拍了幾下?

  2.請學生以老師拍的次數為一份,拍出2個4、5個4.

  3.教師再次拍5個2后,問:誰聽出來了,老師一共拍了多少下?一份是幾下?拍了相同的幾份?

  二、探究新知

  1.講解例6

  (1)直接出示例6的圖

  (2)問:通過看圖,你都知道了些什么?[生:一共有8個蘋果;每2個蘋果為一份;這道題是要我們求出:一共有8個蘋果,每2個蘋果為一份,可以分成幾份?]

  (3)要求:按照每2個蘋果一份,在書上畫一畫,再把書上的空格填完.

  (4)指名匯報例6

  (5)想:(今天學習的知識與上節課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只想不回答.

  2.講解例7

  (1)出示例7實物圖,問:通過看圖,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2)自己按要求在書上畫一畫,并把書上的空格填完.

  (3)指名匯報

  (4)教師重點講解:12塊餅干,每3塊一份,分成了4份.這時,我們就說:12里面有4個3.

  (5)誰能仿照這個例子說一說,例6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在例6中,因為有8個蘋果,每2個一份,分成了4份.所以還可以說,8里面有4個2.)

  3.歸納對比

  我們今天學習這兩道題與上節課學習題目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

  (1)分東西的方法是相同的,都是在一份一份的分;

  (2)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是相同的,都表示總數里包含著幾個一份的數.

  不同點:

  (1)這節課學習的題目比上節課要難了;

  (2)上節課時,一份數、份數和總數題目中都是直接給出的,這節課要通過看圖先知道一份是幾,然后再畫一畫,才能求出總數里包含著幾個一份的數.)

  三、鞏固發展

  1.先圈一圈,再在□里填上數.

  12÷4=□

  □個☆,每□個一份,分成了□份.

  12里面有□個4.

  2.

  __________ 6里面有□個2.

  3.自己根據自己的水平完成P 45、1-4

  (1)

  表示有□個,每□個 表示有□個,每□個

  一份,分成了□份. 一份,分成了□份.

  (2)

  8÷4=□ 10÷5=□

  (3)先圈一圈,再在□里填上數.

  □里面有□個□ □里面有□個□

  (4)

  6里面有□個3 12里面有□個□

  四、歸納質疑

  1.比較今天所學習的知識與上節課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2.上節課與今天學習的知識都是第二種分東西的方法,第二種分東西的方法與第一種分東西的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五、布置作業 (略)

  板書設計 

表內除法---第二種分法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第二種分法的含義,并知道這種分法為什么用除法計算,該怎樣用除法算式表示.

  2.培養學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使學生能正確表述分的過程及結果,理解除法含義.學會操作第二種分法分的過程.

  3.使學生通過參與“分”的過程,受到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初步感悟到“普遍的聯系”的觀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使學生明確“把一個數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這是第二種分法”,能知道這種方法怎樣用算式來表示;而且知道這種分法與第一種分法是緊密聯系的.

  教學難點 

  理解第二種分法的含義.初步感悟到兩種方法的內在聯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實物演示,復習上節課所講的內容,為對比做好準備)

  1.問:誰能用簡單的語言來說說,我們上節課主要學習了什么知識?

  2.實物演示

  (1)復習回顧P40、例1

  ①出示P40、例1(用板條貼在黑板上):把8個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每份幾個?

  ②請一個學生到黑板前來,一邊分,一邊說

  下面幾個提問可以用投影片(或實物投影)顯示.

  ③問:根據他剛才分的過程,誰能列出一個除法算式?(8÷4=2)

  ④問:算式中的每個數的名稱各是什么?(算式中,8叫被除數,4叫除數,2叫商.)

  ⑤問:這個算式該怎么讀?(讀作:8除以4等于2.)

  ⑥問: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這個算式表示: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

  (2)復習回顧P40、例2

  ①出示P40、例2(用板條貼在黑板上):有6個桃,平均分在3個盤里,每盤(  )個.

  ②請一個學生道黑板前來,一邊分,一邊說

  下面的步驟同例1的第③~第⑥

  3.教師談話:今天,我們要在上節課的基礎上,繼續學習分東西的另一種方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4.

  (1)出示例4,移動例1的板條得到例4

  8個正方體,每2個放一堆,能分成幾堆?

  (2)師問:這道題跟剛才的題目有什么聯系,又有什么區別?

  (3)請同學們試著按要求分一分.(學生自己邊說邊擺,實際動手分一分,教師巡視,觀察學生操作過程.)

  (4)教師找學生在實物投影上邊說邊擺分的過程.(有8個小正方體,每2個放一堆,也就是每2個正方體為一份,每次就拿出2個小正方體,沒分完,再拿出2個正方體放1堆,直到分完為止.)

  (5)問:“8個正方體,每2個放一堆,能分成幾堆?”

  8個正方體,每2個放一堆,能分成4堆.(板書:4)

  2.教學例5.

  (1)出示例5,移動例2的板條得到例5

  有6個桃,每2個放一盤,能放(  )盤?

  (2)師問:這道題跟剛才的題目有什么聯系,又有什么區別?

  (3)提問:“每2個放一盤,”是什么意思? (每2個放一盤,就是說每份是2個,每盤要放得同樣多.)

  (4)請同學們試著按要求分一分.(學生自己邊說邊擺,實際動手分一分,教師巡視,觀察學生操作過程.)

  在分桃子之前教師讓學生回想剛才分正方體的方法,引導學生思考應先怎么分,再怎么分.在獨立思考后同桌討論.然后再動手實際的分一分.

  (5)學生匯報分的過程和結果,教師同時演示.(如果時間允許,還可以再讓1個學生邊說,邊操作一下分桃子的全過程.)

  師生小結:6個桃,每2個放一盤,放了3盤.(板書:3)

  (6)問:我們已經知道了,平均分用除法表示,誰能把剛才我們分桃子的過程用一個除法算式表示出來?[生:6÷2=3(盤)]

  (7)問: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先叫幾個學生試著說一說)

  (8)教師說出算式表示的意思,同時板書:有6個,每2個分一份,分成了3份.

  3.對比感悟

  (1)師問: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一種分東西的方法,也就是一個一個分的方法.題目的特點是已知要分的總數是多少,要把總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這節課我們學習的題目有什么特點,誰能簡單說說今天學習的這種分東西的方法?

  (今天學習的是第二種分東西的分法,也就是一份一份分東西的方法.題目的特點是:已知要分的總數和一份的數各是多少,求能分成多少份.)

  (2)問:這兩種分東西的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又有什么不同點?

  4.師:這節課學習了哪些知識?教師板書:除法的初步認識,第二種分法.

  三、鞏固練習

  1.先擺一擺,再寫出算式.

  (1)12根小棒,每2根一份,能分成幾份?

  12÷□=□

  (2)12根小棒,每6根一份,能分成幾份?

  __________

  2.看一看這兩道題的算式,你有什么發現?

  (引導學生知道:

  (1)要分的總數不變,每一份的數越小,分得的份數就越多;

  (2)反之,要分的總數不變,每一份的數越大,分得的份數就越多少.)

  四、歸納質疑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大家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五、布置作業 (略)

  板書設計 

表內除法---第二種分法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第二種分法的含義,并知道這種分法為什么用除法計算,該怎樣用除法算式表示.

  2.培養學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使學生能正確表述分的過程及結果,理解除法含義.學會操作第二種分法分的過程.

  3.使學生通過參與“分”的過程,受到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初步感悟到“普遍的聯系”的觀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使學生明確“把一個數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這是第二種分法”,能知道這種方法怎樣用算式來表示;而且知道這種分法與第一種分法是緊密聯系的.

  教學難點 

  理解第二種分法的含義.初步感悟到兩種方法的內在聯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實物演示,復習上節課所講的內容,為對比做好準備)

  1.問:誰能用簡單的語言來說說,我們上節課主要學習了什么知識?

  2.實物演示

  (1)復習回顧P40、例1

  ①出示P40、例1(用板條貼在黑板上):把8個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每份幾個?

  ②請一個學生到黑板前來,一邊分,一邊說

  下面幾個提問可以用投影片(或實物投影)顯示.

  ③問:根據他剛才分的過程,誰能列出一個除法算式?(8÷4=2)

  ④問:算式中的每個數的名稱各是什么?(算式中,8叫被除數,4叫除數,2叫商.)

  ⑤問:這個算式該怎么讀?(讀作:8除以4等于2.)

  ⑥問: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這個算式表示: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

  (2)復習回顧P40、例2

  ①出示P40、例2(用板條貼在黑板上):有6個桃,平均分在3個盤里,每盤(  )個.

  ②請一個學生道黑板前來,一邊分,一邊說

  下面的步驟同例1的第③~第⑥

  3.教師談話:今天,我們要在上節課的基礎上,繼續學習分東西的另一種方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4.

  (1)出示例4,移動例1的板條得到例4

  8個正方體,每2個放一堆,能分成幾堆?

  (2)師問:這道題跟剛才的題目有什么聯系,又有什么區別?

  (3)請同學們試著按要求分一分.(學生自己邊說邊擺,實際動手分一分,教師巡視,觀察學生操作過程.)

  (4)教師找學生在實物投影上邊說邊擺分的過程.(有8個小正方體,每2個放一堆,也就是每2個正方體為一份,每次就拿出2個小正方體,沒分完,再拿出2個正方體放1堆,直到分完為止.)

  (5)問:“8個正方體,每2個放一堆,能分成幾堆?”

  8個正方體,每2個放一堆,能分成4堆.(板書:4)

  2.教學例5.

  (1)出示例5,移動例2的板條得到例5

  有6個桃,每2個放一盤,能放(  )盤?

  (2)師問:這道題跟剛才的題目有什么聯系,又有什么區別?

  (3)提問:“每2個放一盤,”是什么意思? (每2個放一盤,就是說每份是2個,每盤要放得同樣多.)

  (4)請同學們試著按要求分一分.(學生自己邊說邊擺,實際動手分一分,教師巡視,觀察學生操作過程.)

  在分桃子之前教師讓學生回想剛才分正方體的方法,引導學生思考應先怎么分,再怎么分.在獨立思考后同桌討論.然后再動手實際的分一分.

  (5)學生匯報分的過程和結果,教師同時演示.(如果時間允許,還可以再讓1個學生邊說,邊操作一下分桃子的全過程.)

  師生小結:6個桃,每2個放一盤,放了3盤.(板書:3)

  (6)問:我們已經知道了,平均分用除法表示,誰能把剛才我們分桃子的過程用一個除法算式表示出來?[生:6÷2=3(盤)]

  (7)問: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先叫幾個學生試著說一說)

  (8)教師說出算式表示的意思,同時板書:有6個,每2個分一份,分成了3份.

  3.對比感悟

  (1)師問: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一種分東西的方法,也就是一個一個分的方法.題目的特點是已知要分的總數是多少,要把總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這節課我們學習的題目有什么特點,誰能簡單說說今天學習的這種分東西的方法?

  (今天學習的是第二種分東西的分法,也就是一份一份分東西的方法.題目的特點是:已知要分的總數和一份的數各是多少,求能分成多少份.)

  (2)問:這兩種分東西的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又有什么不同點?

  4.師:這節課學習了哪些知識?教師板書:除法的初步認識,第二種分法.

  三、鞏固練習

  1.先擺一擺,再寫出算式.

  (1)12根小棒,每2根一份,能分成幾份?

  12÷□=□

  (2)12根小棒,每6根一份,能分成幾份?

  __________

  2.看一看這兩道題的算式,你有什么發現?

  (引導學生知道:

  (1)要分的總數不變,每一份的數越小,分得的份數就越多;

  (2)反之,要分的總數不變,每一份的數越大,分得的份數就越多少.)

  四、歸納質疑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大家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五、布置作業 (略)

  板書設計 

表內除法---第二種分法 篇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第二種分法的含義,并知道這種分法為什么用除法計算,該怎樣用除法算式表示.

  2.培養學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使學生能正確表述分的過程及結果,理解除法含義.學會操作第二種分法分的過程.

  3.使學生通過參與“分”的過程,受到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初步感悟到“普遍的聯系”的觀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使學生明確“把一個數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這是第二種分法”,能知道這種方法怎樣用算式來表示;而且知道這種分法與第一種分法是緊密聯系的.

  教學難點

  理解第二種分法的含義.初步感悟到兩種方法的內在聯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實物演示,復習上節課所講的內容,為對比做好準備)

  1.問:誰能用簡單的語言來說說,我們上節課主要學習了什么知識?

  2.實物演示

  (1)復習回顧P40、例1

  ①出示P40、例1(用板條貼在黑板上):把8個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每份幾個?

  ②請一個學生到黑板前來,一邊分,一邊說

  下面幾個提問可以用投影片(或實物投影)顯示.

  ③問:根據他剛才分的過程,誰能列出一個除法算式?(8÷4=2)

  ④問:算式中的每個數的名稱各是什么?(算式中,8叫被除數,4叫除數,2叫商.)

  ⑤問:這個算式該怎么讀?(讀作:8除以4等于2.)

  ⑥問: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這個算式表示: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

  (2)復習回顧P40、例2

  ①出示P40、例2(用板條貼在黑板上):有6個桃,平均分在3個盤里,每盤(  )個.

  ②請一個學生道黑板前來,一邊分,一邊說

  下面的步驟同例1的第③~第⑥

  3.教師談話:今天,我們要在上節課的基礎上,繼續學習分東西的另一種方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4.

  (1)出示例4,移動例1的板條得到例4

  8個正方體,每2個放一堆,能分成幾堆?

  (2)師問:這道題跟剛才的題目有什么聯系,又有什么區別?

  (3)請同學們試著按要求分一分.(學生自己邊說邊擺,實際動手分一分,教師巡視,觀察學生操作過程.)

  (4)教師找學生在實物投影上邊說邊擺分的過程.(有8個小正方體,每2個放一堆,也就是每2個正方體為一份,每次就拿出2個小正方體,沒分完,再拿出2個正方體放1堆,直到分完為止.)

  (5)問:“8個正方體,每2個放一堆,能分成幾堆?”

  8個正方體,每2個放一堆,能分成4堆.(板書:4)

  2.教學例5.

  (1)出示例5,移動例2的板條得到例5

  有6個桃,每2個放一盤,能放(  )盤?

  (2)師問:這道題跟剛才的題目有什么聯系,又有什么區別?

  (3)提問:“每2個放一盤,”是什么意思? (每2個放一盤,就是說每份是2個,每盤要放得同樣多.)

  (4)請同學們試著按要求分一分.(學生自己邊說邊擺,實際動手分一分,教師巡視,觀察學生操作過程.)

  在分桃子之前教師讓學生回想剛才分正方體的方法,引導學生思考應先怎么分,再怎么分.在獨立思考后同桌討論.然后再動手實際的分一分.

  (5)學生匯報分的過程和結果,教師同時演示.(如果時間允許,還可以再讓1個學生邊說,邊操作一下分桃子的全過程.)

  師生小結:6個桃,每2個放一盤,放了3盤.(板書:3)

  (6)問:我們已經知道了,平均分用除法表示,誰能把剛才我們分桃子的過程用一個除法算式表示出來?[生:6÷2=3(盤)]

  (7)問: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先叫幾個學生試著說一說)

  (8)教師說出算式表示的意思,同時板書:有6個,每2個分一份,分成了3份.

  3.對比感悟

  (1)師問: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一種分東西的方法,也就是一個一個分的方法.題目的特點是已知要分的總數是多少,要把總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這節課我們學習的題目有什么特點,誰能簡單說說今天學習的這種分東西的方法?

  (今天學習的是第二種分東西的分法,也就是一份一份分東西的方法.題目的特點是:已知要分的總數和一份的數各是多少,求能分成多少份.)

  (2)問:這兩種分東西的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又有什么不同點?

  4.師:這節課學習了哪些知識?教師板書:除法的初步認識,第二種分法.

  三、鞏固練習

  1.先擺一擺,再寫出算式.

  (1)12根小棒,每2根一份,能分成幾份?

  12÷□=□

  (2)12根小棒,每6根一份,能分成幾份?

  __________

  2.看一看這兩道題的算式,你有什么發現?

  (引導學生知道:

  (1)要分的總數不變,每一份的數越小,分得的份數就越多;

  (2)反之,要分的總數不變,每一份的數越大,分得的份數就越多少.)

  四、歸納質疑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大家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五、布置作業 (略)

  板書設計

表內除法---第二種分法 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實物圖,使學生進一步了解除法的的第二種分法.

  2.能夠看一幅圖列出相應的除法算式(進一步掌握第二種分東西的方法一份一份分的方法).

  3.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認真觀察、分析數量關系的習慣.

  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第二種分法的的含義.

  教學難點 

  看一幅圖列相應的除法算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教師拍手4下,問:老師拍了幾下?

  2.請學生以老師拍的次數為一份,拍出2個4、5個4.

  3.教師再次拍5個2后,問:誰聽出來了,老師一共拍了多少下?一份是幾下?拍了相同的幾份?

  二、探究新知

  1.講解例6

  (1)直接出示例6的圖

  (2)問:通過看圖,你都知道了些什么?[生:一共有8個蘋果;每2個蘋果為一份;這道題是要我們求出:一共有8個蘋果,每2個蘋果為一份,可以分成幾份?]

  (3)要求:按照每2個蘋果一份,在書上畫一畫,再把書上的空格填完.

  (4)指名匯報例6

  (5)想:(今天學習的知識與上節課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只想不回答.

  2.講解例7

  (1)出示例7實物圖,問:通過看圖,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2)自己按要求在書上畫一畫,并把書上的空格填完.

  (3)指名匯報

  (4)教師重點講解:12塊餅干,每3塊一份,分成了4份.這時,我們就說:12里面有4個3.

  (5)誰能仿照這個例子說一說,例6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在例6中,因為有8個蘋果,每2個一份,分成了4份.所以還可以說,8里面有4個2.)

  3.歸納對比

  我們今天學習這兩道題與上節課學習題目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

  (1)分東西的方法是相同的,都是在一份一份的分;

  (2)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是相同的,都表示總數里包含著幾個一份的數.

  不同點:

  (1)這節課學習的題目比上節課要難了;

  (2)上節課時,一份數、份數和總數題目中都是直接給出的,這節課要通過看圖先知道一份是幾,然后再畫一畫,才能求出總數里包含著幾個一份的數.)

  三、鞏固發展

  1.先圈一圈,再在□里填上數.

  12÷4=□

  □個☆,每□個一份,分成了□份.

  12里面有□個4.

  2.

  __________ 6里面有□個2.

  3.自己根據自己的水平完成P 45、1-4

  (1)

  表示有□個,每□個 表示有□個,每□個

  一份,分成了□份. 一份,分成了□份.

  (2)

  8÷4=□ 10÷5=□

  (3)先圈一圈,再在□里填上數.

  □里面有□個□ □里面有□個□

  (4)

  6里面有□個3 12里面有□個□

  四、歸納質疑

  1.比較今天所學習的知識與上節課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2.上節課與今天學習的知識都是第二種分東西的方法,第二種分東西的方法與第一種分東西的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五、布置作業 (略)

  板書設計 

表內除法---第二種分法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實物圖,使學生進一步了解除法的的第二種分法.

  2.能夠看一幅圖列出相應的除法算式(進一步掌握第二種分東西的方法一份一份分的方法).

  3.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認真觀察、分析數量關系的習慣.

  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第二種分法的的含義.

  教學難點 

  看一幅圖列相應的除法算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教師拍手4下,問:老師拍了幾下?

  2.請學生以老師拍的次數為一份,拍出2個4、5個4.

  3.教師再次拍5個2后,問:誰聽出來了,老師一共拍了多少下?一份是幾下?拍了相同的幾份?

  二、探究新知

  1.講解例6

  (1)直接出示例6的圖

  (2)問:通過看圖,你都知道了些什么?[生:一共有8個蘋果;每2個蘋果為一份;這道題是要我們求出:一共有8個蘋果,每2個蘋果為一份,可以分成幾份?]

  (3)要求:按照每2個蘋果一份,在書上畫一畫,再把書上的空格填完.

  (4)指名匯報例6

  (5)想:(今天學習的知識與上節課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只想不回答.

  2.講解例7

  (1)出示例7實物圖,問:通過看圖,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2)自己按要求在書上畫一畫,并把書上的空格填完.

  (3)指名匯報

  (4)教師重點講解:12塊餅干,每3塊一份,分成了4份.這時,我們就說:12里面有4個3.

  (5)誰能仿照這個例子說一說,例6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在例6中,因為有8個蘋果,每2個一份,分成了4份.所以還可以說,8里面有4個2.)

  3.歸納對比

  我們今天學習這兩道題與上節課學習題目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

  (1)分東西的方法是相同的,都是在一份一份的分;

  (2)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是相同的,都表示總數里包含著幾個一份的數.

  不同點:

  (1)這節課學習的題目比上節課要難了;

  (2)上節課時,一份數、份數和總數題目中都是直接給出的,這節課要通過看圖先知道一份是幾,然后再畫一畫,才能求出總數里包含著幾個一份的數.)

  三、鞏固發展

  1.先圈一圈,再在□里填上數.

  12÷4=□

  □個☆,每□個一份,分成了□份.

  12里面有□個4.

  2.

  __________ 6里面有□個2.

  3.自己根據自己的水平完成P 45、1-4

  (1)

  表示有□個,每□個 表示有□個,每□個

  一份,分成了□份. 一份,分成了□份.

  (2)

  8÷4=□ 10÷5=□

  (3)先圈一圈,再在□里填上數.

  □里面有□個□ □里面有□個□

  (4)

  6里面有□個3 12里面有□個□

  四、歸納質疑

  1.比較今天所學習的知識與上節課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2.上節課與今天學習的知識都是第二種分東西的方法,第二種分東西的方法與第一種分東西的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五、布置作業 (略)

  板書設計 

表內除法---第二種分法 篇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第二種分法的含義,并知道這種分法為什么用除法計算,該怎樣用除法算式表示.

  2.培養學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使學生能正確表述分的過程及結果,理解除法含義.學會操作第二種分法分的過程.

  3.使學生通過參與“分”的過程,受到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初步感悟到“普遍的聯系”的觀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使學生明確“把一個數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這是第二種分法”,能知道這種方法怎樣用算式來表示;而且知道這種分法與第一種分法是緊密聯系的.

  教學難點 

  理解第二種分法的含義.初步感悟到兩種方法的內在聯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實物演示,復習上節課所講的內容,為對比做好準備)

  1.問:誰能用簡單的語言來說說,我們上節課主要學習了什么知識?

  2.實物演示

  (1)復習回顧P40、例1

  ①出示P40、例1(用板條貼在黑板上):把8個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每份幾個?

  ②請一個學生到黑板前來,一邊分,一邊說

  下面幾個提問可以用投影片(或實物投影)顯示.

  ③問:根據他剛才分的過程,誰能列出一個除法算式?(8÷4=2)

  ④問:算式中的每個數的名稱各是什么?(算式中,8叫被除數,4叫除數,2叫商.)

  ⑤問:這個算式該怎么讀?(讀作:8除以4等于2.)

  ⑥問: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這個算式表示: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

  (2)復習回顧P40、例2

  ①出示P40、例2(用板條貼在黑板上):有6個桃,平均分在3個盤里,每盤(  )個.

  ②請一個學生道黑板前來,一邊分,一邊說

  下面的步驟同例1的第③~第⑥

  3.教師談話:今天,我們要在上節課的基礎上,繼續學習分東西的另一種方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4.

  (1)出示例4,移動例1的板條得到例4

  8個正方體,每2個放一堆,能分成幾堆?

  (2)師問:這道題跟剛才的題目有什么聯系,又有什么區別?

  (3)請同學們試著按要求分一分.(學生自己邊說邊擺,實際動手分一分,教師巡視,觀察學生操作過程.)

  (4)教師找學生在實物投影上邊說邊擺分的過程.(有8個小正方體,每2個放一堆,也就是每2個正方體為一份,每次就拿出2個小正方體,沒分完,再拿出2個正方體放1堆,直到分完為止.)

  (5)問:“8個正方體,每2個放一堆,能分成幾堆?”

  8個正方體,每2個放一堆,能分成4堆.(板書:4)

  2.教學例5.

  (1)出示例5,移動例2的板條得到例5

  有6個桃,每2個放一盤,能放(  )盤?

  (2)師問:這道題跟剛才的題目有什么聯系,又有什么區別?

  (3)提問:“每2個放一盤,”是什么意思? (每2個放一盤,就是說每份是2個,每盤要放得同樣多.)

  (4)請同學們試著按要求分一分.(學生自己邊說邊擺,實際動手分一分,教師巡視,觀察學生操作過程.)

  在分桃子之前教師讓學生回想剛才分正方體的方法,引導學生思考應先怎么分,再怎么分.在獨立思考后同桌討論.然后再動手實際的分一分.

  (5)學生匯報分的過程和結果,教師同時演示.(如果時間允許,還可以再讓1個學生邊說,邊操作一下分桃子的全過程.)

  師生小結:6個桃,每2個放一盤,放了3盤.(板書:3)

  (6)問:我們已經知道了,平均分用除法表示,誰能把剛才我們分桃子的過程用一個除法算式表示出來?[生:6÷2=3(盤)]

  (7)問: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先叫幾個學生試著說一說)

  (8)教師說出算式表示的意思,同時板書:有6個,每2個分一份,分成了3份.

  3.對比感悟

  (1)師問: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一種分東西的方法,也就是一個一個分的方法.題目的特點是已知要分的總數是多少,要把總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這節課我們學習的題目有什么特點,誰能簡單說說今天學習的這種分東西的方法?

  (今天學習的是第二種分東西的分法,也就是一份一份分東西的方法.題目的特點是:已知要分的總數和一份的數各是多少,求能分成多少份.)

  (2)問:這兩種分東西的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又有什么不同點?

  4.師:這節課學習了哪些知識?教師板書:除法的初步認識,第二種分法.

  三、鞏固練習

  1.先擺一擺,再寫出算式.

  (1)12根小棒,每2根一份,能分成幾份?

  12÷□=□

  (2)12根小棒,每6根一份,能分成幾份?

  __________

  2.看一看這兩道題的算式,你有什么發現?

  (引導學生知道:

  (1)要分的總數不變,每一份的數越小,分得的份數就越多;

  (2)反之,要分的總數不變,每一份的數越大,分得的份數就越多少.)

  四、歸納質疑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大家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五、布置作業 (略)

  板書設計 

表內除法---第二種分法(精選10篇) 相關內容:
  • 表內除法---第二種分法(二)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實物圖,使學生進一步了解除法的的第二種分法. 2.能夠看一幅圖列出相應的除法算式(進一步掌握第二種分東西的方法一份一份分的方法). 3.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認真觀察、分析數量關系的習慣. 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第二...

  • 表內除法---第二種分法(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第二種分法的含義,并知道這種分法為什么用除法計算,該怎樣用除法算式表示. 2.培養學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使學生能正確表述分的過程及結果,理解除法含義.學會操作第二種分法分的過程. 3.使學生通過參與“分”的...

  • 表內除法---第二種分法(二)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實物圖,使學生進一步了解除法的的第二種分法. 2.能夠看一幅圖列出相應的除法算式(進一步掌握第二種分東西的方法一份一份分的方法). 3.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認真觀察、分析數量關系的習慣. 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第二...

  • 表內除法---第二種分法(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第二種分法的含義,并知道這種分法為什么用除法計算,該怎樣用除法算式表示. 2.培養學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使學生能正確表述分的過程及結果,理解除法含義.學會操作第二種分法分的過程. 3.使學生通過參與“分”的...

  • 表內除法教案(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進一步鞏固用表內乘除法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2、學生初步嘗試運用分析、推理、轉化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教學重點:1、學會運用表內乘除法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2、開拓學生的解題思路。...

  • 表內除法(精選12篇)

    【教學內容】除法的初步認識,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解決問題。【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2.使學生初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系。...

  • 《表內除法》教學反思(通用11篇)

    表內乘除法是二年級第二學期數學教學的重點內容,也是學生學習多位數乘除法計算的基礎,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功。在教學這部分知識時,看似簡單的口算計算,我發現學生在口算時很容易出錯。...

  • 第四單元表內除法(通用2篇)

    第1課時教學內容:教材49頁例1目的要求:使學生明確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算理,初步會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數。教學重點: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教學難點: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 第二單元 表內除法(通用5篇)

    單元要點分析教材內容: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義、學會乘法口訣口算表內乘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學生創設解決問題的情景,讓學生了解知識來源于生活,消除學生因為第一次接觸除法而產生的陌生...

  • 表內除法(通用16篇)

    一、教學內容1.除法的初步認識2.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解決問題”結合上面內容進行。二、教學目標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2.使學生初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系。...

  • 第3冊第四章-表內除法應用題(通用5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學會解答“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和“求一個數里包含幾個另一個數”的除法應用題.2.通過分析解答兩類不同類型的應用題,初步培養學生們的分析比較能力.3.創設適當的情境,在教學的全過程中,培養學生...

  • 表內除法---第一種分法(精選5篇)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教科書(人教版)第三冊第45~46頁例1、例2.教學目標1.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初步學會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2.建立除法的觀念,初步理解除法的意義.學會操作第一種分法“分”的過程.教學重點使學生知...

  • 表內除法2

    觀賞蝴蝶標本一、教學內容:教材76頁二、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學習用6~9的乘法口訣求商。2、經歷用6~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計算過程,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 表內除法(一)(人教新課標二下)

    一、教學內容1.除法的初步認識2.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解決問題”結合上面內容進行。二、教學目標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2.使學生初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系。...

  • 表內除法

    信息窗1 采集動植物標本一、教學內容:用2~5的乘法口訣求商,教科書第72~74頁二、教學目標:1、 結合具體情境,學習用2~5的口訣求商。2、 經歷用2~5的乘法口訣求商的計算過程,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亚洲国语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精视频 | 欧美另类在线制服丝袜国产 | 亚洲综合小说区图片 | 熟女少妇色综合图区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 | 夜夜夜夜夜夜久久久久久久 | 另类校园春色小说综合网 | 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 一级毛片av | 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高清精品50路 | 女人本色在线观看 | 91导航在线观看 | 老熟妇乱子交视频一区 | 在线欧美视频 |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欧美 | yy8090新视觉午夜毛片 | 国产娱乐凹凸视觉盛宴在线视频 | jizzjizzjizzjizz日本 | 免费xxx8888 | 99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 国产网站精品 | 亚洲黄色大片网站 | 在线观看麻豆传媒 | 萍萍的性荡生活第二部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 | 成人精品免费网站 | 未亡人人妻一区三区三区 | 成年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AV天堂东京热无码专区 | 欧美xxxx96| 好紧好爽午夜视频 | 免费看xxxx | 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 蜜桃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WWW | 亚洲人xxxxxlmedjyf | 日视频一区 | 97大神超碰在线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