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數學下:《第四單元-表內除法》設計(通用3篇)
二年數學下:《第四單元-表內除法》設計 篇1
第七課時 練習課(四)
教學內容:
課本第61、62頁練習十三6~8題
教學目標 :
1、 進一步鞏固用表內乘除法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2、 學生初步嘗試運用分析、推理、轉化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1、 學會運用表內乘除法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2、 開拓學生的解題思路。
教學難點 :
運用乘除法的知識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學會分析思考的方法,讓思維更加富有條理性。
教學準備:圖片、學具、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
一、 復習引入
1、口算:
24÷4 56÷7 32÷8 6×5
2、6的3倍是多少?
3個9 是多少?
72是9的幾倍?
16里面有幾個2?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運用口訣的能力和理解簡單乘除法的數量關系。
二、展開學習
1、 投影出示第61頁第6題
(1) 學生匯報從圖上可以看出哪些信息和問題?
買9元一枝的鋼筆要花63元錢,換6元一枝的鋼筆。共需要多少錢?他們要買幾枝鋼筆?討論兩個問題的計算順序。
(2) 如果直接算6元一枝的鋼筆要多少錢你會算嗎?試一試。
2、 投影出示第7 題
(1) 仔細說說看到了什么?要我們算什么?
(2) 學生嘗試練習
(3) 交流解答思路。
(鼓勵學生大膽發言)
3、 解答第8題
從圖上我們看到了什么?他們在干什么?要我們求什么?你會算嗎?學生獨立解答后在小組內交流思路,再集體校對。
(在指導練習時,要培養學生整體讀圖、讀題的習慣,獨立思考,自主分析數量關系的習慣。同時,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解答,可列分步式,也可列綜合式,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可用兩種方式進行解答。
【設計意圖】:利用各種形式的練習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解題興趣。
三、拓展應用
解答思考題:一根繩子長16米,對折后,再對折,每折長幾米?你能想出不同的計算方法嗎?
引導學生進行操作或畫出示意圖,使之明白“一根繩子對折,再對折以后”它的總長度與每折長度之間的關系,這樣問題解決起來就容易多了。
【設計意圖】:盡可能讓每位學生都有思考的機會,同時積極開發學生的思路。有助于促成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課堂總結:
教學反思:
二年數學下:《第四單元-表內除法》設計 篇2
第二課時 練習課(一)
教學內容:
課本第51~52頁練習十一3~7題
教學目標 :
1、進一步鞏固利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
2、能較熟練在進行除法的求商。
3、進一步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熟練應用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難點 :
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主題圖、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
一、談話引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利用7、8、9的口訣求商,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到童話世界去玩一玩,不過還要請小朋友利用我們的本領解決幾個數學問題,好嗎?
【設計意圖】:趣味引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展開學習
1、用童話故事出示第51頁第3題小鳥回家主題圖
(1)學生獨立計算
(2)連線
(3)匯報每一題計算時所使用到的口訣。
2、完成第4題吹泡泡
(1)小八戒吹出了這么多的泡泡太美麗了,你會用口訣把這些泡泡上的題目算出來嗎?(2)學生獨立計算
(3)小組交流如何計算。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游戲中學會知識,減輕計算的枯燥性。
三、拓展應用
1、 引導學生完成第5題
(1)出示題目
4×( )=36 6×( )=42 63 ÷( )=7
32 ÷( )=8 48÷( )=6 9×( )=54
(2)認真讀題感受方程思想。
(3)填空并說說思路
2、綜合應用完成練習十二第6題
35÷7 42÷6 7×7 72÷8 36÷6
( )>( )>( )>( )>( )
(1)獨立計算求出商或積。
(2)比較后再填空。
3、解決問題 完成練習十二第7題
(1)用實物投影出示主題圖
(2)學生自己找信息
(3)解決問題并說說解決辦法
(4)請學生說說還可以提出什么問題,共同討論解決。
【設計意圖】:盡可能讓每位學生都有思考的機會,同時積極開發學生的思路。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能解決哪些問題了。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練習課(二)
教學內容:
課本第52、53頁練習十一8~12題
教學目標 :
1、學生能熟練地利用7、8、9的乘法口訣進行求商。
2、進一步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1、使學生熟練應用乘法口訣求商。
2、會用口訣求商的技能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課文插圖、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引入
1、背誦乘法口訣表
2、找幾句口訣說出它的乘法和除法算式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運用口訣的能力。
二、展開學習
1、完成第52頁第8題
(1)出示表格
(2)說說商是怎么求的(被除數÷除數=商)
(3)計算并填表
(4)說說每一題所使用到的口訣
2、完成第53頁第8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教對答案
(3)體會被除數變了要使商不變,則除數也應相應地變化。
3、完成第12題
(1)讓學生人人參與,將得數直接寫在書上。
(2)在同一時間內看誰對的多。
(3)樹立加、減、乘、除我都會我能學好口算的信心。
【設計意圖】:利用各種形式的練習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三、拓展應用
1、完成第9、11題
(1)出示插圖仔細觀察掌握信息。
(2)認真分析數量關系
(3)學生討論并解決書上的問題。
(4)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設計意圖】:盡可能讓每位學生都有思考的機會,同時積極開發學生的思路。有助于促成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課堂總結:
教學反思:
二年數學下:《第四單元-表內除法》設計 篇3
第五課時 練習課(三)
教學內容:
課本第57、58頁練習十二4~8題
教學目標 :
1、學生進一步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體會數量之間的相依關系。
2、能用轉化的方法來解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實際問題的一般解方法。
教學重點:
使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數量關系過程并會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
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學會用轉化的方法解決該類問題。
教學準備:圖片、表格、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
一、 復習引入
1、口算:
24÷6 56÷8 32÷4 6×7
2、口答:
56是7的幾倍? 18是6的幾倍?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運用口訣的能力和理解“幾倍”的求法。
二、展開學習
1、用投影出示練習十二第4題
(1)解答蘭圓是紅圓數目的幾倍?你是怎么想的?
(2)請你給每一行的圓涂上兩種不同的顏色。根據你涂的情況你能提出哪些問題。放手讓學生自己涂,自己找出他們之間的數量關系,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完成表格。
一種顏色圓片的個數 另一種顏色圓片的個數 你能提哪些問題
2、完成練習十二第5題
獨立計算,集體校對,通過加、減、乘、除的口算練習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
3、完成練習第6題
(1)仔細觀察插圖,說說有哪些信息,有哪些問題。
(2)學生獨立解答。
(3)深化練習如果沒有第一個問題你會算第二個問題嗎?嘗試解答。
【設計意圖】:利用各種形式的練習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拓展應用
1、完成練習十二第7題
(1)自己觀察統計圖并完成右邊的表格。
(2)解決下面的3個問題
(3)發揮學生的想象提出多種問題,可以是加、減、乘、除多方面的。
2、完成練習十二第8題
學生獨立完成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用“去年小紅幾歲?媽媽幾歲?”進行降難指導。
【設計意圖】:盡可能讓每位學生都有思考的機會,同時積極開發學生的思路。有助于促成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課堂總結: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