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偶書》教學實錄
一,導入:1.你們讓我等得花都謝了。路上發生了什么?
生:塞車。
生:紅燈多。
2.師自我介紹。
3.師用廣州話和上海話介紹自己,請生模仿。師生互猜方言。
4.師總結:鄉音無法猜,因為我不是你們的——
生:老師,老鄉。
【隨機應變,口語交際具有實效】
二.(課件)
靜夜思
唐李白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1,請生讀題目。6秒種。
生讀。
師:哪個字你想突出?
生:思
師:為什么?那是怎樣的感受?(思念家鄉)。
2,能否用3個字把思念讀出來?生讀:思-------.(拉長了
3,師:把靜靜的感覺融入到深深的思念之中(生讀)
4,把自己的心,把自己的情融進去,齊讀(靜夜思)
5,閉眼睛讀。
6,指名讀全詩。生鼓掌。師:鼓掌說明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看到別人的精彩,應該鼓掌。
7,為什么鼓掌?因為讀出了美。
三,板書:平,仄
1.古人讀詩按平仄規律讀。
2,講解:平:一,二,氣聲延長:三.四一讀就短.
3,課件展示出詩的平仄.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4,(1)請生讀“床前”,注意“平聲”
(2)讀“明月”
(3)讀“光”。拖長(平聲再長)
(4)請生看老師的手勢,讀“明月光”,
師評:小眼里閃著智慧的光。
5,請生看手勢齊讀全詩。師:短短的十分鐘學會了古人的讀書法。
6,請生閉眼,配樂齊讀全詩。
四,悟
1,李白在窗前思念自己的故鄉的什么?
2,古人“說月是故鄉明”,故鄉的明月是值得思念的,還會思念故鄉的什么?
生:故鄉的感情,故鄉的親人
3,為何思念家鄉的親人?
生:
師:有一首詩是”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織,意恐遲遲歸。”
4,還會思念誰?為什么?生:童年的朋友。因為和自己度過了美好的童年。
5,所以每當明月升起時,李白就會吟誦——-生齊讀全詩。
五
1,千年前有位詩人賀之章離開家鄉56年。56年后終于回到了自己的家鄉,請生自由讀:
(課件)
回鄉偶書
賀之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未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2,三個字難讀。
(1)衰,讀“cui”,解“鬢毛衰”,因為他老了。
【謝謝你提示了我們這個字的讀音,很多人都容易讀錯這個字,不讀衰,而是讀cui】
(2)識,讀shi,是第四聲,強調平——-長,仄———短。
3,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同桌互讀,互聽。
4,指名讀
【敢讀嗎?男子漢不敢讀。你來】
5,只有用腦讀了的人才能有說超越。指名讀。
【對于學生“回”字拉長音,教師幽默地說,別回得哪么快】
6,齊讀,(手勢)
7,采訪:你讀的臉上有笑容,感受(高興)。為什么?(興奮)。
8,師:同學們,56年了,古人說“人生七十古來稀”能活到70歲就不錯了。當時詩人86歲高齡了,他回到故鄉的那一刻,他才發現所有的老朋友,親人大都離去了。他在每當月圓之夜,思念故鄉。于是引讀《靜夜思》。
9,師:鄉音沒有改變,兩鬢變白了也沒有改變。這時來了一群小朋友。詩人問:“你們認識我嗎?(不認識)為什么不認識我啊?
10,師:同學們,我日思夜想故鄉的景沒有變,而人已經變了。這時我會想些什么呢?能否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呢?指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