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和教學反思
一、直接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十四課<我不是最弱小的>
在這篇課文中,誰是最弱小的呢?(薔薇花)
二、精讀悟情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找找描寫薔薇花的語句。
你覺得這是一叢怎樣的薔薇花?
再找找,課文中還有描寫薔薇花的句子嗎?
你這樣讀,想告訴大家什么?
面對著滂沱大雨,嬌嫩纖弱的薔薇花會說些什么呢?
薩沙一家人面對滂沱大雨,又是怎么做的呢?板爸爸 媽媽 薩沙
此時,年幼的薩沙不明白爸爸媽媽為什么這樣做,于是就有了薩莎和媽媽的一段對話。
請同學們自由讀讀課文的第三到八自然段,重點讀讀媽媽的話,體會體會媽媽的言外之意。
這是媽媽的第一句話,讀出什么言外之意來了嗎?
我們先來看看薩沙是怎么問的?
小薩沙的爸爸媽媽為什么要那樣做呢?
干嗎?換一個詞語可以怎么說?也就是說你們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你能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來說說媽媽的話嗎?因為你是我們家中最弱小的,所以我要保護你,把雨衣讓給你啊?
媽媽的話暗示了什么?暗示了在媽媽的眼中,小薩沙是最弱小的。
其實前面讓雨衣的過程中就已經做了暗示。爸爸把雨衣讓給了媽媽,媽媽把雨衣讓給了小薩沙,中間跳過了一個人,托利亞。同桌討論討論,媽媽為什么不把雨衣給托利亞,而是給薩呢?
也就是說在媽媽的眼里年齡最小的人是最弱小的,是嗎?
對于媽媽的這一做法,托利亞是怎樣對待的呢?
雖然課文中沒有寫到,但是我們可以觀察一下插圖,看看誰的眼睛最雪亮。
圖中,托利亞的表情是怎樣的?她的微笑說明了什么?
再來讀讀讓雨衣的那一段,你體會到了什么?他們一家人都把保護弱小當成了一種責任。是啊,板,每個人都應該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
薩沙聽懂媽媽的話了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這是一個反問句,你能把它的問號改成句號嗎?
此時,薩沙的心情是自樣的?
看來,你們都能讀出媽媽第一句話的言外之意來了。
這是媽媽的第二句話,誰來讀好它
這又是一個反問句,如果把它改成陳述句,可以怎么說?
比較著讀讀這兩句話,看看有什么不同?如果你是小薩沙,你更愿意聽到哪一句?為什么?
反問句可以加強語氣,使媽媽的話更加婉轉一些。
聽了媽媽的話,小薩沙會想些什么呢?那么,他是這樣做的嗎?
讀讀小薩沙把雨衣蓋在薔薇花上的句子,你體會到了什么?體會到小薩沙也具有保護弱小的優良品質。
薩沙在媽媽的教育下明白了“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所以他保護了比自己更弱小的薔薇花。板:薔薇花,此時,他的心情怎樣?激動,自豪。
下面,請同學們自由練讀薩沙和媽媽的對話。
哪位同學愿意當小薩沙,哪位同學愿意當媽媽,其它同學幫你們讀旁白,一起來再現媽媽和小薩沙的對話?
你們表演得真好啊,老師感到小薩沙和媽媽就在我的身邊,我真真切切地聽到了他們的對話。誰還想來試試。
你們表演得越來越好了,老師真為你們高興。老師也想為你們的表演出一份力,你們歡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