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氣雨衣導學案
一、復習導入二、默讀感悟
三、交流
1、小組內交流:充氣雨衣是怎樣發明的?
2、交流匯報,在交流過程中重點引導這幾個方面。
⑴小林發明的靈感來自哪里?讀讀有關句子。 ⑵讀好小林想的句子。
①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讓雨水流到褲腿上了。
②怎樣才能解決這個難題呢?小林一直在想啊想……
引導學生“這個難題”指什么?把它代進去讀一讀。“一直”說明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解決了這幾個問題學生的朗讀感悟必定是水到渠成。
(3)讀好小林做的句子,體驗發明過程的苦惱和快樂。。
1、用多種方式檢查生字。
2、讀讀寫小林發明充氣雨衣靈感的句子。 默讀課文。思考:小林遇到了幾次難題,是怎么解決的? 1、 小組內交流 2、 交流匯報 3、 ①小林的雨衣剛過膝蓋,雨水順著雨衣的下擺流到褲腿上,被風一吹,冷極了。
②隨著優美的樂曲,小演員們旋轉起來,五顏六色的裙子徐徐張開,就像一把把花傘。在小林的眼中,“花傘”漸漸模糊變成了下擺張開的一件件雨衣。
③他拿出塑料救生圈開始吹氣,疊起來的救生圈漸漸變成了圓環形的塑料氣囊。
教 學 程 序 導案 學案 四、情感升華。 1、復述“充氣雨衣”發明的過程。 2、你從“充氣雨衣”的發明得到了什么啟示? 3、你喜歡小林嗎?為什么? 4、日常生活中你遇到過用品給你帶來不便的事嗎?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想法嗎? 五、練習
1、寫出和“慢慢”意思相近的詞語。
2、課文中有三個帶問號的句子,看誰能最快找出來!比較一下這三個句子有什么不同,再照樣子各寫一句話。
3、把本課中優美的詞語積累下來。 1、學生按照小林“看、想、做”的發明順序,用自己的話說說發明的過程。
2、采取多種形式復述:練習——指名復述——分組競賽
當 堂檢測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