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會認4個字,會寫9個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結合文中插圖和生活實際理解詞句的能力。
3、了解大自然中辨別方向的幾種方法,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和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4、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
【教學重難點】
1、學習生字、新詞,朗讀和背誦課文。
2、讓學生知道天然的指南針指的是什么,在什么時間,什么情況下利用哪些指南針才能辨別方向。
3、如何運用天然指南針辨別方向。
【教學準備】指南針、課件(天然的指南針)、自制生字卡片、了解辨別方向的其他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都喜歡到大自然中去游玩、觀賞,如果在野外迷了路該怎么辦呢?
2.板書課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3、理解“要是”,換詞理解“要是”。
4、用自己的話說說課題的意思。
5、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該怎么辦?課文中告訴我們什么辦法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聲試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注意節與節之間的停頓。
2、用波浪線畫出你認為不容易讀正確的字、詞、句,反復讀一讀。
3、圈出不懂的詞語,查字典或討論,聯系上下文理解。
4、交流反饋:想一想課文向我們介紹了那幾種“天然的指南針”。
2、匯報
三、精讀課文,了解大意
(一)這些天然的指南針怎樣幫我們辨別方向呢?下面請選擇你自己最喜歡的一種指南針,讀讀課文,讀懂課文,等會向大家介紹一下。
根據學生的匯報隨機學習2——5節
1、匯報學習第二節——太陽幫助人們辨別方向
(1)文中的生詞“忠實的向導”,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忠實的”“向導”的意思,進行填空練習“忠實的( )”
(2)用“忠實的向導”的身份讀第二節,說說讀懂了什么。
隨機播放課件,看“中午陽光樹影圖”。
(3)指導朗讀。
2、匯報學習第三節——利用北極星辨別方向
(1)說說讀懂了什么
隨機播放課件。思考:北極星為什么能準確地指示方向?人們把北極星比作什么?你能用什么辦法找到北極星?怎樣利用它辨別方向?指導看“星象圖”。
(3)指導朗讀。
3、匯報學習第四節——利用大樹辨別方向
(1)大樹怎樣給我們指示方向?它為什么能給我們指示方向?、隨機理解“稠”、“稀”兩個詞。
出示“稠——稀”,觀察構字有什么特點。
(2)隨機播放課件
(3)指導朗讀。
4、匯報學習第五節——利用積雪辨別方向
(1)嚴冬時,溝渠里的積雪怎么會為我們指示方向?為什么?
(2)隨機播放課件理解。
(3)指導朗讀。
(4)怎樣根據山坡上的積雪來辨別方向
(5)根據簡筆畫寫詩歌。
“雪特別怕太陽,
山坡上的積雪會給你指點方向。
積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南方,
積雪化得慢的一面是北方。”
小結:大雪天積雪融化的快與慢能指示方向。根據溝渠里和山坡上的積雪來辨別方向的方法正好相反。
5、總結2-5小節內容:
以上四小節具體介紹了在野外迷失方向時如何辨認方向的幾種方法。雖然沒有指南針,我們也能分清東南西北,所以稱太陽、北極星、大樹、積雪為天然的指南針。
(二)指導學習第6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