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學設計
知識目標1.學會本課6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會認2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在大自然中辨別方向的幾種方法,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觀察的興趣。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在大自然中辨別方向的幾種方法。
—、創設情境,故事導入
故事導入課文:明明是一個貪玩的孩子,好不容易盼到學校去郊游,他可高興了。在郊游的路上,他一會兒捉蝴蝶,一會兒捉蜻蜓,不知不覺離開隊伍,迷路了。此時他又累又渴,找不到回家的方向了。怎么辦呢?學生討論過后,我順勢導入課文:我們來學習課文,看看如果在野外迷了路,有什么辦法分辨方向,找到正確的路來幫助明明。這篇課文的題目是: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讓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里介紹了幾種辨別方向的方法,用筆作上記號。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讓學生明確課文中講的“天然的指南針”各指的是什么?(板貼太陽、北極星、大樹、積雪圖片)。然后用句式“課文介紹的天然指南針有___________”進行說話練習。這樣,學生對于課文的大概內容就有了一個整體印象,培養了他們的自學能力。
三、學習課文,理解課文
1.指名讀課文。
2.提問:
“天然的指南針”指的是什么?(大自然中存在的,不是人們制造的“指南針”,同樣可以準確地指示方向。)
談話:咱們看看太陽、北極星、大樹的枝葉、積雪怎樣幫我們辨別方向。
3.指名讀第二節。
提問:太陽怎樣給我們指點方向?
板書: 中午
講解:我國在地球的北半部,太陽中午總是在南,所以樹影指北。
4.指名讀第二節。
提問:為什么說北極星是盞指路燈?
板書: 黑夜
講解:北極星足天牛北部的一顆明亮的星,夜晚人們常靠它來辨別方向。課文中把北極星比成指路燈,是說北極星比其他星都明亮。“它永遠高掛在北方”是說北極星的位置不變,永遠能指示北方。
5.指名讀第四節。
提問:大樹怎么幫我們辨認方向?
板書: 陰雨天
講解:植物生長與太陽的光照有密切關系。朝南的一面光照強,枝葉就長得稠密,朝北的一面光照弱,枝葉就長得稀。
6.指名讀第五節。
提問:為什么說積雪會給你指點方向?
板書:冬天
觀察插圖進行講解:一條溝渠有南沿和北沿。受光的一面,雪化得快,這一面指向南;背光的一面,雪化得慢,這—畫指向北方。
7.指名讀第六節。
提問:怎樣才能找到天然的指南針?(只要細細觀察,多多去想就能有所發現。)
四、感情朗讀,突出重點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詩歌教學更應強調多讀少講,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本詩是寫自然科學常識的詩歌,雖然沒有強烈的情感,但語言清新秀麗,富有情趣,我就安排了各種形式的朗讀:自由讀、匯報讀、男女生賽讀、誦讀、齊讀等方式。通過反復朗讀,學生既理解了課文,又積累了語言,培養了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