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浪花》教學反思
二、以“學中用”為框架,培養學生創新的精神。
【1、這一束束浪花還像什么呢?請小朋友們自由地讀讀2-5小節,找一找這樣的比喻句,并且用橫線劃下來。
2、交流。根據學生回答出示:
一束束浪花像問號,在問孩子想什么?
一束束浪花像稻穗,綠浪滾滾連天涯。
一束束浪花像馬鬃,萬馬奔騰甩尾巴。
一束束浪花像彩綢,萬里海疆鋪彩霞。
3、請大家認真讀讀這幾句話,要求:邊讀邊在腦海中想象這一束束不同的浪花
4、創設情境:小朋友們,一束束浪花遇到了麻煩,它們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們能幫幫它們嗎?
5、出示一幅圖,你想把哪束浪花送給它?(出示卡片,指導朗讀。)
6、多有趣的浪花呀,老師也想讀一讀它們。這樣吧,咱們合作,我來讀前面的,你們讀后面的,好嗎?(合作讀)
7、老師很想知道在咱們班小朋友的眼里,浪花又像什么呢?
(出示圖片及:一束束浪花像 。)】
本教學板塊,我注重以學生發展為本,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出發,設計教學、展現教學。在引領學生掌握各種知識和技能的同時,給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以充分發展空間。
新課程標準強調,課程教學要有開發性。我認為:首先,教師要有開放的理念,開拓性的思維,具有開放的意識,在預案設計時要有充分的考慮,給學生留有一定的空間。其次,教師要設計開放情景,激發學生從新的視角去審視司空見慣的問題,激發學生敢想敢說。
雖然海浪對學生來說不是太陌生,但要具體地說出“一束束浪花像什么”那就有一定的難度。但是,當我把這塊教學進行了以上分步,并且每一步都有明確的小目標,這樣學生不至于感到枯燥。而由讀到想到說,體現了一定的梯度,對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適宜的挑戰性,學生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學生在朗讀感悟時就興趣大增,思維也在不知不覺中打開,在最后拓展延伸時,學生發言踴躍:浪花像山坡、浪花像滑梯、浪花像搖籃、浪花像冰淇淋……答案包羅萬象。
三、以“讀中思”為方法,觸動學生心靈的美好。
【1、原來在每個人的眼里,浪花都是不一樣的。那么這些美麗、可愛的浪花讓三個孩子都想到了什么呢?
2、請小朋友們讀一讀,找一找,可以和同桌互相討論一下。
3、交流:
(1) “我想讓海水變淡水,嘩啦嘩啦澆莊稼!”
a、為什么孩子會有這樣的想法?(探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