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武夷山》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16個生字,讀通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武夷山“如詩如畫”的感覺,感受祖國山水之美。
3、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1、小朋友,今天我們一起到美麗的武夷山去看看,你們愿意嗎?
2、學生齊讀課題,根據題目,猜猜今天要去的地方會有什么景物?
二、讀通課文,認識生字
1、美麗的武夷山到底會有什么景物呢?請帶著猜測去讀課文,邊讀邊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
2、學生說出課文主要寫的景物,引證自己的猜測。
3、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
4、同桌互讀課文,達到讀通、讀準。
5、教師巡視、指導,及時評價學生的讀書情況。
三、創設情境,理解課文
1、教師配樂朗讀課文,創設美的意境,讓學生感受武夷山的美麗。
2、武夷山到底美在哪里?引導學生認真讀課文,在文中找答案。
3、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視情況相機追問:為什么?或引導想像,讓學生抓住文中的詞句談談自己對課文的理解感受。
4、根據學生的理解、感受,再回到文中,啟發學生分別把自己的理解、感受朗讀出來。
5、師:想不想親自到此一游呢?(播放錄像)通過多媒體播放武夷山的景色,進一步讓學生從感官上感受武夷山奇山秀水的美。
6、在學生理解課文,圖像直觀感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談談武夷山為什么給人“如詩如畫”的感覺呢?
7、通過配樂,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出山水之美。
8、師:如果我們現在去游覽,應該怎么走?為什么?切入最后一個自然段的朗讀,邊讀邊想像那種如詩如畫的情景。
四、暢談收獲
五、拓展延伸
1、可以畫一畫美麗的武夷山;
2、鼓勵學生把自己知道的山的名字寫下來;
3、還可以搜集我國名山的圖片或資料介紹與大家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