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問》教學設計
課題 不懂就問 年級學科 二年語文 教材出版社 北師大 教者 小蕾 單元章節 第一單元第一篇課文 教學時間 120分 教學目標 知識與 技能 認識本課17個生字,會寫9個漢字,用撲克憶喜歡的方法識字。在閱讀中獨立認字。 過程與 方法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愛問、敢問、進而培養學生會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將學習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使學生感悟到不懂就問的益處,養成“不懂就問的良好習慣”。 內容分析 重點:培養學生“好問”的習慣,把“不懂就問”化為學習的自覺行為和重要的學習方式。難點: 培養學生“好問”的習慣,把“不懂就問”化為學習的自覺行為和重要的學習方式。 學情分析 孫中山這一人物雖然不是學生們所熟悉的,但《不懂就問》這篇課文的語言通俗易懂,學生很容易理解,關注課文的主人公,并能聯系自己的學習生活,探討“不懂就問”這一良好習慣的益處及在學習中的表現,進而產生共鳴。 教學準備及 教學資源 查找資料,收集有關孫中山的故事;生字、詞卡片 環節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資料 導入 學生介紹搜集的有關孫中山的資料,感知課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