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飛探究的心靈―― “看圖識字”教學反思
“我長大了也要當英雄,當一名軍人,保護別人。”
“我要努力學習,把這一課的生字都學會。”
“你光說有什么了不起!剛才我已經會寫‘紀’‘念’‘英’‘園’四個字了,說到做到才是真正的英雄。”
“老師,我們小學者組現在就能教大家怎樣記住這一課的生字,還能告訴大家怎么寫才好看!”
……
下課鈴響了,學生們的討論仍然勁頭十足,教室里充滿了你教我學的氣氛,雖然這節課并未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可我卻有了從未有過的充實感。我想,如果這節課我并未給孩子提供展示交流的機會,而只是按教案所設計的環節,利用我的課件有計劃的上完,那我至今也不可能知道有這么出色的學生!
孩子年齡雖小,可都充滿了好奇心、求知欲,都是好學上進的,而新課改給我們帶來的這種互動、開放的教學形式,恰恰為孩子提供了積極主動、合作交流、展現自我的機會。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新課改給語文教學帶來的勃勃生機和活力。
以前,我覺得低年級的孩子太小,缺乏自控力,還不會自主的學習,所以在課堂上始終不敢完全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學,現在看來,我錯過了多少提高孩子語文綜合素質的教育良機啊!
一堂好的語文課,應該是教師與學生共同探討學習的過程,而不該是讓學生在配合教師完成教案。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往往是多元的,學生閱讀課文,不僅是一種 “發現”、“吸收”,而且是一種創造。因此,語文教學在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的同時,還應該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教師應該在課堂中充當“平等中的首席”這個角色,不僅要學會積極地旁觀,在學生自主觀察、實驗或討論時,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考慮下一步如何指導學生學習。另外還要力求做到:
“開放學生的眼睛,提供觀察的機會;開放學生的嘴巴,提供表達的機會;開放學生的頭腦,提供思考的機會;開放學生的雙手,提供操作的機會;開放學生的空間,提供表現的機會;開放學生的教材,提供憑借的機會。”
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采用各種適當的方式,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探索熱情更加高漲。
“放飛探究的心靈”,這是這節課帶給我最大的啟示和體會,教師要學著給自己松綁,給課堂教學松綁,給學生的學法松綁,不能以是否完成教參上的教學目標來評價一堂好課,更不可只在看教學流程是否順暢,手段是否先進,課堂是否熱鬧上做文章。真正的好課應該讓學生主動參與,應該有個性化的色彩,應該是實實在在給學生上的。畢竟,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書育人,誠信是最基本的要求。
〖案例點評〗
本堂課的成功之處在于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及時地調控了師生的作用,使課堂教學煥發出主動、自主、探索的活力。課程標準實施以后,教師的角色越來越向多重化方向發展――“平等者的首席”、“課程學習和發展的激勵者”、“活動的組織者”、“學習過程的支持者和幫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