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識字教學設計與點評(精選2篇)
看圖識字教學設計與點評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認識首都北京的著名建筑;認識11個字,寫字4個。
2.結合西安的實際情況,認識西安的著名建筑并認有關的字詞。
〖教學準備〗
首都北京、西安的名勝古跡展版實物投影儀
課件一:丁丁冬冬畫像。冬冬畫外音:同學們好,我倆來自北師大附小二年級一班,今天來這兒和你們一起學識字,咱們比一比,看誰最棒。
課件二:北京市區(qū)域地圖,“天an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天an門、故宮、天壇、北海公園、長城、中央電視塔、中華世紀壇、頤和園”的圖片。丁丁畫外音:(1)同學們,我知道你們常常跟著父母去旅游,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游覽名勝古跡。你們在游玩的過程中認會了哪些字,能告訴我們嗎?下面,先讓我和冬冬帶你們去首都北京轉轉,我倆會展示自己認識的字,你們可要仔細地看,認真地學呦。(2)隨著圖片介紹相關的歷史文化小知識。(3)隨圖片一同出現(xiàn)相關詞語。
〖教學設計〗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師:“昨天,同學們想方設法查找了關于首都北京名勝古跡方面的資料,誰愿意來展示一下,并向同學做個簡短的說明。”(利用實物投影,學生展示資料。)
生1:這個建筑是故宮,我知道故宮過去是皇帝住的地方,里面有一個太和殿,皇帝在這里和大臣們商量國家大事。這是中央電視塔……
生2:這是我在天壇的留影,這里是皇帝祭祀的地方;這是一張北海公園的郵票,里面風景很美;這是中華世紀壇的圖片……
生3:這是我和媽媽在天an門前照的合影,我倆站在金水橋上,后面就是天an門城樓;這是一張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賀年片……這是長城的泥塑……
師:“丁丁冬冬聽了同學們的介紹可高興了,他們特地從北京趕來參加我們的活動,讓我們用掌聲表示對他倆的歡迎。”(課件一)
過渡:丁丁冬冬會帶我們認識哪些字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師操作課件二)
(二)圖文結合,學習詞語
1.師操作課件二(學生邊看邊想:丁丁冬冬帶著我們游覽了哪些地方?)
2.看完課件后的活動。
(1)小組內交流,互相補充。(丁丁冬冬帶我們游覽了哪些地方?請同學們利用手頭資料,用一兩句話向組內同學簡要介紹一下這些名勝古跡。)[教師巡視,聽取匯報。]
過渡:同學們活動得很認真,哪個小組愿意上臺匯報。
小組1:雄偉壯觀的天an門是祖國的象征,國徽中央就是它的圖案……(小組匯報的形式:逐個匯報;一人為主,其他成員補充……)
小組2:……(學生邊介紹邊把相關掛圖貼在黑板上。)
(2)學生自學第9頁,圖文對照先自己認讀詞語,再同桌互認。
(3)同桌一起匯報認讀情況。(利用實物投影儀,邊指文中插圖、詞語邊認讀;也可以帶領全班一起讀。)
過渡:丁丁冬冬這兩個愛學習的孩子,不僅搜集了北京名勝古跡的圖片,而且還給這些圖片配上了名片,誰愿意把名片貼在相應的圖下?
(4)指名上臺貼一貼。(詞語名片:天an門、人民英雄紀念碑、中央電視塔、中華世紀壇、故宮、天壇、長城、北海公園。)
(5)臺上臺下互動,一起來認詞語、讀詞語,老師及時評價,給予鼓勵。[適時發(fā)放認字星獎章]
過渡:同學們認得真好,我們看圖認會了那么多詞語,這些詞語中的生字一高興全都跑出來了,你還認識它們嗎?(師操作生字課件出示11個生字。)
(6)學生認生字“英、雄、央、塔、華、壇、宮、城、紀、念、園”。(自認,同桌互認,“開火車”認字,口頭組詞。)
過渡:你們真棒,認會了這么多的字,老師祝賀你們。下面,我們迎接新的挑戰(zhàn),看看誰能把這四個生字寫得既正確又漂亮。(課件出示生字 “英 紀 念 園”)
3.教師操作課件。(學生觀察,想一想怎樣記住字形:熟字加部首、編編順口溜、熟字換部件、形近字比較……)
4.交流記字法。
生1:“英”可以用熟字加部首的方法記。 “央 + 艸 英”
生2:“紀”可以用熟字換部件的方法記。 “記 - 讠+ 纟 紀”
生3:“念”可以用編編順口溜的方法記。 “今兒個心里想媽媽,打個電話說思念……”
生4:“園”可以用形近字比較的方法記。
“公園――湯圓”;也可以用編編順口溜的方法記:“兩個兒童逛公園”;“方方的‘園’里一‘元’錢,買張門票逛公園……”
5.你來說,我來寫。(利用實物投影,師生合作,交流寫法。)
6.學生書寫實踐,教師巡視(提醒書寫姿勢)。
過渡:在丁丁冬冬的幫助下,我們知道了首都北京這么多的知識,認會了這么多的生字、詞語,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北京有哪些名勝古跡?
(三)拓展知識,激發(fā)自主識字的意識
(學生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搜集的資料,介紹首都其他名勝古跡,同時帶領臺下同學認讀相關詞語條。)
生1:頤和園、中南海……
生2:香山、明十三陵……
過渡:首都是美麗的,家鄉(xiāng)是可愛的,我們生在西安,長在西安,怎能不熱愛它,讓我們給丁丁冬冬介紹一下咱們西安的名勝古跡。
(四)交流資料,介紹家鄉(xiāng),激發(fā)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1.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資料。(要求學生像丁丁冬冬那樣,為圖片配上相應名片,組內同學互相認讀。)
2.小組代表領讀名片。(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圖片、名片)
[大雁塔、明西安城墻、鐘樓、鼓樓、秦兵馬俑、樓觀臺、唐興慶宮、唐華清宮、秦阿房宮、黃帝陵……]
3.當個小導游,介紹西安(利用實物投影儀指名介紹;小組一起匯報;一人為主,其他人補充……)
(學生評議,提出意見或建議,幫助提高匯報水平。)
(五)參觀展板,拓展知識,擴大識字量
過渡:讓我們身臨其境去感受祖國壯麗的山河,悠久的歷史文化。請小組長帶著組員參觀展板,比比看誰認會了更多的字,了解了更多的知識。
1.小組匯報參觀后的收獲。
2.評選認字星。(發(fā)放“認字大王”獎章)
〖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教學,我深深感到放權給學生的好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在課堂上盡情展現(xiàn)它們的風采,滿足表現(xiàn)的欲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逐步成為學習的主人。
〖案例點評〗
本節(jié)課旨在引導學生通過看圖認識首都北京著名建筑并認字。教學過程設計,以教材中的八處建筑為核心,先讓學生認會課本中的字詞,而后結合西安的實際情況,說說家鄉(xiāng)的名勝古跡,并給圖片配上名片,共同來認認名片中的字詞;最后,組織“當個小導游”、“參觀展板”語文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獲取知識、獨立識字的興趣。可以想象,整節(jié)課學生的興趣應是積極而高漲的,情緒狀態(tài)始終處于主動興奮的狀態(tài)。這堂課里,教師充分注重課堂教學的開放,“開放學生的眼睛,提供觀察的機會;開放學生的嘴巴,提供表達的機會;開放學生的頭腦,提供思考的機會;開放學生的雙手,提供操作的機會;開放學生的空間,提供表現(xiàn)的機會;開放學生的教材,提供憑借的機會。”從各種途徑與手段入手,讓學生置身一個開放的時空,充分發(fā)揮主體的積極性,讓學習充滿樂趣和情趣,把枯燥的字詞識記罩上活潑而生動的形式外殼,讓學生愿學、樂學,提高識記效率。
(一)“丁丁冬冬”人格化,以對話交流的形式體現(xiàn)教學的多維性。“丁丁冬冬”是課文里出現(xiàn)的兩個虛擬的小朋友,從他們的名字來看,給學生的感覺這兩位小朋友肯定是活潑開朗,機靈可愛的。教師抓住這兩個小朋友,把這兩個小朋友真實化。“丁丁冬冬要向我們介紹他們走過的地方,這些地方你到過嗎?”“你到過什么地方?能不能向我們的丁丁冬冬作一下介紹?” 這些話題的設計,大大激發(fā)了學生表達與參與的興趣與愿望,為了給丁丁冬冬留下一個較好印象,誰也不愿在這場介紹中落后,學生們會盡己所能,盡快聽懂丁丁冬冬的介紹,也極愿意把自己到過的印象最好的地方介紹給他們,看上去,可能只是丁丁冬冬與個體小朋友之間的交流,而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每個人都在認真傾聽,都會從對方的發(fā)言中獲得啟發(fā)與思考。富有情境性的多維的信息交流,增強了課本與學生的親和力,讓更多的同學沉浸于課堂的教學氛圍中,讓同學們的知識經(jīng)驗、個性特點有機會充分展示,有利于知識的整合與建構。
(二)教學注重個性化,眼中有學生,提倡以多元識記的方法識記漢字。一個漢字,由于觀察者不同,觀察的方法與習慣有所不同,他們觀察識記的效果也各有差異。“英 紀 念 園”這四個生字是要求識寫的,在學生觀察的基礎上,教師詢問:“你們打算用什么方法去記住它們?”從學生的回答過程中,我們可以鮮明地感覺到,學生的識記豐富多彩,各有特色:熟字加部首、編編順口溜、熟字換部件、形近字比較……由學生的表現(xiàn),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潛能是多么豐富,我們完全可以相信孩子,給學生一個機會,他們的發(fā)現(xiàn)與回答足以讓人感到驚喜與鼓舞,我們教師要做的不就是給學生營造這么一個良好的氛圍,一個觀察與表達的機會嗎?真正的好課應該讓學生主動參與,應該有個性化的色彩。一堂好課不是因設計而精彩,應該是因學生的精彩表現(xiàn)而精彩!
看圖識字教學設計與點評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字,會寫8個字。
2.利用對生字偏旁的理解,鞏固學過的生字,在生活中認識更多的字。
〖教材分析〗 通過介紹北京的名勝古跡,通過圖畫進行集中識字。
〖學校與學生狀況分析〗
通過一年級的學習,學生對漢字的基本規(guī)律有了一些朦朧的認識,對認讀漢字有了濃厚的興趣,這是集中學習漢字的基礎。
〖教學設計〗
(一)交流材料,激趣導入
1.學生交流材料:
小朋友們還記得昨天老師布置了什么任務嗎?(查找有關青島旅游景點或名勝古跡的圖片和名稱)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展示你找到的圖片吧!
(學生上臺展示,并將其貼在事先準備好的小黑板上。)
2.教師出示資料:
前不久,老師去了祖國的首都――北京,拍了一些景點的照片,一起去看看吧!(教師出示書中圖片)
(二)創(chuàng)設情景,學習新字
1.創(chuàng)設情景,出示新字
教師引導: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在游覽這些景點的時候,導游給了老師一張游覽地圖,你們幫老師看看這些景點都在哪里呢?(出示地圖)
請小朋友們仔細看看地圖,找出你認識的景點名稱,在小組內讀一讀。
2.小組探究,自學生字
(小組內學習認字,自學認識地圖中景點的名稱。)
3.集體討論,互教互學
(1)教師引導:哪個小組成員愿意上來說說小組內學習的情況? 上來讀一讀你們認識的詞語。其他小組成員認真聽,如果你和他們的意見一樣,就大聲跟讀。
(學生中一組成員上臺領讀,其他同學跟讀,如有讀錯或不同的意見,可以指正。)
(2)教師提問:哪個小組的成員愿意輪流讀一下這些景點的名稱?
(學生中某組成員輪流讀名稱,有讀不正確的,小組內互相指正。)
(3)教師邀請:請這個小組成員來當小老師,選擇你們喜歡的景點大聲領讀。
(該組成員在改正原先錯誤的基礎上,再次領讀,其他學生跟讀。)
(4)教師:請一個小組同學上臺 ,再請一個小組同學選擇景點名稱來讀,臺上的小組成員請找出來相應景點名稱的位置。
(學生互動,相互配合,打亂次序讀。)
4.做游戲,檢查學習情況
(1)修修補補。
同學們看!(出示課件)這是些破損的景點介紹牌,介紹牌上的景點名稱有的掉了,有的不清楚了。老師這里有一些備用的字,讓我們大家一起動手來修補完整好嗎?在動手之前,先在小組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一讀這些備用生字,確定讀音后,再商量一下貼到相應的位置上去。
(每小組內,學生把事先準備好的字補到介紹牌上。)
課件內容為:
人民紀念碑中電視
中世紀 故 長
英 雄 城 宮 央 華 壇 塔
完成任務后,某小組展示,其他小組對答。
教師總結:同學們,你們可真棒,這些景點的名稱都補全了,這樣,游客在游覽的時候就方便多了,看來識字好處可真不少,還可以幫助別人呢。請你們再來仔細觀察一下這些字,漢字都有自己的偏旁,在這些字里,你都認識哪些呢?
(學生找出,提土旁、“艸”字頭)
還有一些我們還沒有見過的部首,沒關系,我們可以大膽地猜一猜,如“宮”字的部首是什么?“央”字呢?學生猜。是不是呢?后面我們即將學到。
(2)生字小魔術。
小朋友們,我們的生字朋友又給我們出難題了,你們看!(出示課件)有四個生字被拆開了,你能想辦法,把他們拼起來,還原他們的本來面目嗎?小組內討論一下。
(學生觀察討論)
課件內容為:
元 艸 央 纟 己 今 心 口
(學生交流討論結果:英、紀、 念、園)
教師提問:小朋友們可真厲害,這么短的時間就記住了這些字,能不能說說你用了什么好辦法啊?
學生自述:熟字加偏旁,生字加減法等方法。
(三)拓展活動
回家把這些方法介紹給你的家人和好朋友們。還有一個任務,同學們看,課前我們小朋友自己找到了青島的一些旅游景點,讓我們回去為他們制作旅游介紹牌,把名稱寫在卡片上,并自學上面的生字。明天我請你們當小老師帶領我們游覽更多的景點,認識更多的字。
〖案例點評〗
我們祖國的首都北京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名城,在北京城內,分布著許多著名的建筑物,這些建筑物凝聚和反映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心血。教材以一組北京的著名建筑物為內容,讓學生產(chǎn)生清晰而明確的認識,對北京有一個大體的了解,培養(yǎng)起對北京的熱愛與向往之情。從課程資源的角度看,屬于把生活中的課程資源引入到教材中來,滲透著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感受語文,體現(xiàn)出語文學習實踐性的特點。本份教學設計有著幾個鮮明的特點:
(一)綜合運用相關信息,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天an門、人民英雄紀念碑、中央電視塔等這些北京的標志性建筑分別位于北京的哪些地方,關于這些地方,你又對它們了解多少。學生要學習的不僅僅是會書寫這些名稱,見到這些標志性建筑會說出它們的名字。更要通過這些詞語的學習,了解這些建筑的相關歷史、地理、建筑方面的知識,了解它們的特點。每一個建筑都是一首凝固的音樂,都是一座矗立著的豐碑。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十分注重挖掘字面內在的東西,并加以豐富,呈現(xiàn)在學生的知識背景里,讓學生在學習時,獲得較為深刻而全面的認識,使得字詞的識記清晰而深刻。
(二)巧妙設計識字游戲,識字教學充滿樂趣。僅就漢字的字形結構學習生字,會導致一個個原本表情達意的生字孤立、機械,這也是違背漢字的識寫與運用的規(guī)律的。在這份教學設計中,教師避免了這種做法,而是運用生活氣息濃郁的游戲,在具體的情境中,激發(fā)學生參與的愿望,使識字活動具有較強的趣味性。“修修補補”活動體現(xiàn)了在具體語境中選擇使用漢字的能力,不要求學生書寫,只是讓學生辨別字形,根據(jù)字義與相應的語義環(huán)境運用合適的字詞。“生字小魔術”活動讓學生在重新排列組合的過程中,完成對生字詞的意義識記。讓一個生字與另外一些字詞的意義發(fā)生鏈接,從而產(chǎn)生一組新的詞義,這種記憶的方法可以讓學生獲得較為深刻而持久的記憶。
(三)強調方法提示與遷移,把識字活動引向生活。教師設計的開放性實踐性的作業(yè),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到身邊的世界里,觀察指示牌,有哪些字你能讀,知道它的意思,如果遇到不明白的或不認識的字,應該及時設法搞懂,學習語文的空間從課堂擴展到課外,打破了課堂內外的界限,給語文學習以嶄新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