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
(3) 指導朗讀第三節。
4. 第四、五小節。
。1) 指導讀第四節。
啟發學生根據自己的親身體驗,一邊讀一邊回憶夏天天空的景象。出示夏夜的畫面,突出“眨眼的星星”和“彎彎的新月”。
“我”為什么想到“變”成星星和月亮呢?聯系第二、三小節反復誦讀,引導學生體會“我”的感受:想把自己變成身邊可愛的事物(雨滴、小魚、蝴蝶、蟈蟈),面對寧靜的夜空,產生遐想,心里充滿了新奇、美好的向往。
過渡:當“我看見小小的荷塘”時,最終為什么“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呢”?
(2) 自讀第五節。
大屏幕放映出池塘里荷葉的畫面。
說說畫面上荷葉的樣子以及自己的感受。(理解“一柄大傘”“靜靜地……舉著”。)
為什么把“荷葉”比作“一柄大傘”?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說說池塘里荷葉的可愛。
“我”“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就是因為荷葉樣子的可愛嗎?(讓學生在誦讀的基礎上,分組討論,在交流中深化認識,體會荷葉不僅美麗,還能給小魚、雨點帶來快樂。)
(3) 有感情地朗讀第四、五節。
三、配樂齊讀課文。
四、作業設計。
五、板書設計:
21、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
雨滴 小魚 蝴蝶 蟈蟈 星星 新月
(大自然的向往)
我的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