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銀河
第二課時 設計理念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上堂課我們初步學習了第24課,讀了這篇課文,我們仿佛看到了一位小朋友在晴朗的夜晚坐在草地上仰望星空,看著看著那原本掛在天上的銀河似乎變成了家鄉的小河(生1答。),變成了奔騰的長江(生2答。),小作者不禁向它提了很多問題。小作者到底向銀河提出了哪些問題?請小朋友再讀一讀課文。
二、自主探究,讀中感悟
1.自讀自悟課文。思考:你是怎么知道課文中的小朋友把銀河想象成小河、長江的?
2.讀后指名回答。初步感知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3.分小組選擇最感興趣的自然段自讀體會。
4.選派代表全班交流,匯報小組學習情況。
(1)學習第一自然段。
畫一畫課文內容。(畫出清澈的河水、小魚、水草。)
理解清澈。想象小河里還會有什么,自己會在清澈的小河里干什么?
指導朗讀。讀出小朋友好奇、疑問的語氣。
(2)學習第二、三、四自然段,方法同上。畫一畫課文內容、理解一些詞語、指導朗讀。對一些問題教師可讓學生出示搜集的資料幫助理解。
如:理解“‘大鼻子’的貨船”、“航標燈”、“斜拉橋”、“攔河大壩”、“葛洲壩水力發電站”。
如果學生提到了牛郎織女星,老師可相機播放關于牛郎織女傳說的錄像片斷讓學生具體感知。
(3)小朋友的問題問完了嗎?指導讀好第五自然段,強調”好多好多”讀出小朋友對銀河的好奇及探索銀河奧秘的興趣。
5.學生齊讀全文。
三、展開想象,學習提問
1.過渡:聽著小朋友的朗讀,老師好像看到了銀河里那一顆顆會眨眼睛的星星。滿天的星星,初看好像同“銀河”沒有關系,實際上它們和地球一樣都是銀河系里的一個“小家庭”。下面,我們再來仔細地看一看銀河,想一想:你要對銀河提什么問題?(再播放銀河的錄像)
2.現在,小朋友一定有很多很多問題要問銀河,你們能學著小作者的樣子問一問嗎?(出示課文句式。)“銀河,銀河,請你告訴我:你那里有沒有 ?有沒有 ?”
(1)試著說給小組里的同學聽一聽。
(2)全班交流。(每個學習小組派代表發言)
四、思維拓展,學會運用
1.剛才,小朋友向銀河問了不少問題,這些問題都問得很好!那么,有誰能像小作者一樣把自己提出的問題連成一首小詩,那你就是小詩人啦!誰愿意來試試?(出示句式:銀河,銀河,請你告訴我……)
2.銀河究竟是什么樣的呢?(板書:?)老師把這個問號留給你們,相信將來你們當中一定會有人駕駛著中國的宇宙飛船去探索宇宙的奧秘,看望銀河。
3.學生隨著樂曲美讀整篇課文。
五、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選自己最喜歡的兩個自然段背一背。
2.閱讀課外書籍,探索宇宙奧秘,把你的讀書心得與同學交流 課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動手動腦尋找和“‘大鼻子’的貨船”、“航標燈”、斜拉橋”、“攔河大壩”、“葛洲壩水力發電站”等有關資料,耽培養了學生搜集材料的能力,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能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參與的樂趣。 兒童詩的句式往往可以舉一反三,遷移運用。學完整首詩后讓學生用此句式創編兒童詩,不僅培養了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同時在運用積累的詞語和句子時,豐富了閱歷,積淀了對語文內涵的感悟。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語文課的課外延伸是學生語文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的教學,溝通了課堂勺外,拓寬了學習空間,增加了學生語文實踐活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