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簡析(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
第四單元教育學生要孝敬父母。選編了四個古代人的故事,有不忘母親養育之恩的大詩人孟郊,有神話中劈山救母的沉香,有代父從軍的女英雄花木蘭。《母親的恩情》唐朝有一位著名的詩人,叫孟郊。他寫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詩,題目叫《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孟郊是在怎樣的情景下,寫下這首詩的呢?課文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第一段,講母親在油燈下,為孟郊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補衣服。第二段,講母親把孟郊送到村外;孟郊看到母親頭上又多了幾根白發。第三段,講孟郊看著路邊的小草和身上的衣服,想到母親的慈愛和太陽對小草的沐浴。第四段,講孟郊在50歲的時候寫下了《游子吟》。
《游子吟》的大意:慈愛的母親,手中拿著線,為將要遠行的兒子——“我”縫補衣服。母親在一針一線地縫著,心里想著孩子什么時候會回來呢?想到母親的恩情,我就想到春天里的太陽,心里是多么的溫暖啊!誰說小草能夠報答太陽的光輝呢?我怎么才能報答母親的恩情呢?
在教學中,要注意:(1)要引導小朋友弄清故事的情節,正確地理解故事中的詞語。(2)要教育小朋友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報答父母的恩情。(3)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游子吟》的意思,并背誦。
《沉香救母》“沉香劈山救母”是一個神話故事。神話故事,是經過想像創造的,不一定有其人其事。作者在創作時,采用了夸張的手法,所塑造的人物能上天入地。沉香是一位小英雄,也是一位孝順母親的典型孩子。
(一)講沉香為了去解救媽媽,告別爸爸,上山拜師學藝,準備解救媽媽。第一段,講沉香一直沒看見自己的媽媽。第二段,講在沉香的再三追問下,爸爸給他講了真情。第三段,講沉香聽了爸爸的話,攥緊了拳頭。第四段,講沉香練就了一身高強的武藝。
(二)講沉香解救媽媽的經過。第一段,講沉香拜別師傅,向華山奔去。第二段,講他在途中碰到了種種困難,都被他一一克服了。第三段,講沉香得到仙人的神斧,打敗了二郎神。最后一段,講沉香劈開大山,救出了媽媽。
在教學中,要注意:(1)在逐段講讀的時候,要幫助小朋友進行概括,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2)要引導小朋友進行創造性地講述故事。
《木蘭從軍》木蘭,也叫花木蘭。她是古代一位女英雄,也是一位孝女。第一段,總起。第二段,講木蘭說服家人,替父從軍。第三段,講木蘭在多年的征戰中,立下了赫赫戰功。第四段,講木蘭回鄉后,將士才知道她是文靜俊美的姑娘。
在課文的教學思路上,要改進閱讀教學方法,在閱讀教學的各個階段,都要把指導學生讀書與加強字詞句的基本功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初讀感知階段,要留有充分時間讓學生通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同時可以結合初讀,使學生弄清生字字音,感知字形,初步理解字義。在精讀理解階段,要通過指導,點撥和精當的講解,幫助學生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情境意義,理解課文內容。在積累運用階段,要結合熟讀、背誦、復述,使學生儲備語言材料,實現常用詞語、句式等的轉換遷移。總之,要以讀書訓練為“經”,以字詞句的基本功訓練為“緯”來組織閱讀教學,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理解內容,陶冶情感,發展語言,從而不斷提高語文水平。
在具體的課文教學操作行為上,要注意研究以下幾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