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棋(第二課時)
教材分析:這篇課文講了古時候兩個學生向圍棋能手秋學下棋。一個專心致志,一個心不在焉,所學結果截然不同,告訴人們做事必須專心致志的道理。學情分析:采用變序的教學方法,教學中可抓住重點詞語、句子,通過看圖比較,對比朗讀等多種方法,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做任何時都要專心致志的道理。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通過比較兩個學生學棋時的表現,懂得做任何事都要專心致志。
3、 學寫生字“棋、作、能、致、鵝”,認識一個新偏旁——“鳥”字旁。
教學重點:
理解“能手、專心致志”等詞語的意思;理解課文,使學生懂得做任何事必須要專心致志,才能有長進。
教學難點:
理解“能手、專心致志”等詞語的意思;懂得做任何事都必須要專心致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生字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檢查生字詞:圍棋、能手、遠近聞名、專心致志、走了神兒、出色、長進
2、用上前面這些詞,概述課文大意。
二、學習首尾段,設疑: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秋是一個什么人?自讀第一自然段
(能手、遠近聞名)
2、齊讀第一自然段,夸夸他。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兩個學生真幸運,能跟一位名師學下棋,俗話說:名師出高徒,他們學的結果如何呢?都成高徒了嗎?自讀第三自然段
2、指名說:結果怎樣?(出色的棋手、沒有多大的長進)
理解:出色、長進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兩個學生同樣的時間,跟同一位老師學下圍棋,為什么學的結果卻不一樣呢?他們各自是怎么學的呢?
2、默讀第二自然段,做到:不動唇、不出聲、不用手指,邊讀邊想。
再讀第二自然段,用“——”畫出一個學生學學棋的句子,“﹏﹏”畫出另一個學生學棋的句子。
指名讀畫的句子。
三讀第二自然段,看看圖,對照圖讀讀相關的句子,同桌相互說說原因。
3、交流:
①誰能從這兩段話中分別找出一個詞來說說他們是怎么學的?(板書:專心致志、走了神兒)
②一個學生:專心致志——從哪看出他專心致志?(學生讀句子)
他在看什么?聽什么?想象一下他會問些什么?(板書:聽、看、問)
師:在學棋時這個學生就是這樣認真地老師講,仔細地看老師在棋盤上布子,還不斷地動腦筋想,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直到弄明白為止,把整個兒心思都放在學棋上,多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啊,這就是專心致志。
換詞:專心致志是一個成語,你還知道哪些成語的意思都專心致志的意思差不多?
指導朗讀:誰愿意夸夸他?
看著板書把這句話記在心里。
③另一個學生:走了神兒,“神”在字典中有這樣幾中解釋,這里“神”是什么意思?(1、神仙 2、心思、注意力 3、神氣 4、機靈)“走了神兒”是什么意思?
他的心思應該在什么地方?而現在他的心思去哪兒了?自己讀一讀找一找?(學生讀句子)
別人在專心致志聽講的時候他在看什么?想什么?做什么?(板書:看、想、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