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棋(第二課時)
課題研究: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學棋(第二課時)
一、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棋”“致”兩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兩個學生在同一個“名師”的指導下,因為學習態度的不一樣,導致了不同的結果。從而懂得讀書學習要專心致志。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對課文朗讀、表演,明白學習要專心致志的道理;并在理解中進一步指導朗讀。
三、教學準備
ppt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詞語
圍棋 能手 另一個 天鵝 動作
遠近聞名 專心致志 拉弓射箭
2.我們已經學過課文了,誰能說說課文講了“ 跟 學棋的事”。
(二)教學課文
1.秋是怎樣的人呢?(出示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其余同學邊聽邊思考,你了解到秋是怎樣的人?
(2)交流。
“能手”:怎樣的人才能稱為“能手”?(下棋下得特別好的人。)除了下圍棋的能手,你還知道有哪些能手?(評:有這么多能手呀,看來只要你用心,不管做什么都能成為能手。)秋下棋的水平好到了什么程度?(遠近聞名)
“遠近聞名”:遠遠近近的人都知道秋下棋下得好。(讀詞,評價。)
(3)誰再來完整地介紹一下秋?(指名讀第一小節)這樣一個下棋高手,你佩不佩服?
2.俗話說“明師出高徒”,秋下棋的本領這么高,他的學生一定也很棒。結果是不是這樣,請同學們打開書本,讀讀,找找。
(1)生自由閱讀。
(2)交流、出示:
出色的棋手:說明這個學生棋下得怎么樣?
沒有多大長進:“長進”是什么意思?這里說“另一個學生一直沒有多大長進”,要是把“多大”去掉,改成“一直沒有長進”,行嗎?
奇怪呀,明明同一個老師教,一個學生成了出色的棋手,另一個學生棋藝一直沒有多大長進,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們呀,一起讀讀課文,找找答案。
3.學習第二自然段
(1)了解默讀:以前我們讀課文,都要求讀出聲音,今天我們換種讀法,要求大家光用眼睛看,嘴里不能發出聲音,不過嘴唇可以動,這樣的讀法叫做默讀。明白了嗎?下面就請同學們默讀第二小節,用直線畫出一個學生學習的句子,用曲線畫出另一個學生學習的句子。好,開始。
(2)出示“一個學生……還要問上幾句。”
師:這里有三個動作非常關鍵,誰發現了?
(聽、看、問)
他是先聽后看,還是先看后聽呢?(是同時的)哦,一邊聽一邊看,是同時做的呀。那誰也能用“一邊……一邊”說句話?
這個學生在學棋過程中,用上了“耳朵”“眼睛” ,還有“嘴巴”,我們都知道,要想提出問題,就得積極開動腦筋,用“心”思考才行。(板書:聰)
學習的時候,能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就可以用一個詞來說——“專心致志”(指名讀詞)誰能說幾個和它意思差不多的詞。(送詞:聚精會神、全神貫注)
誰能把他的認真讀出來。(指名讀句子)
說到這里,你們一定知道為什么這個學生能成為出色的棋手了?
出示:因為 ,所以他成了出色的棋手。
(3)另一個學生呢?他又是怎樣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