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第一單元《識字3》
學科:語文 授課年級:二年 設計人:李強
章節名稱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第一單元《識字3》 計劃學時 2 學習內容分析 本課是形近偏旁比較識字。課文將兩組容易混淆的形近偏旁以兩兩相對的形式表現了實物——古文字——今文字的演變過程,便于學生正確區分。與圖相對應的詞語4組12個詞語。連起來讀,押韻上口,便于記誦 學習者分析 引導學生了解表中4個偏旁的演變過程,能正確區分。引導觀察圖畫,認識事物,借助拼音,讀出相應的詞語。并能正確書寫生字。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比較“木、禾”、“竹、艸”兩組容易混淆的偏旁。讀熟本課詞語,大體了解形聲字的形義關系。 過程與方法: 借助圖畫感知古今文字的發展演變,了解偏旁與字、詞之間的聯系,認識形聲字的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學生識記漢字的能力。 教學重點及解決措施 重點:學會本課的生字詞,并能正確地書寫。 解決措施:鼓勵學生自主識字,互相交流識字方法。 教學難點及解決措施 難點:進一步了解形聲字的構字特點。 解決措施:圖文對照,理解詞義 媒體內容與形式 多媒體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 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繪畫入手 揭示課題 1.引導學生觀察偏旁起源與演變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