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下冊識字1詞串識字教學實錄及反思
【教學重點、難點】認識9個生字,能按筆順正確地書寫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一、看圖感知,建立表象。通過指導學生觀察插圖,了解春節清明和端午相關習俗。
師:中國有一些傳統節日,小朋友們想知道嗎?今天我們來學習識字1。板書課題:識字1(齊讀)
請觀察書上的圖,看看圖上畫的是哪些傳統節日的活動,人們在這些節日里做些什么。
生1:春節吃餃子
生2:春節去拜年
生3:青明去掃墓
生4:青明去踏青
生5:端午吃粽子
生6:端午賽龍舟
生7:中秋賞月
生8:中秋節吃月餅
生:…
師:同學們觀察仔細,說得真好。下面讓我們一起自讀課文,畫出生字
出示生字詞
jiǎobàisǎomùtà
春節餃子拜年清明掃墓踏青
duāntuánbǐng
端午粽子龍舟中秋團圓月餅
生借助拼音自學生字讀音。進行正音練習書寫練習
師相機指導,檢查交流,讀準字音。注意糾正:“掃”是平舌音,“墓”的韻母是“u”,“端、團”是前鼻音,“餅”是后鼻音,“踏”是第四聲。生朗讀詞串
反思:詞串”識字每組一般有三個詞語,共四組。三個詞語詞性相同,置于一組,猶如用一根無形的線將它們串聯起來,組成一幅含有多種景物的畫面。教學開始,就以簡短的導入將學生帶入課文情題,調動起學習的情緒。同時借助漢語拼音讓生自學生字。先讓學生借助拼音,結合觀察字形,初步認讀生字,建立文字符號與聲音的聯系。然后讓學生連詞認讀,展開聯想,結合看情境圖,聯系生活經驗,初步了解字義,建立文字符號、聲音、語義的聯系。在學生能正確認讀字詞的基礎上,讓學生按照自己對詞義的理解去觀察課文圖畫,從圖中找出詞語所指稱的具體事物。二年學生初步具備了認讀漢字的能力。只要我們把識字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善于調動其識字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就能夠逐步形成小學生的識字能力。利用已經掌握的識字經驗,自學生字,做到看清形,讀準音。圖文對照,形成聯系。指導學生將詞語跟插圖比照,建立詞語跟具體形象的聯系,初步形成概念。詞串的生命在于“串”,即是一個有一定情境的整體。教學中不能囿于單個詞語的識讀,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反復誦讀,感受詞串整體的情味、意趣、形象,努力建立起立體多維的“內心視象”,并且外化為抑揚頓挫、疾徐有致的朗讀。
二、聯想串詞,學習說話。
師:寒假過去了,寒假中最難忘的是什么呢?老師今天有個小小的要求,請大家展開想象的翅膀,說一說你心中所想。并且在說話的時候用上我們今天學到的詞語,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幾個,可以是我們書上畫的,也可以是我們自己心目中節日的情景,有問題嗎?(生:沒有)那先在小組里說說,或者跟好朋友說說,也可以自己想想再說
(生自由說)……
師:誰來說?
生1:過春節有壓歲錢。
生2:去姥姥家拜年。
生3:大年三十吃餃子。
生4:春節放煙花爆竹。
生:……
師:吃餃子去拜年放鞭炮都是春節的習俗。請小朋友看圖想象春節的熱鬧,盡量用上課文第一組的三個詞語說一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