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玩具柜臺前的孩子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學習課文中的人物關愛父母、關愛他人的好品質。
2、知識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繼續學習默讀課文,學會認11個生字。
3、過程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在讀中感悟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
讀好人物的對話,從具體的語言文字中感受小男孩關愛父母的好品質。
【教學過程】
啟發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玩具嗎?你最喜歡的玩具是什么?你是如何得到它的?如果你見到一件自己非常喜歡的玩具,你會怎樣做呢?(學生談話)剛才我們聊了很多關于玩具的話題,玩具是我們成長中的好伙伴,同學們能擁有自己心愛的玩具真是幸福。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讀一個由玩具引發的感人故事好嗎?
一、板書課題:
師:請同學們伸出手和老師一起書寫課題!(板書課題 齊讀)
二、初讀感知
1、師:同學們想自己讀書還是聽老師讀課文?聽老師讀課文之前,老師有個要求,認真聽,思考“玩具柜臺前的孩子指的是誰?”(師配樂讀課文)
2、師:同學們聽得可真認真,傾聽別人發言是對別人的尊重,希望同學們繼續保持!
3、指生回答“玩具柜臺前的孩子指的是誰?”
4、請同學們自由讀書,遇到生字想辦法記住它,讀不好的地方停下來多讀幾遍,能做到嗎?
5、師:剛才讀書的時候,老師看見很多同學都做了標記,大家的學習習慣真好。生字都會認了嗎?好,眼見為實,老師考考你們!
6、這里有些生字,誰能喊喊他們的名字?你怎么樣記住他們的樣子?(檢查識字情況)
7、師:瞧,我們祖國的漢字多么有趣,只要做個有心人,發現其中的規律你就能認識更多的漢字!
8、師:在讀了課文之后,文中出現了幾個人物?(板書),誰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認為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其他同學和他感受一樣嗎?
三、品讀課文
1、師:老師和同學們一樣,再讀了幾遍課文之后,文中的男孩小兵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那么乖巧懂事,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劃出你認為最能表現男孩懂事的句子。劃好的同學請先在小組內說說自己的體會,等會我們全班交流
2、“不,我只看看,不要媽媽買”。男孩搶著說。
(1)請同學們聯系上下文,想想小兵搶在誰前面說的,為什么搶著說?
(2)指導讀出速度快,語氣急
3、老師知道了,他不讓媽媽買,一定是不喜歡這個玩具,(生喜歡),喜歡?你從哪里能感覺到他喜歡這個小汽車啊?劃出有關的句子
“柜臺前有個小男孩,只要看到誰…….他是多么喜歡小汽車啊!”
(1)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的?能具體說說嗎?
a、把“目不轉睛”去掉行不行,為什么?理解“目不轉睛”。
b、把“盯”換成“看”行不行? 為什么?
(2)這么喜歡的小汽車,卻不讓媽媽買,如果讀出小男孩的心情,讀出他對小汽車特別喜歡的心情,更能表現小兵的懂事。(指生讀——老師讀,生評老師,知道老師為什么讀這么好嗎?——再指學生讀——齊讀)
(3)我們的腦子里可以想象這么一副畫面:
看到一個叔叔帶著兒子來買小汽車,他就——;
看到一位阿姨領著女兒來買小汽車,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