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跑了》第二課時教案
⑵比較句子:
①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沒有看見,什么也沒有聽見,只顧低著頭朝前走。
②可是安培什么也沒有看見,什么也沒有聽見,只顧低著頭朝前走。
這兩句話一樣嗎?不一樣在哪?(學生交流)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師相機引導:
師:街心花園內鮮花盛開,許多行人駐足欣賞,安培看見了嗎?可是他視而不見(板書:視而不見,跟讀)
大街上嘈雜的聲音安培聽見了嗎?可是他聽而不聞(板書:聽而不聞,跟讀)
師:大街上是如此的熱鬧,但這些安培都不關注,所以他(引讀)——好像什么也沒有看見,什么也沒有聽見,只顧低著頭朝前走。
⒊他只顧著朝前走,還只顧著什么?你從哪里讀明白的?
齊讀:原來,他正在思考一道數學題。
⒋小結:安培多專心哪,怪不得課文第一自然段說——安培搞科學研究非常專心。對身邊的一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安培專心得已經忘記了自己是在大街上散步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第2自然段,體會安培的那份專心。
(回到課文第二自然段的界面。)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⒈過渡:你還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安培搞科學研究非常專心?請讀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
⒉交流:
⑴學生交流過程中相機點出三個意思相近的詞語:
心算、計算、演算
在交流的過程中,緊扣——安培搞科學研究非常專心。
⑵思考:心算、演算反正都是“算”,我把他們的位置換一換,可以嗎?
點擊后“心算、演算”的位置變動。學生討論。
師:原來兩個詞語還是有差別的,讓我們把它們送回原來的位置,這樣意思就更準確了。
⑶指導讀好“太好了!”如果你就是安培,正當你迫切需要黑板時,就有那么一塊大黑板出現在你眼前,你心里怎么想的?
把你高興、激動、興奮地心情表達出來。(讀“太好了”)
⒊復述:安培思考問題的過程真有趣,如果你是安培,你能給大家講一講思考的過程嗎?如果你能借助黑板上的3個詞語,再加上自己的動作,一定能講得非常有條理,非常生動。
師引導:安培呀,你還記得你是在大街上嗎?
安培呀,你為什么那么高興?
安培呀,你怎么出門散步都帶著粉筆?
⒋回扣:同學們,安培就是這樣——安培搞科學研究非常專心。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出示課文第四自然段)
⒈你從哪里看出安培搞科學研究非常專心?學生自由讀。
⒉交流
⑴點出“算著算著”,體會思考的時間長,安培已經忘我了。
⑵畫出安培說的話,指名讀,評價,范讀,體會安培的專心,“黑板”跑了都沒有醒悟過來,居然還對著跑掉的“黑板”說話。
⑶理解“不由自主”:“黑板”慢慢地向前移,安培就慢慢地跟;“黑板”移動快了一點,安培就跟得快一點;“黑板”越走越快,安培就越跟越快。安培的雙腳完全不聽自己的了,這就叫——不由自主。(指名讀詞語)
⒊安培演算得多么聚精會神呀!(板書:聚精會神)
⒋利用插圖,想象說話:
馬路邊散步的漂亮小姐看見了,悄悄地對身邊的女伴說:
戴禮帽的紳士看見了,心想:
馬車上的乘客發(fā)現了,自言自語地說:
⒌師:可是,人們的議論,人們的詫異,安培一點都沒有感覺到,他搞科學研究就是這樣的聚精會神。出示——安培搞科學研究非常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