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盲婆婆的蟈蟈
教學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 通過閱讀課文,理解內容,體會“我”為盲婆婆做事時高興的心情。
3. 通過學習課文,使小學生明白幫助別人尤其是殘疾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從而培養學生的愛心。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體會到文中主人公的一顆愛心,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教學難點:用“歌聲會------,歌聲會--------”想象說話
教具準備: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揭題體驗
1、揭示課題
解題 ----送給----的----
2、復習詞語
3、體驗盲人生活的困難
談話:老師讓同學們回家后體會一下眼睛看不見的感覺,做了嗎?
敘述:小朋友才蒙了一會兒時間,就這里出錯,那里出錯,很難.可是有一位老婆婆,她眼睛長期看不到光明。
出示練習:盲婆婆,孤零零地住在小屋里,看不到_______________,她感到_______________。
過渡:她覺得自己一個人非常孤獨。她看不到紅紅的太陽,她看不到花草樹木,她感到難過。可是今天,盲婆婆怎么樣?(出示圖片)
二、精讀課文
1、第一小節
你知道盲婆婆為什么這么高興嗎?請讀一讀第一小節再告訴老師。
學生朗讀第一節
回答問題,板書:送蟈蟈
提問:(1)這是一只什么樣的蟈蟈?說說自己對蟈蟈的了解、喜愛(出示蟈蟈圖)
(2)盲婆婆是課文中小朋友的?你們家的鄰居是誰?
(3)小男孩喜歡它嗎?從哪些詞語中看出來?用筆畫出詞語
“喜滋滋”、“樂呵呵”。這兩個詞都可以用來表示開心。小朋友把蟈蟈高興地送給盲婆婆,從中你看出……
指導朗讀,抓住這兩個詞語你也美滋滋的讀一讀第一節。
2、第二小節
提問:我為什么要把它送給了盲婆婆?強調“您”字,看出小男孩對盲婆婆的尊敬。
指名讀(出示幻燈片)
平時小朋友不上學時,他都會為盲婆婆做些什么呢?(唱歌、掃地、談話。)
過渡:小朋友在上學的時候心里還惦記著盲婆婆,希望他的蟈蟈能替我給婆婆唱歌,幫婆婆帶來歡樂。我們一起來讀一下。
齊讀。
3、第三小節
(出示插圖二盲婆婆手捧蟈蟈,大背景是廣闊的田野)
提問:蟈蟈唱著歌,盲婆婆聽著、聽著、歌聲把她帶到了哪些地方呢?
出示第3小節
師范讀
指名回答
提問:田野里有什么?理解“清波”、“領”。
盲婆婆怎么會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
理解詞語“往日”,(看圖)你的童年有什么難忘的歡樂的事情嗎?
指名說
指導朗讀,注意停頓:蟈蟈的歌聲使她仿佛置身于美麗的大自然中,享受著陽光雨露,感受著鳥語花香。她聽著想著,心中充滿了歡樂,你能把歡樂的感覺讀出來嗎?
(一名學生朗讀第三節,其余學生評議。)(配樂朗讀)
讀的好的配樂讀
提問:小朋友,你知道歌聲還會把婆婆帶到什么地方呢?照著書上的句子能試著說說嗎?出示說話訓練題:歌聲會--------,歌聲會---------。
過渡:聽了小朋友說的,老師多么希望盲婆婆的眼睛突然恢復了光明,真正地享受到歌聲帶給她的歡樂生活。讓我們一起再讀一遍第三小節,把對盲婆婆的祝愿之情讀出來。
4、第四小節
過渡:有了蟈蟈,盲婆婆感到--------心中不再寂寞,孤獨。因為蟈蟈的歌帶她進了五彩繽紛的世界。讓我們也變成蟈蟈,為婆婆送去快樂。讀……
提問:這里有六個點,老師不明白,誰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