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盲婆婆的蟈蟈(第一課時)
課時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
3、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體悟,激起學生奉獻愛心,主動關心他人、尊老幫殘的美好意愿。
教具準備:課件、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一)引出“蟈蟈”
1、引出蟈蟈,出示蟈蟈的圖片(課件),小朋友,你知道這是什么嗎?
2、板書“蟈蟈”,第二個學生跟著書空。
3、讀準蟈蟈,
3、說說蟈蟈:這是一只怎么樣的蟈蟈呀?
(二)引出“婆婆”
1、出示婆婆圖片(課件)看,這是一位——
2、板書婆婆,指導寫法。在課文紙上寫一寫婆婆。
3、讀準婆婆
(三)引出“盲”
1、小朋友,仔細看圖,這位婆婆雙眼看不見東西,是一位盲婆婆(板書“盲”。)
2、教學盲。
(四)引出“送給”
1、小朋友,我們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我們的眼睛可以看到……?
2、我們的世界真美呀!可是,這位婆婆失去了雙眼,她的世界一片黑暗。在這黑暗的世界里,盲婆婆的心情——
4、幸好,這位盲婆婆有一位好鄰居(課件插圖和詞語“鄰居”):
(1)、讀好這個詞。(2)、理解鄰居。
5、這位好鄰居送給盲婆婆一只蟈蟈呢!
(補全課題:送給盲婆婆的蟈蟈)
(五)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詩歌,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一)自由讀文
1、拿起課文紙,借助拼音把課文讀通讀順,比比誰讀的次數多
(二)分小節讀課文,糾正生字新詞的讀音
第一小節:樂呵呵、喜滋滋
1、指名讀第一小節。
2、生字新詞正音:樂呵呵、喜滋滋
第二小節:替
1、指名讀第二小節。
2、生字新詞正音:替
第三小節:領、帶
1、替老師請一位讀書很棒的小朋友來讀第三小節。
2、兩個難讀的詞組正音:流淌的清波 難忘的歡樂
3、把這兩個詞組放回句子中再讀這一小節
4、生字新詞正音:領
5、領和鄰兩個生字比較異同
5、領是什么意思呢?請輕輕讀一讀第三小節,找到意思和他相近的字?(帶)
6、在這里,領就是帶的意思,這兩個字合到一起就是“帶領”,也就是帶的意思。
(出示:鄰居、領、帶、帶領)
第四小節:(齊讀),
第四小節全班齊讀
(三)男女生賽讀:
我們男女生配合讀一讀,男生讀一三小節,女生讀二四小節。
三、精讀課文,感受小男孩的愛心
(一)學習第一小節
1、出示圖片,引出樂呵呵、喜滋滋
2、我們來讀一讀,你發現了什么?(形式一樣,都表示高興)
3、表示高興的,這種形式的詞語你還知道有哪些呢?
4、帶著高興的心情讀一讀第一小節。
(二)學習課文第二小節
1、瞧,一進門,小男孩就喊:出示第二小節(齊讀),
2、指導讀好兩個婆婆。
3、小男孩這么開心,是因為這是一只——(生接讀)
4、小男孩會為婆婆唱什么歌呢?除了唱歌,我還會怎樣陪伴盲婆婆呢?
5、理解替。
6、指導讀好這一段。誰來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盲婆婆?
(三)學習第四小節
1、讀正確這句話。出示: 您聽,它唱得多好,咯咯,咯咯,咯咯------
2、唱好蟈蟈之歌(唱出高低快慢)
(四)學習第三小節
一、感悟田野的美
蟈蟈動人的歌聲把盲婆婆帶到了一個美妙的世界,出示第三小節。指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