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
一、教學要求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激發(fā)學生奉獻愛心,關心幫助殘疾人。
二、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認識新偏旁,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關心、幫助他人。
三、教學準備
蟈蟈的圖片、大自然中的風景圖片、生字卡片、小黑板
四、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中的“婆、您”,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
3.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體悟,激起學生奉獻愛心,主動關心他人、尊老幫殘的美好意愿。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詩歌內容,激發(fā)學生奉獻愛心。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自然段。
三、教學過程
(一)課前游戲:
1.小朋友,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玩?zhèn)游戲,好嗎?我邀請一個小朋友來做這個游戲,其他小朋友看仔細。
(請一個小朋友來到門口,蒙上眼睛,走回自己的位置)
2.老師要來采訪采訪你了:剛才你走回座位時遇到了哪些困難?你有什么感受?
3.小朋友,有這樣一位盲婆婆她整天生活在黑暗中,什么也看不見,多么痛苦,多么寂寞啊!你覺得盲婆婆最需要什么?
4.盲婆婆最需要的是一雙“眼睛”,今天我們學的課文中有這樣小朋友,他成了盲婆婆的“眼睛”。(板書:送給盲婆婆的蟈蟈)
指導認識“盲”、“婆”,指導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今天,我們要把課文好好讀一讀。把書打開,自己讀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檢查,讀詞語:
綠色 唱歌 鄰居 田野 樂呵呵
童年 往日 難忘 歡樂 喜滋滋
歌聲 流淌 清波 咯咯
3.字音都讀準了,課文是不是也會讀了呢?自己再讀讀,讀流利。
4.分段指讀,評價。
(三)精讀體悟
學第一自然段
1.課文中的蟈蟈到底是一只怎樣的蟈蟈呢?(綠色、會唱歌、可愛……)
老師今天就把這只蟈蟈帶來了,你看(出示蟈蟈圖)
2.這樣的蟈蟈你們喜歡嗎?如果它是你的,你有什么感覺呢?
讀讀第一段,找出表示高興的詞。(樂呵呵 喜滋滋)
3.指導朗讀。(高興地、注意停頓)
4.這么可愛的蟈蟈你們舍得送人嗎?說說你的理由。
5.可課文中的小男孩卻把它送給了鄰居家的盲婆婆,你覺得他是個這樣的人?
6.一起再來開心地讀一讀,齊讀。
學第二自然段
1.小男孩送蟈蟈時會對盲婆婆說些什么呢?老師來做做盲婆婆,你們對著我說一說。
2.課文中的小男孩是怎么說的?讀讀第二段。
3.指導朗讀。(用說話的語氣)
學第三自然段
1.蟈蟈歡快的叫著,婆婆用心地聽著,可以為盲婆婆帶去什么呢?小朋友閉上眼睛聽。
2.教師配樂范讀。
3.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4.盲婆婆看到的、想到的跟你們是一樣的,這時婆婆的心情是怎樣的呢?(開心、幸福)
5.指導朗讀(開心、美)
6.這么美的句子,要是能記住它就好了。試著背背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