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英英學古詩
2、看圖。出示投影片《靜夜思》。
(1)就是圖上出現的這位詩人,你知道他是誰嗎?(唐代大詩人李白)
(2)從圖上看,他正在做什么?(他在望著窗外天空的明月)
(3)他究竟在思念什么呢?
3、學詩句。
(1)指名讀《靜夜思》。
(2)這首詩有幾句?(兩句)
第一句:
①指名讀。
②這句詩寫的是什么季節的事情呢?你怎么知道這是秋天的夜晚呢?
③大家看看圖,李白正在看天上的月亮呢?你覺得這月亮怎么樣?(又圓又亮)所以呀,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詩人覺得地上好像怎么樣?
這一句里的“疑”就是“好像”的意思。
為什么會認為是“白霜”?大家見過嗎?指名學生說說白霜是什么樣子的。
讀好第一句。
第二句:
①過渡:詩人看到這明亮的月光,他想到了什么?指名讀。
②“舉頭望明月”中的“舉”是“抬”的意思?那么“舉頭”呢?(抬頭)
③詩人抬頭望著明亮的月亮,想到了什么?(家鄉、親人等)
師:當時李白遠離故鄉,獨自一人來到外地做官,夜晚,一個人冷冷清清地望著月亮想家鄉、想親人,你想想他心里怎樣?(越想越難過)再也忍不住那悠悠的思鄉之情了。
所以,用“低頭”這個詞語表示詩人思念故鄉的感情很深沉。李白不由得思念起故鄉來。
讀好第二句。
(3)讀好一首詩。
(4)英英小朋友把全詩的意思告訴了奶奶,讓我們來聽聽她的理解。
(5)齊讀《靜夜思》的意思。
(6)你知道李白是什么朝代的嗎?
4、朗讀指導。
(1)《靜夜思》的朗讀節奏。
(2)“疑是”“低頭”語速要慢,表示詩人在沉思。
(3)“光”“霜”“鄉”押韻字要讀得清晰,停頓要長一些,表示感情逐步深化。
三、朗讀課文,練習背誦《靜夜思》。
1、自由練習有感情地背誦。
2、指名背,小組競賽背。
3、齊背古詩。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1、把古詩有感情地背誦,并能表演出來。
3、學習本課的生字。
教學要求:
一、指名背誦《靜夜思》。
二、鞏固古詩的意思:還記得古詩的意思嗎?指名讀古詩的意思。
小練習:請你根據意思寫出相對應的詩句。
1、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地上就像鋪了一層白霜。
2、遠離家鄉的人望著那天上的月亮,不由得思念起故鄉來。
三、總結課文。
這篇課文通過對話形式,引出一首古詩,小學生英英對古詩《靜夜思》學得真好,并知道它的作者是誰,還主動把學會的本領告訴奶奶。
三、分角色表演課文內容。
1、熟讀課文。
2、在次基礎上,讓學生自己找好合作伙伴,分角色來演一演,進行一場祖孫倆的對話。
要求:把話說正確,說流利,逐漸要說得自然,不是背書。
1、師生先合作,給學生示范一次。
2、同桌相互合作對話。
3、指名合作小組上臺表演。
四、拓展:
1、你還知道李白寫的其他古詩嗎?能給大家背誦嗎?(指名背)
2、師補充介紹李白的有關信息:
五、寫字指導。
1、出示按筆順描紅的生字:鄉、英、舉、教、古、詩、故、首、意
2、學習這些生字:
鄉:兩個“撇折”加一長撇。 鄉下 鄉村 故鄉 家鄉 鄉親
首:“前”的下半部分改成“自”,別少寫一橫。 首先 首都 首要 斬首
五、練習。
1、看拼音寫詞語。
gǔ shī yìsi shǒu xiān jǔ shǒu gù 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