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開始》(教學實錄)
師:對這道命令,你們有什么意見?
生1:貓頭鷹叫我們白天休息,夜里干事,不長黑眼圈才怪呢。
生2:白天我們睡不著,晚上做事什么都看不見。
生3:如果我們夜里做事,不小心碰到釘子怎么辦,你眼睛亮,我們可看不見。
生4:白天要我們睡覺,太陽太刺眼了。
生5:我沒有意見,我是一只貓,本來就在晚上捉老鼠。
師:小動物們都有自己的意見,書上有一個詞用了四個字就把你們剛才的話都概括了,請找出來。
生:議論紛紛。
(學生展開想象,進行角色體驗。學生的學習經驗和生活體驗都被充分調動起來,此時學生的感受是極具個性化的,又是很豐富的。)
師:這個星期過得怎樣?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從“叫苦連天”這個詞語看出來的。
師:你把這個句子讀給大家聽。
生1讀句子。
師:誰來把整段讀一讀。
生1讀。
師:誰來評一評他的朗讀。
生2:他的神氣沒有完全讀出來。
生3讀。
師:真是挺神氣的,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生齊讀。
(這一環節學生讀得還不夠充分,可以組織多種形式的讀,如讓學生自由讀、個別讀、齊讀等,還可以適當地演讀,在讀中體驗、感悟,又通過朗讀把自己個性化的體驗表達出來。)
師:貓頭鷹可把大家折騰死了,接下來有請袋鼠。袋鼠在哪兒?你們心情如何?
生1:我很高興。
師:那就請你高興地下令。
生1讀袋鼠下令的句子。
生2:我很激動。
師:那你就激動地讀一讀。
生2讀句子。
師:讓我們一起下令。
生齊讀。
師:小動物都同意嗎?從哪個字看出來。
生:直搖頭。
師:“直搖頭”是怎樣的?
生表演。
(用表演的方式來理解詞語的意思,既形象直觀、符合低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又很有效。)
師:這星期過得怎么樣?請讀一讀第3自然段。指名三位學生后,齊讀。
師:第一周貓頭鷹讓我們白天休息,晚上做事,第二周,袋鼠又讓我們跳了一周,正在輪到猴子下令了。(板畫猴子)你們擔心嗎?擔心什么呢?
生1:擔心要我們整天抓著樹技蕩。
生2:擔心也只讓我們吃桃子。
生3:擔心規定來時,我們只能躺在樹上。
生4:擔心吃東西只能用前爪捧著送到嘴里。
師:你們別擔心了,小猴子僅僅說了一句話,森林里就爆發出一陣陣熱烈的掌聲。請大家把這句話劃出來,再讀一讀。
生劃句子后齊讀。
師:你們習慣的方式是什么?
生1:我喜歡威風凜凜地走來走去。
生2:我習慣的方式是天天在水里游泳。
生3:我習慣的方式是吃骨頭,看看門。
生4:我習慣的方式是晚上捉老鼠。
生5:我習慣的方式是整天在地上找出蚯蚓,吃得飽飽的。
(“習慣的方式”這一詞組的意思比較抽象,如果“就詞解詞”,低年級的孩子難以理解。教師巧妙地讓孩子根據各種動物本身的特點說一說自己喜歡的生活的方式,這樣“化抽象為具體”,既很容易地理解了意思,又為下面感悟故事的內涵作了鋪墊。)
師:能用習慣的方式生活,你們高興嗎?課方中用了哪個詞,把它圈出來。
生:歡呼。
師:就讓我們一起歡呼吧。
生歡呼。
(教師說“讓我們一起歡呼吧!”這樣做顯得有點牽強,諸如此類的細節還有一些。教師的指令性太強,學生會很被動。)
三、總結提煉。
師:三個星期過去了,你選誰來當新首領,為什么?
生1:我選袋鼠。
師:因為你是袋鼠嗎?
生1:是的,大家都跳著走路,森林就是袋鼠的樂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