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教學設計、說課及反思
2、情境教學法
俄國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任何興趣,被迫地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向。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力量,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迸發出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此,我在本節課一開始就運用了師生拍手齊誦兒歌《秋天到》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另外,我還讓學生動手把秋天的美景畫下來,這一環節的設計,就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既培養了學生動手的能力,又讓學生在畫畫中深刻感受到了秋天的美景。
3、游戲教學法
心理學研究表明,低年級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我除了在以上環節中運用畫畫等多種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還設計了“摘蘋果”競賽游戲,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處于積極狀態,并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活動中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三、說學法
與教法相適應,采用“讀讀——畫畫——練練——說說“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眼口手腦并用,充分激活學生的思維,在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中理解課文,注重“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三主模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陶冶情操。
四、說教學程序
一、開門見山,揭示主題
這節課我們去郊外秋游。請大家打開課文。
課本上有一幅非常美麗的秋景圖,你們都看到了什么?(學生暢所欲言的同時,教師相機出示圖畫。)
二、進入情境,美讀課文
(配樂)呀,這兒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師范讀第一自然段)想和老師一起到郊外游玩的小朋友,請站起來和老師一起走吧!
請同學們繼續自由地美美地把課文讀一讀,一會兒告訴老師你覺得哪個自然段寫得最美?(生自由讀課文)
(隨機教學)
1、讓學生在讀、評、畫、議中學習第二、第三自然段,感受秋天的美景。
讀: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讀一讀,采用多種鼓勵的方式激發學生讀的興趣。
評:讓學生實實在在的發表自己的意見。
畫:給學生一幅輪廓圖,讓學生給各種景物涂上顏色。抓住“顏色美”這一特點,更深入地感受秋天的美。
議:讓學生自由走動交流、展示自己的畫。
2、讓學生在玩、讀、評中學習第四自然段,感受郊外秋游的快樂。
玩:讓學生根據第四自然段的內容進行表演,在表演中切身體會快樂的感覺,激發學生用快樂的心情朗讀課文。
(讀、評的方式同上。)
三、做“摘蘋果”的游戲,進行說話、識字訓練。
1、小朋友們今天表現得可真棒,秋姑娘可高興了,她給大家送來了一棵蘋果樹。呀!滿樹的蘋果又大又紅,你們想摘嗎?可是,秋姑娘說了,你們要回答出她的問題才能摘。
2、 出示問題:
①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幾朵白云有時像……,有時像……。
②用“有的……有的……有的……”說一句話。
③“郊”怎樣讀?你用什么辦法記住這個字?你會寫嗎?
④“涼”怎樣讀?你用什么辦法記住這個字?你會寫嗎?
四、整體感知,深化主題
1、再讀課文。
2、秋天的景色美嗎?你們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贊美一下秋天嗎?
(學生思考,發言。)
《秋游》教后反思
《秋游》是蘇教版第三冊中的教學內容,課文描寫了同學們在老師帶領下去郊外秋游的情景,表達了孩子們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歡樂心情。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