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重點 凸現主體——《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認識“植”“已”“經”等15個生字,結合語境能讀準“得”“為”兩個多音字,會寫“準”“備”“甲”等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部分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文中介紹的幾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激發學生對自然的熱愛和細心觀察自然的興趣。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重點知道文中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引導學生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設計理念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一篇常識性課文,課文的知識單一,既無人物個性的展示,又無故事情節的表述,學生學起來,易產生枯燥乏味之感。怎樣使學生對這樣的課文產生閱讀興趣呢?我針對教材實際,結合學生認知特點,先從學生最熟知、最有感情的媽媽引入,并采用擬人手法,把學生置身于課文角色,給課文中的植物人格化、生活化,展示了他們之間童真、童趣的對話。加上聲、光、形融為一體的多媒體課件,適時、恰當地運用這些課件,學生對課文的知識會倍感親切,學起來將會趣味橫生,課文的知識也將會在情趣中理解、消化。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明“辦法”
(一)板書“媽媽”,引導學生結合親身經歷夸媽媽,認識媽媽是一個慈祥可愛、和藹可親、有能力、有辦法的好媽媽。(板書“有辦法”)
(二)植物也有一個好媽媽。植物媽媽可好了,她非常關心孩子,愛護孩子,有很多關懷孩子的辦法。(板書“植物”)
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介紹的是哪幾種植物媽媽呢?她們有什么樣的好辦法呢?小朋友一讀課文就知道了。
二、感知課文曉“辦法”
(一)自讀課文。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二)再讀課文。邊讀邊想:這篇課文介紹哪幾種植物媽媽?她們各有什么辦法?把難讀的句子再多讀幾遍。
(三)合作讀課文。交流讀書識字方法,同學之間互相幫助解決讀不懂的問題。
(四)檢查初讀效果。
重點指導學生結合語境,讀準“得”“為”兩個多音字;重點指導學生讀好兩個輕聲字“媽媽”“娃娃”;重點指導學生讀好下面兩句話:①蒼耳媽媽/給孩子/全身武裝。②不信/你就仔仔細細地/觀察。
(五)鞏固識字。
1、趣味引入。生字寶寶在家(課文)已呆了很長時間,都覺得悶得慌,想出去玩玩。它們現在一個個地跑出家門,你還認識它們嗎?
2、識記生字。①教師分別出示生字卡指導學生識記。②猜字游戲識字。③摘桃子識字。④送字寶寶回家。
第二課時
一、感悟課文懂“辦法”
(一)認真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分紹了哪幾種植物媽媽?你最喜歡哪種植物媽媽?為什么喜歡她?
(二)小組合作。談認識,說想法,交流自己所喜歡的植物媽媽,并朗讀相關的句子。
(三)全班交流研讀同學們喜歡的植物媽媽。
蒲公英媽媽:①出示蒲公英媽媽傳播種子的課件。②說說喜歡蒲公英媽媽的原因;蒲公英媽媽的辦法最好。她給孩子準備的是降落傘。降落傘多美呀,毛茸茸的,又溫柔,又輕巧,孩子坐在里面在空中飄飄悠悠。你看,多自在!③“只要風一吹孩子們就得出發。”說明蒲公英傳播種子是借助風的力量。用“只要……就……”說話。④用你喜歡的語氣有感情地朗讀這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