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風教學設計
2、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他們是怎樣畫風的,能想出更好的辦法來畫風。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了解他們是怎樣畫風的。
2、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能想出更好的辦法來畫風。
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唱(說)有“風”的歌曲、(詩句)、以及聽風聲。
(1)、同學們會讀黑板上的字嗎?(風)會唱帶有風字的歌嗎?(指名唱)有風嗎?(有)我們還讀過不少有風字的詩句,誰來幾句?(指名背)現在我們聽聽是什么聲音?(放風的聲音)你聽到了這是怎樣的風?平時,我們還感受過怎樣的風?
(2)、風,我們聽得見,還能感受得到,可以唱一唱,還可以寫一寫,那么,它能畫下來嗎?(板題)真的能嗎?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繼續學習《畫風》,齊讀課題。
過渡:通過昨天的學習,誰來告訴大家,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三個小朋友畫風的事)哪三個小朋友?(板頭像)那他們事怎樣是畫風的呢?
二、朗讀感悟
1、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描寫他們畫風的句子。
2、他們是怎樣畫風的呢?指名讀出所畫的句子。(2人)
3、聽了他們的朗讀,你知道了什么?
(1)我知道趙小藝她會畫風,畫的是一面飄動的旗子。
(2)你從哪里看出來的?指讀,課件出示。
(3)從這句話中你還明白什么?(抓住“眨眨”、“想了想”)想什么?
(4)宋濤為什么會提這樣的問題?怎樣讀這句話?
(5)陳丹聽了怎樣回答?
指名讀??聽了他的朗讀,你知道了什么?(我知道陳丹也認為風是畫不出來的,而且沒人能畫得出來)
(6)你從哪個詞看出沒人可以畫出來?(誰也)該用怎樣的語氣讀?請你讀一讀。
(7)趙小藝又怎樣回答?(再讀句子)
為什么小藝在說之前要眨眨眼睛,想了想才說,而不象陳丹那樣馬上就說?
她在想什么?有沒有想到畫風的辦法?從哪里可以看出?(我能!)“我能”后面是一個什么標點?為什么是嘆號?(說明她很有把握、自信)誰來讀?(隨著朗讀貼板書:旗子)
過渡:旗子剛剛畫好,宋濤有什么反應?
1、出示宋濤說的話,朗讀。
2、從這句話中你明白了什么?(風是可以畫出來的)宋濤原以為風是畫不出來,現在一看小藝的畫,突然明白風也能畫出來,心里怎樣?該用什么語氣讀?
3、小藝會畫風了,還有誰也會畫風了?(陳丹)他畫了什么?你從哪里知道?指名讀??出示再讀。
4、從這段中,你知道了什么?(隨著回答貼板書:小樹)
5、陳丹剛才還說風是畫不出來的,現在怎么能畫出來了?假如陳丹就在你面前,你想對她說什么?
過渡:是呀,陳丹,你真不簡單,這么快就學會畫風了。宋濤有沒有學會呢?從哪看出?指名讀句字。(出示)
1、聽了他的朗讀,你知道了什么?(隨著回答貼板書:雨絲)
2、宋濤想了想,他想什么?為什么想了想?你覺得宋濤是個怎樣的孩子?
把你的感受讀進去。
3、出示第八段,誰來讀?你明白了什么?小藝為什么笑著說?她笑什么?為什么笑?
過渡:這三個小朋友都會畫風了,他們越畫越高興。他們正笑著,說著,畫著,忽然吹來一陣風,畫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動。是不是真的動了呢?為什么?(自由說)
4、你喜歡這三個小朋友嗎?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