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三(蘇教版第四冊)
口語交際是學生說的天地,教師只能作為一個導演穿針引線,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必須尊重學生說話的權利,讓學生自由地、不拘一格地說,教師只是起點撥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說話的主人。
課后反思:
這一練習中的學用字詞句在教學前我讓學生在回家的路上收集各種各樣的牌匾,在父母的幫助下做成一些小卡片。在課堂上通過游戲的形式讓學生來介紹他們的收集。結合查字典,在小組中合作學習中大家都發揮了自己的作用,由于在小組中間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原本他們認為難的生字有的別人早就認識了,這樣解決問題的速度也快了,學生也明白了同學間合作的重要性,大家也學會了一定的分工來提高自己小組的學習速度。原來在查字典方面有所欠缺的學生也在大家的帶動下得到了提高。大家共同進步,氣氛其樂融融!
在進行口語交際的過程中,通過表演的形式,使全體學生參與其中,在小組中先得到鍛煉,然后各組推薦本組中表演得最好的演員來表演。有了這樣的比賽,學生在小組進行表演的過程中就更加認真了。
課后反思:
《學會勸阻》是讓學生學會勸阻不正確行為的口語交際訓練。要求學生根據圖意和提示,先練說勸告用語,再分角色表演。讓學生在練習勸阻的過程中學習和掌握勸阻的技巧,同時,要通過練習讓學生懂得,對別人正確的批評意見要樂于接受,對別人及時的提醒和幫助要表示感謝。
課后,通過領導、老師們的熱情指導,使我得到了一點啟發。在課的開始部分,我利用表演的直觀性,形象性,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置身于情景中練習勸阻,學生很快就投入到情景中,勸阻的熱情較高漲。在讓學生根據圖意進行勸阻時,學生雖然能說出事情的危害性,但在說話時卻欠缺條理性、生動性,口語交際不僅要使學生能聽得清楚,說得明白,也要使學生說得生動。要說得生動,必須有語言的積累,要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就要引導學生大量閱讀課外書籍,指導全們運用在課堂上學到的讀書方法,廣泛涉及各種題材的課外讀物,摘抄好詞佳句,到廣闊的書中去感悟語言、積累語言,從而在口語交際時,通過教師適當點撥,學生自然而然地把書中學到的遷移到語言中,這樣才能讓學生說得生動。在學生練習勸阻和進行表演時,教師只作了簡單的評價,卻忽略了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間互相評價。其實,口語交際的評價也要有學生廣泛的參與。在評價過程中逐步學會 如何評價;學會傾聽;學會贊揚,欣賞別人的優點;學會質疑,給別人提出好的建議……所以在交際中,讓學生及時評價,指出優缺點,不僅對自己是一種促進,對他人也是一種激勵。勸阻這一話題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身邊也常會發生勸阻或被勸阻的事情,因此,學生的話題應有很多,然而,我卻欠缺了啟發學生從身邊發生的事情來說的環節。這并不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的發展。
口語交際是學生說的天地,教師只能作為一個導演穿針引線,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必須尊重學生說話的權利,讓學生自由地、不拘一格地說,教師只是起點撥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說話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