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讀后導 以讀定導——談《會走路的樹》的教學
提示:( 1 )讀書時要特別留意下面幾個字詞:早晨、當然、美麗、好奇、告別、有趣、好看、大概
( 2 )想想,哪幾個自然段是寫小鳥和大樹的故事,哪幾個自然段是寫小鳥和小鹿的故事。
5 、課堂檢測:( 1 )開火車讀字詞;重點指導。
( 2 )同桌相互讀書,每人一部分,并給對方幫助。
( 3 )齊讀練習。(在和大家的一起讀書中,提高自信,學習把握語感)
6 、書寫生字練習:(每節課都給學生提筆練字的時間,使寫字落到實處,也能照顧到學生的身心需要)。
教師:我們來學習寫“麗”和“角”兩個生字,大家都有寫字的經驗,說說怎樣才能寫好呢?
按照三看三練的基本方法書寫:看位置、看筆順、看運筆;書空、描紅、練寫。
評議。
7 、簡單小結。
第二課時
(一)內容:讀中理解,積累運用。
(二)教學過程:
1 、復習生字,先讀詞語,然后試著說出這個詞所在句子:早晨、當然、美麗、好奇、告別、好看、大概、有趣、陪著、激動。(這樣既鞏固了生字,又使學生在語言環境中進一步理解了這些詞的意思)
2 、讀書填空:你能再讀讀課文,然后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內容嗎?
“會走路的樹”指的是( )。
小組討論,統一認識。(這里的樹是指大鹿和小鹿,并且要說出理由)
3 、學生自讀第一部分,拿起筆,把讀懂了的地方做上記號,以備交流。教師可以適當提示:主要是通過認真讀小鳥和大鹿的對話、活動,看從中能知道些什么。
讓學生充分交流,教師在參與中指導。
小鳥:因其“小”,而把大鹿看成了“小樹”,因為它的周圍滿是樹木,而鹿的角與樹枝相似,但使它想不通的是這棵樹為什么會“走來走去”?于是才產生了好奇心。試著以這種語氣讀讀小鳥的話:“你能讓我爬到你身上坐一坐嗎?”
大鹿:看圖,讀句子,你能感到大鹿對小鳥怎么樣呀?可以反復讀描寫它說和做的句子去體會。注意比較讀書,例如:小鳥是試探的征求意見,而大鹿則是不假思索的說“當然可以”;小鳥是想“坐一坐”,而大鹿則是帶小鳥“玩了好一會兒”,并且“天天來陪小鳥”,“去了許多地方”,“看見了許多有趣的東西”。這樣就不難體會到大鹿對小鳥的關愛,一幅自然界和諧相處的動人畫面立即展現在我們面前。
以關愛的語氣讀讀寫大鹿的句子,同學互相評議。
4 、總結學法:帶著問題讀書,把寫小鳥和“小樹”的句子多讀讀,多想想,再談談你對他們的看法,最后用讀書把它的特點讀出來。
5 、用上面的方法,自學第二部分。(時間要充分)
教師創設情景:我能看到你們都學習的很認真,也肯定讀懂了不少,但下面我們先不要說出自己的看法,而試著出一個問題,看別人是不是和你一樣也讀懂了。(指導提問,組織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