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設教學計
(評析:課堂上激動學生的是情,打動學生的是情,震撼學生的也是情。引導學生欣賞、想象和表演,可以使學生走進課文描述的畫面之中,有身臨其境之感,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深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在欣賞、想象、表演中,學生沉浸于與大自然和諧親近的喜悅之中。激發了學生美的感受,使課堂教學充滿了活力。)
5.(貼畫)看,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月亮出來了,彎彎的,亮亮的;星星也出來了,一閃一閃的,在眨著機靈的小眼睛,看著我們呢! 月光和星光編織成一張透明的網,多美呀!這時候,我想變——(引說貼句子)眨眼的星星,想變——彎彎的新月。我想變星星和新月干什么呀?你會接著往下說嗎?
我們一起讀這兩行詩。
(評析:我做了星星和新月的貼片,我問“想變星星和新月干什么呀?”希望學生能像前面學過的幾段,接著往下說,如果說前面的夏是熱鬧的、蹦跳的,這里的夏就是神秘的、幻想的、靜思的,因而設計了這樣一個自由暢想的環節,催發學生的想象,積累并運用語言。)
6. 最后,我看見這小小的荷塘(指掛圖),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微風輕輕一吹,荷葉搖動著他綠色的裙擺,在翩翩起舞呢!
這時候,我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學生齊讀這一段)為什么把“荷葉”比作“一柄大傘”?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說說池塘里荷葉的可愛。
7、我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就是因為荷葉樣子的可愛嗎?荷葉還
會給哪些小伙伴帶來快樂呢?他們都藏在這……里了,誰能把他們找
出來。(指名說)(追問:如小青蛙來了,他會怎樣?唱歌:荷葉成
了小青蛙的舞臺了……)哪位聰明的小朋友能仿照書上來( )來了,在荷葉( )。
8.這么多的小伙伴來了,荷塘里真熱鬧呀!你們想不想聽聽他們在
說些什么?荷葉成了小水珠的“搖籃”,成了小蜻蜓的“停機場”,
成了小青蛙的“舞臺”,成了小魚的“涼傘”,荷葉可以給這么多的
小伙伴帶來歡樂,怪不得我“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指題)
10 這首小詩多美呀,想背出來嗎?自己挑喜歡的一段背一背吧。
你會背的地方,你就站起來背,不會背的還可以偷偷地看黑板,我們一起來試試看,好嗎?第一段我來背。配上優美的音樂,別忘了加上自己的動作。
(評析:“我”變這變那,最后“ 我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為什么我“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呢”?這是全詩理解的難點,刻意挖掘過多的思想意義,是不符合小學二年級學生的思想實際的。詩中說“小魚來了,在荷葉下嬉戲,雨點來了,在荷葉上唱歌……”我設計了這個問題“還有很多小伙伴都來了,他們都藏在這長長的省略號里了,你能把他找出來嗎?”學生通過想象,還會有哪些小伙伴,知道了荷葉是小水珠的“搖籃”,是小青蛙的“舞臺”,是小蜻蜓的“停機坪”,是小魚的“涼傘”……知道了荷葉可以給這么多的小伙伴帶來快樂,所以我“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這樣學生從具體的語言文字中去感悟,潛移默化地感受到詩歌的主旨,獲得了高尚情操的陶冶。)